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問候大家中秋節(jié)假期快樂!月餅都吃了嗎?
這次中秋節(jié)連休三天,過9天又要連休一周過國慶節(jié),我估計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游山玩水錢流水,洗衣做飯忙不停呀。
這次中秋節(jié)照例收到不少月餅,自己也買了想吃的,雖然其中吃到好些優(yōu)秀月餅,可由于家人不配合一起消滅,把我吃得時時刻刻去站到電子秤上“斤斤計較”,心理負擔比生理負擔還要重。
昨天意外收到一箱壹田家農場的中秋禮物,是新鮮時蔬,有8個品種,這一周不用買蔬菜,定定心神做了吃吧。首先看中一包有機番薯葉,手摸上去,葉子軟軟的有絲綢感,我就知道這番薯葉能炒出糯糯的口感。要知道孔娘子從十一二歲開始去菜場買菜,對于采買食材早就練就一身識別好吃難吃的真本領。況且長到18歲去了農場種地7年,又加強了對土地植物的了解。
果然哈。蒜茸番薯葉史無前例的好吃。有機蔬菜吃得放心,洗凈濾干旺火快炒,成品碧綠生青,口感堪比上好的米莧,糯軟鮮。肥厚的葉子讓口腔有滿足感。要知道,番薯葉本來不是人吃的蔬菜,鄉(xiāng)下是喂豬的啊。我小時候根本沒吃過番薯葉,不知哪一年開始被人發(fā)現(xiàn)營養(yǎng)價值,且可以做得好吃,我懷著鄙視的心情買過幾次,味道都不怎么樣,這次送來的番薯葉改變了我的看法。就像人一樣,是要看“品種”的。
有機芋艿,比較小,都是芋艿仔,可愛。中秋節(jié)必吃之一,歷史故事,民間講法很多,烹調做法也很多。軟香芋艿:芋艿煮熟后剝皮切丁,在干淀粉里撒點細鹽后,芋艿裹粉放熱油炸到邊緣脆撈起。鍋內留點油,爆香腸丁和豌豆,放一點剁椒翻炒,入高湯少許,出味后芋艿放入翻幾下起芡即盛出。
有機黃瓜個頭不大,摸上去生硬說明很新鮮,肉厚籽少。急忙洗凈刨皮生吃。現(xiàn)在人怕血糖高,糖分太高的水果已剔出常吃水果的單子,黃瓜番茄已成為飯后爽口的“水果”。此黃瓜味十足,水分充足,夸啦夸啦解暑清口,太好吃啦。
借我的好友,工筆畫名家萬芾妹妹的新作再祝大家花好月圓,闔家團聚,中秋快樂。
上海最炎熱的天氣里,我隨著上海電視臺“尋味上?!奔o錄片攝制組,在上海跑了一天,尋找大熱天能給我們帶來涼意的美味。
上海人夏天愛吃冷面,傳統(tǒng)的冷面其實很簡單,就是清冷面加澆頭。所謂清冷面,就是面條下完用電風扇吹涼,然后加醬油、醋、花生醬或芝麻醬拌合而成,就像湯面中的陽春面俗稱“光面”,對于年輕人來講,完全吃不飽。必須加一點澆頭,炒三絲、八寶辣醬、炸豬排、素雞、醬蛋什么的。
那么,幾十年過去了,上海灘的冷面是不是還維持著原來的面貌呢?能不能找到口味更加豐富,顏值更高,飽腹感強,吃下去有幸福感的冷面呢?我覺得可以,便領著攝制組前往一家叫“一號面NOODLES四平路店”去探店,同行的還有電視臺知名主持人譯心,活潑的北大才女一路蹦蹦跳跳,好奇心爆棚。
小店氛圍像比較洋氣的居酒屋,店主是一位美國留學海歸姑娘,怪不得文藝范十足。
接受采訪,先說說老上海冷面是啥樣的。
這家店之前由女友帶我來吃過兩三次,冬天是日式拉面,夏天是拌面,聽說最后開發(fā)了好幾個新品種,花式冷面爆款。
上來一碗糟(醉)雞三絲涼面,三絲不同凡響,豆芽、卷心菜、鹵面筋,上面蓋了三五塊上海醉雞,用的是雞腿肉。
譯心問我傳統(tǒng)冷面好吃還是新式冷面好吃?我說,記憶中傳統(tǒng)冷面很好吃,那是因為感情上的留戀,那些在家里自制冷面的情節(jié),兄弟姐妹父母一同吃的過程,是值得懷戀的,可是實事求是來說,如今改良升級后的花式冷面,口味無可置疑更好吃。
腰花冷面,特調醬汁味道很好。還有一碗牛舌冷面,牛舌是低溫慢煮的,特別嫩,美女老板在視頻中出鏡,說了很多小老板的經營之道……
接著,我們來到“零貳玖油潑面 魔都直營店”,想嘗嘗著名的陜西秦鎮(zhèn)米皮是啥樣的?我去過西安兩次,對西安回民街的小吃印象很好,涼粉也經常吃,可米皮是什么呀?秦鎮(zhèn)米皮很有名,是國家非物質遺產,秦鎮(zhèn)當?shù)胤沁z傳人來上海開店,正宗傳統(tǒng)做法,手工操作,大開眼界。
米皮上擱的是胡蘿卜絲和芹菜碎,紅油調料里有幾十種香辣料。這里蜂蜜涼粽子我超愛,還有念念不忘的甄糕。
我二姐夫是西安人,他告訴我,秦鎮(zhèn)在西安的西南郊,離西安不遠,秦鎮(zhèn)米皮確實很有名氣。在陜西,米皮、面皮、搟面皮、熱米皮、麻醬米皮等等,名堂很多。年輕姑娘都很愛這些小吃,特地去秦鎮(zhèn)吃,配上肉夾饃,喝冰峰汽水,夏天是一道很時尚的風景線呢。
編輯/周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