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麗
(安順市西秀區(qū)人民醫(yī)院 貴州 安順 561000)
乳腺癌是一種在女性中較為常見的腫瘤疾病[1],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水平以及醫(y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醫(yī)學界愈來愈重視乳腺癌疾病,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乳腺癌致死率已獲得了一定的控制[2]。臨床護理措施也獲得了一定的完善,患者的預后效果日益升高?,F將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 例乳腺癌患者,對乳腺癌術后護理干預對患肢功能鍛煉康復的影響進行分析探究,現將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將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0 例乳腺癌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觀察兩組,每組35 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范圍為22 ~69 歲,平均年齡(47.92±5.33)歲,病程范圍為2 ~19 個月,病程平均值為(9.48±2.17)個月;觀察組患者的年齡范圍為23 ~68 歲,平均年齡(46.98±8.25)歲,病程范圍為3 ~18 個月,病程平均值為(8.32±2.98)個月。經對比,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第一,患者本人以及患者家屬同意參與本次研究,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第二,與乳腺癌診斷標準相符,并且經過臨床檢查之后確診為乳腺癌的患者;第三,愿意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
排除標準:第一,認知功能有障礙的患者;第二,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第三,患有較嚴重的肝腎疾病以及其他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第四,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第五,患有其他惡性腫瘤的患者。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具體方法為:在患者入院之后對其疾病發(fā)展情況進行監(jiān)測,給予基本飲食指導、健康指導以及用藥指導,定期巡視病房。
觀察組患者實施術后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
步驟一,功能鍛煉。
手術結束的第1 d:相關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開展相應的手腕訓練活動,具體的訓練項目有:握拳訓練以及伸指訓練;
手術結束第2 ~6 d:指導其進行肩關節(jié)內收鍛煉,在手腕以及手指活動的基礎上加上前臂屈伸訓練,一次10 ~15 min,一天3 ~5 次;屈指訓練則可指導患者進行石頭剪刀布訓練或者是握彈力球訓練;
手術結束第7 ~9 d:指導患者慢慢進行肩關節(jié)運動訓練,在一個身體直立的狀態(tài)下將上身前傾,同時將自己的雙手左右搖擺,同時在患肢的前后位置進行內旋外旋訓練;上肢往兩側伸直,兩只手掌上下翻動進行風車運動訓練;
手術結束10 d 之后:指導患者進行肩關節(jié)旋轉以及外展訓練,將雙手平平伸直,反復進行手臂的上下活動,將雙手的手指在自己背上交合,把足夠長度的毛巾或浴巾放在脖頸處,使自己的健康肢體降低、患肢抬舉,拉動浴巾進行訓練。在患者出院之后囑咐其堅持進行鍛煉,堅持時間為3 個月。
步驟二,健康知識宣講教育。相關護理人員應當將疾病的誘導因素、發(fā)展過程、治療方式以及預防知識告知患者,或把這些知識印制在一本小冊子上,將小冊子發(fā)給所有患者,或將患者集中在一起,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開展知識宣講教育,鼓勵患者家屬一起參與。讓患者在宣教中對術后功能鍛煉對康復發(fā)揮的作用有全面、正確的認知以及了解,以此來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依從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步驟三,心理干預。由于患者對疾病存在一定的恐懼以及擔憂,因此常常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如:焦慮、緊張、消極、抑郁等等,這些負面情緒會使治療效果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對此,護理人員應當積極和患者進行溝通以及交流,對于患者存在的擔憂及心事耐心傾聽,及時給予正確的解答,將乳腺癌的治愈率告知患者,以此來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進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療積極性以及依從性,最終為治療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促進患者的康復。
第一,觀察并且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使用SF-36 量表來對患者術后護理之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分析,具體項目有:心理健康、身體疼痛、情感職能、生理功能以及活力、總體健康,每一項總分為100 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佳。
第二,觀察并且對比兩組患者對功能鍛煉知識的掌握程度,使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來評估患者掌握功能鍛煉知識的情況,分數與掌握度呈正比。分數<60 為差,分數在60 ~79 之間為良,分數>80 為優(yōu)??傉莆章?(優(yōu)+良)例數/總例數×100%。
第三,觀察并且對比兩組患者的肩關節(jié)活動度,使用專業(yè)的量角器來對患者肩關節(jié)前后屈伸、內外旋轉以及內收外展的程度進行測量。
在護理之后,觀察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情感職能 身體疼痛 心理健康觀察組 35 88.59±23.67 86.98±21.52 87.26±22.84對照組 35 75.25±18.13 73.52±16.47 74.26±17.22 t 2.646 2.938 2.688 P 0.010 0.004 0.009組別 例數 活力 生理功能 總體健康觀察組 35 90.74±24.55 85.24±19.77 88.67±21.74對照組 35 76.77±18.69 71.26±15.59 75.94±16.47 t 2.678 3.284 2.761 P 0.009 0.001 0.007
護理后觀察組對功能鍛煉知識的掌握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掌握功能鍛煉知識的情況比較[n(%)]
護理后觀察組肩關節(jié)活動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肩關節(jié)活動情況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的肩關節(jié)活動情況比較(± s,°)
組別 例數 內旋 外旋 內收觀察組 35 60.34±16.46 69.76±19.35 35.72±9.46對照組 35 38.76±10.17 51.22±11.34 28.00±7.05 t 6.598 4.890 3.871 P 0.000 0.000 0.000
表3(續(xù))
乳腺癌是發(fā)病位置在乳腺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在女性中發(fā)病率較高。因為乳腺并不屬于主要的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器官[3],所以原位乳腺癌并不具備致命風險,但是由于乳腺癌細胞沒有正常細胞所具備的功能,繼而造成細胞之間的連接缺乏一定的緊密性,極易出現脫落的情況,假如癌細胞脫落,那么在人體血液或者是淋巴液流動的過程中[4],乳腺癌細胞也會隨之慢慢轉移到患者身體的其他部位,最終對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
在臨床中,一種較為常見的乳腺癌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患者接受手術治療能夠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因為手術區(qū)域的瘢痕收縮會導致患者發(fā)生皮下積液以及胸壁緊縮,或者臂叢神經以及腋靜脈的淋巴回流出現障礙[5],繼而導致患者上肢功能受到限制,同時,因為患者對乳腺癌沒有足夠正確、全面的認知以及了解,因此常常會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6],這些負面情緒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以及治療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對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對觀察組實施術后康復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肩關節(jié)活動度以及對功能鍛煉知識的掌握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乳腺癌患者實施術后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讓其對功能鍛煉知識有更深了解,改善患者的肩關節(jié)。
綜上,對乳腺癌術后患者實施術后康復護理干預具有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除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之外,還可以使患者的患肢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提升患者對功能鍛煉知識的掌握度,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