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二實驗幼兒園 門海燕
自主建構游戲是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通過選擇適宜的操作材料來構建物體形象及反映周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愛的游戲之一?!?~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簡稱《指南》)中指出:“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弊灾鹘嬘螒蛩w現(xiàn)出的操作性、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意義——它不僅僅體現(xiàn)在基本動作技能的訓練和空間知覺的發(fā)展方面,還體現(xiàn)在社會性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方面。
幼兒在自主建構游戲中會涉及平鋪、拼搭、疊高、錯位、圍合、收攏等基本技能的運用,而這些基本技能的獲得不僅要求幼兒具有平衡、協(xié)調、靈敏等大肌肉運動能力,更要求幼兒具有拿、抓、戳等精細動作能力。幼兒在建構游戲中會根據(jù)具體情境不斷地擺弄積木材料,也會為搭建的作品更為牢固而小心翼翼地進行調整。因此,自主建構游戲對幼兒動作技能的發(fā)展尤其是精細動作技能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一次搭建“火箭”的游戲過程中,睿睿和小雨兩個小男孩想要合作搭建一發(fā)高高的火箭,起初游戲進行得比較順利,他們運來一些圓柱體積木后便一個接一個地進行壘高,但當火箭的高度超過他們的身高時,再繼續(xù)壘高就稍顯吃力了,只見小雨一只手拿著積木,一只手扶著搭好的火箭,嘗試踮起腳尖往高處壘,在小雨的努力下火箭終于成功地壘高了一塊。一旁的睿睿也學著小雨的方法一手抓積木,一手扶火箭,正準備踮起腳尖壘高積木時,由于用勁過大,搭好的火箭瞬間被睿睿扶倒了,但兩個孩子沒有放棄又重新開始搭建火箭,在達到一定高度時,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旁的合梯,便一起搬來合梯繼續(xù)壘高,只見睿睿用一只手將圓柱體積木抱在身體一側,另一只手則扶著合梯往上爬,通過這樣的方法,兩人的火箭搭得越來越高……
在此次搭建“火箭”的過程中,幼兒運用壘高的技能進行自主搭建——想要讓細細的圓柱體積木一層層壘高,這不僅僅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平衡能力,而踮起腳尖拿積木繼續(xù)壘高、一邊抱著積木一邊爬梯子也考驗著幼兒的協(xié)調、靈敏能力。顯而易見,自主建構游戲對幼兒動作技能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幼兒的空間能力包括空間知覺能力和空間想象力,是幼兒對不同物體間的空間關系的一種反映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又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深度與距離知覺、空間定向等;空間想象能力則是對遠近、形狀、大小等空間特征與空間關系之間的想象力。
在自主建構游戲中,幼兒需要參考實物來搭建出相應的作品,這就需要幼兒先通過想象實物的基本形狀、空間結構等特征,再選取合適的材料進行搭建,這個過程能很好地發(fā)展幼兒的空間能力。
在實際的自主建構過程中,幼兒會面對許多距離、大小、形狀方面的問題。默默是一名小班幼兒,在“我的幼兒園”主題活動中,他第一次嘗試與同伴搭建兩層的建筑——先取來幾根圓柱體積木和長木板,再將兩塊圓柱體積木分開豎立在地面上,接著又打算將長木板放在兩塊圓柱體積木上,但由于兩根圓柱形積木的距離大于木板的長度,默默的第一次嘗試沒有成功。他摸了摸小腦袋思考片刻后,放下長木板轉而將其中一塊圓柱體積木挪了挪,再搭上長木板,這次成功地將木板搭在了兩根圓柱體積木上,一面墻就搭建完成了。接下來默默繼續(xù)搭建第二面墻,在目測第一面墻的長度后,他在側邊擺放了兩根圓柱體積木,準備再將長木板放上去,但又發(fā)現(xiàn)這塊長木板的長度不夠,他便跑去換來了長一點兒的木板……搭建“我的幼兒園”游戲在默默與同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中繼續(xù)進行著……
從這次游戲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自主建構游戲讓幼兒擁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進行自主探索和嘗試——教師不再包辦代替,而是默默觀察、用心記錄;幼兒面對建構游戲中的距離問題時能夠自主地進行觀察、思考、目測、調整、更換等一系列探索行為,這說明自主建構游戲有利于促進幼兒空間能力的發(fā)展。
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包括自我意識發(fā)展、社會認知發(fā)展、社會情感發(fā)展,涉及到幼兒學習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分享與合作、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等社會性技能,以及進行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在自主建構游戲中,幼兒有時會單獨搭建,有時會合作搭建——在一些主題類建構游戲中,幼兒需要與同伴相互協(xié)商、分工合作才能完成建構作品;在遇到有一定難度的搭建任務時,幼兒必須學習如何與同伴友好交流、尋求同伴的幫助才能更好地配合完成搭建作品;而當搭建好的作品被同伴不小心撞倒時,幼兒也會不斷調整自己的情緒來理解、體諒同伴,進而繼續(xù)進行搭建游戲;在小組合作搭建時,社會能力較弱的幼兒也可以通過觀察和模仿同伴的語言和行為,從而通過實踐獲得社會性發(fā)展。因此,自主建構游戲對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
幼兒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其不斷探索嘗試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需要觀察、分析問題并積極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在自主建構游戲中,幼兒通過規(guī)劃心中想要完成的目標來尋找各種材料之間的關系以求完成建構作品。在搭建過程中,當已有經(jīng)驗不足以支持幼兒順利完成搭建任務時,幼兒就需要依據(jù)當前問題情境整合或更新原有經(jīng)驗,最終解決建構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順序完成建構作品。
例如,幾個孩子在搭建房子時想要給二樓的房子加上屋頂,于是萱萱和妍妍拿來一塊墊子嘗試搭到屋頂上,但由于二層的房頂高于孩子們的身高,兩人便合作搬來了合梯,妍妍爬上合梯,萱萱和揚揚兩人將墊子抬起來,妍妍接過墊子嘗試放到房頂上,但一邊站在合梯上一邊操作墊子顯得有些困難,萱萱看到后和揚揚又搬來一個合梯放在妍妍的側面,萱萱爬上去后和妍妍合作搭好了屋頂——這一過程就是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過程,它體現(xiàn)了幼兒解決問題的目的性、邏輯性等特點。從這個角度來講,自主建構游戲能較好地促進幼兒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
自主建構游戲的過程包含著對稱、平行等數(shù)學原理和坡度、受力等物理知識,還要考慮材料與材料之間如何保持平衡、怎樣才能搭高而不讓它倒塌等問題。例如,幼兒搭建房子時會涉及選擇什么材料、怎樣才能讓房屋有穩(wěn)固的地基及墻底等問題,同時還需注意墻體的厚度、受力面積及搭建高度等。搭建時則需注意選用不同幾何形狀的材料,使搭建的作品更加符合實物。通過反復用積木材料搭建各種作品,幼兒還可以獲得許多材料與材料之間關系的經(jīng)驗??傊灾鹘嬘螒蚰軌蛴行Т龠M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幫助其積累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為幼兒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自主建構游戲對于幼兒的發(fā)展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自由寬松的建構氛圍不僅可以讓幼兒自由自主地進行搭建游戲,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在自主建構游戲中可以發(fā)展幼兒各方面的社會性能力。教師作為幼兒游戲的支持者、引導者,更應深入了解建構游戲對于幼兒發(fā)展所具備的各種意義,在游戲中仔細觀察、分析幼兒的行為,為幼兒的發(fā)展提供更適宜的指導策略,從而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