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
摘要: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對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的優(yōu)越性和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果進行探討分析,主要運用的研究方法為,將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分析,并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急診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按照優(yōu)化急診護理進行干預治療,然后對這兩組患者的搶救時間和治療效果進行科學化的分析。最終得出,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優(yōu)化急診流程能夠獲得不錯的臨床效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非常值得在臨床上面進行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急診護理流程;優(yōu)化;急性心肌梗死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現階段臨床醫(yī)學上最為常見的冠心病,是由于心臟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壁阻塞或發(fā)生狹窄,造成了心肌出現缺血缺氧或者壞死,在臨床上則表現為心率失常、胸間肋骨疼痛以及心理衰竭的情況,嚴重時則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及時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急救能夠最大程度的將其生命進行挽救,現在醫(yī)學中對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的治療方法中,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干預能夠發(fā)揮重要的臨床作用。因此,本文根據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響進行詳細的分析,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收治的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6例,女14例,年齡為38~74歲,平均年齡為(62.36±5.32)歲,發(fā)病到入院時間為0.7~12.3h,平均時間為(4.03±1.32)h;實驗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12例,年齡40~75歲,平均(62.78±6.20)歲,發(fā)病到入院時間為0.6~12.3h,平均時間為(4.5±1.46)h。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急診護理干預,所采用的護理方法是由護理人員按照醫(yī)囑要求對心肌梗死的患者進行緊急救治,并采用的科學的方法對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變化進行實時的觀察,并在臨床上進行各種檢查,實驗組患者實施優(yōu)化急診護理的具體流程如下:
1.2.1改善院前搶救:
醫(yī)院急診部門在接到急診的電話后,需要保證在五分鐘之內做好出診的準備工作,并在出診的過程中及時的與患者家屬獲得聯系,及時的對患者家屬進行急救措施的指導,并從患者家屬中獲知患者的個人身體信息,為進行接下來的急救措施提供信息基礎。在急救醫(yī)務人員到達現場后,需要按照正確的步驟及時的對患者進行吸氧、用藥以及輸液等各種急救措施,然后對患者進行轉運,在轉運的過程中,需要使患者保持仰臥位,從而建立靜脈通道。在轉運的途中,醫(yī)務人員需要對患者的血壓等體征進行實時的關注,并與醫(yī)院保持實時的聯系,及時的傳達患者的體征狀況,從而使醫(yī)院能夠做好相應的準備。
1.2.2優(yōu)化接診流程
在醫(yī)院中設立第一位接診忽視為患者的主要救治負責人,當患者出現心肌梗死的癥狀時,需要醫(yī)院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患者轉運到急診搶救室,并確?;颊咴谶@個過程中能夠持續(xù)吸氧和絕對臥床,并有效的建立靜脈通道、心電圖與心電監(jiān)護處理,并對患者進行血常規(guī)等基礎項的檢查,使急救醫(yī)生能夠對患者的身體狀況有全面的了解。
1.2.3優(yōu)化急診交接
當發(fā)現急診患者出現心肌梗死的癥狀時,醫(yī)務人員必須對患者進行正確的急救治療,同時需要護理人員吧心肌梗死患者的個人信息、體征狀況進行有效的傳達,保障術前各種準備工作能夠按照要求完成,并不斷的安慰患者和家屬的情緒。
1.2.4優(yōu)化心理干預
在進行急救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采取科學的方式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及時的安撫,不能使患者在手術急救過程中出現緊張的情緒,因為患者的情緒的變化會使患者的心肌功能恢復放緩,所以需要在進行急救的過程中,注重對患者心理方面的護理,及時的對患者其進行疏導。
1.3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
通過對兩組數據的觀察與分析,劃定療效判定結果,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體征、臨床癥狀以及實驗室指標均恢復正常則為效果明顯,經治療后,者的臨床體征、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但實驗室指標存在異常,則為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臨床體征、臨床癥狀以及實驗室指標均無明顯變化,則為無效。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觀察組對患者的搶救時間和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肌細胞死亡,造成體內血液流量迅速減少,進而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在急性心肌梗塞死出現病癥后,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保障血管能夠有效的疏通,而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能夠對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死有非常明顯的臨床療效,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縮短轉運時間,加快患者的治療,同時,不斷地對急診護理流程進行優(yōu)化,使急診各個科室的醫(yī)務人員能夠最快的做好準備,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和搶救時間,最后還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輔導,防止因為情緒問題而影響治療。
綜上所述,不斷的優(yōu)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療的過程,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患者贏得搶救時間,并保證患者能夠得到良好的心理治療。
參考文獻:
[1] 曾憲任. 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分析[J].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 38(4):3.
[2] 王利華. 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響分析[J]. 飲食保健 2018年5卷10期, 188頁, 2018.
[3] 江秀蓉. 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響分析[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8, 031(021):3274-3275.
[4] 康晶, 王柏舟. 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響[J].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8, v.29;No.185(06):128-130.
[5] 袁霞. 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v.3(11):38-38.
[6] 溫美玲. 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預后的影響觀察[J].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22):149.
[7] 黃麗慧. 探討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 心理醫(yī)生, 2016, 22(010):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