辛太鋒
(江蘇省徐州民政醫(yī)院,江蘇 徐州)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以及作息習慣的變化,越來越多群體養(yǎng)成了不良生活習慣,使得胃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長此以往便會形成胃部疾病,其中以胃潰瘍作為常見,發(fā)病率極高,發(fā)病者多伴有腹痛、腹脹、燒心、反酸等癥狀。有研究表明,胃潰瘍致病原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飲酒過度、胃腸功能障礙等,其中以幽門螺桿菌為主要致病因素,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必須針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予以有效的治療措施,才能降低胃癌的發(fā)生率,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1]。目前,治療胃潰瘍,臨床多選用PPI,PPI藥物包括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等,但是由于奧美拉唑服用后易出現(xiàn)口干、惡心、腹脹、頭暈等不良反應,取得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為提升整體治療效果,臨床主張應用埃索美拉唑,治療后治療效果得到明顯提升[1]。基于此,本文對相關性胃潰瘍實施奧美拉唑與埃索美拉唑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將具體分析結果匯報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本院收治為胃潰瘍患者,于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大的64歲,年齡最小的20歲,平均年齡(39.55±5.17)歲;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1例;病程最長5年,病程最短2年,平均病程(3.8±1.1)年。實驗組患者年齡最大的66歲,年齡最小的22歲,平均年齡(39.66±5.19)歲;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病程最長4年,病程最短1年,平均病程(3.5±0.5)年。兩組患者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鏡檢查并行活檢組織病理檢查,被確診為胃潰瘍疾病;(2)所有患者均行14C呼氣試驗檢查,確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且未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3)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腹部疼痛、腹脹等一系列胃腸道反應;(4)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內容,且已完成知情同意書的簽寫。排除標準:(1)排除屬于嚴重過敏體重患者;(2)排除患有血液性疾病者;(3)排除屬于復合型潰瘍者。
給患者服藥第1d起,門診醫(yī)師需向患者和家屬詳細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和用藥注意事項,讓其意識到按時按量服藥的重要性,囑咐其注重飲食控制,戒煙戒酒,其次需秉承按時定量清淡飲食的原則,讓其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以維持身體機能營養(yǎng)需求。
對照組予以奧美拉唑四聯(lián)方案治療,1-2周給患者應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膠囊和克拉霉素膠囊治療,給藥劑量分別為20mg、220mg、1.0g、0.5g,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枸櫞酸鉍鉀為空腹服用,阿莫西林片、克拉霉素為餐后服用,藥物服用次數(shù)均為每日2次,早晚各服用1次。3-8周予以患者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服用,服用劑量為每次20mg,早晚各1次。
實驗組予以埃索美拉唑四聯(lián)方案治療,1-2周給患者服用埃索美拉唑腸溶片、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膠囊和克拉霉素膠囊治療,給藥劑量分別為20mg、220mg、1.0g、0.5g,給藥次數(shù)為每日2次,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枸櫞酸鉍鉀為空腹服用,阿莫西林片、克拉霉素為餐后服用,早晚各服用1次。3-8周只應用埃索美拉唑治療,藥物服用方式為空腹服用,服用劑量20mg,早晚各1次。
觀察患者臨床療效與癥狀總積分。治療8周后復查胃鏡,若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加重,胃鏡示潰瘍及周圍組織炎癥未發(fā)生明顯變化則為無效;若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胃鏡示潰瘍病灶縮小范圍大于50%,則為有效,若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胃鏡示潰瘍病灶基本愈合,但是仍舊存在炎癥則為顯效;若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胃鏡示潰瘍完全愈合,周圍炎癥消失則為治愈。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埃索美拉唑治療效果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對比,以(±s)的形式表示癥狀總積分,以(n,%)的形式表示臨床療效,組間數(shù)據(jù)分別予以t、χ2檢驗,若P<0.05則代表數(shù)據(jù)間存在顯著差異。
與對照組比較,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癥狀總積分明顯較低,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癥狀總積分對比[(±s),分 ]
表1 兩組患者癥狀總積分對比[(±s),分 ]
?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實驗組明顯好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存在對比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胃潰瘍屬于臨床常見的胃部疾病,與飲食不節(jié)、飲酒過度、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服用致胃潰瘍藥物等有關,其中以幽門螺旋桿菌為主要致病因素,易引起各種并發(fā)癥,嚴重者還可導致胃出血和胃穿孔。采取有效措施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以免誘發(fā)胃癌,最終危及生命[2-4]。
目前胃潰瘍治療,臨床多應用PPI治療,奧美拉唑是最先上市的一種高效胃潰瘍治療藥物,能夠有效抑制消化道出血,改善消化性潰瘍與消化不良,同時該藥物能夠聯(lián)合膠體鉍、兩種抗生素滅殺幽門螺桿菌,抑制胃酸分泌,期間搭配飲食控制,不但不會影響患者體重,還能促進藥物有效吸收,從而起到治療胃潰瘍的作用。但是由于該藥物起效較慢、臨床療效發(fā)揮不穩(wěn)定、整體利用率較低,無法取得令患者滿意的治療效果。而埃索美拉唑屬于最新一種質子泵抑制劑,能夠有效抑制胃酸、且具有見效快和連續(xù)性等優(yōu)勢;能夠通過在壁細胞泌酸微管高酸環(huán)境中轉化為活動藥劑,有效調節(jié)胃酸分泌、縮小潰瘍面積、促進潰瘍面積愈合,臨床效果顯著[5-8]。
本次研究表明,實驗組患者癥狀總積分和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由此可見,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患者實施埃索美拉唑四聯(lián)治療方案,能夠徹底清除幽門螺桿菌,減輕患者不適感,提高胃潰瘍治療總體效果,與奧美拉唑四聯(lián)治療方案比較更具優(yōu)勢,臨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運用挨索美拉唑四聯(lián)治療方案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潰瘍,能夠緩解患者、腹痛、腹脹等癥狀,滿足患者身心需求,取得的臨床治療效果更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