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
特殊教育學校里的少先隊員,患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他們由于自身智力障礙的限制,以及家庭教育的不足,“三輕”文明程度普遍較低,不能做到輕說話、輕走路、輕取放。我校努力探索依托少先隊活動課,培養(yǎng)隊員擁有“三輕”文明意識和能力,為培智隊員健康成長、今后融入主流社會奠定基礎。
一、根據(jù)培智隊員的身心特點,制定出“三輕”教育目標
根據(jù)培智隊員的身心特點,我們在開展“三輕”教育過程中遵循“低要求、形象化、易記憶、小步子”的原則,把教育目標轉化成好少年爭章:“我是輕說話好少年”“我是輕走路好少年”“我是輕取放好少年”“我是輕輕好少年”。從而使“三輕”教育成為隊員看得見、摸得著、能做到的具體目標。
二、細化“三輕”教育內(nèi)容,制定學期少先隊活動課方案
在《少先隊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的指導下,根據(jù)培智隊員學習速度慢、容易遺忘等認知特點,先從培養(yǎng)隊員文明意識開始,在實踐中讓隊員們逐漸認同文明行為,最后達到“三輕”文明行為養(yǎng)成的效果。細化“三輕”教育內(nèi)容,將“三輕”要求分階段、分場景以每周一節(jié)少先隊活動課為主要途徑,采用小步子、多循環(huán)逐步實施。
三、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開展少先隊活動課,讓“三輕”教育落到實處
教育家杜威的活動課論中的“三中心教育原則”主要是指兒童中心、社會中心和活動中心,這三個中心點和少先隊活動課不謀而合。受該理論的啟示,我們在設計少先隊活動課的時候,以培智隊員成長實際為切入點設計主題,從他們的認知特點出發(fā),用他們易于理解和喜歡的方式開展活動。
1. 直觀教學方式
即利用教具作為感官傳遞物,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向學生展示,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方式。輔導員為了讓培智隊員理解并踐行“三輕”,設計了少先隊活動課題《我會輕輕說》,通過抓拍隊員們在教室、食堂、寢室、圖書館等場所的一些具體表現(xiàn),編輯后播放出來,讓隊員們直接感受到公共場所“輕輕說”的重要性。
2. 情境表演方式
情境表演是培智隊員最喜愛的一種方式,不僅可以促進他們的智力、語言的發(fā)展,還可以傳播知識,說明道理。如少先隊活動課題《我會輕取放》,輔導員為了讓隊員們明白輕取放的重要性,在活動課上設置了情境表演環(huán)節(jié),把隊員們分成兩個小隊,讓他們分別演一演在食堂就餐時好的和不好的行為,引導隊員們?nèi)ビ^察、思考,學會輕拿輕放。
3. 社會實踐的方式
《少先隊改革方案》中提出,少先隊活動課不要局限在單一的課堂上,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教育資源,讓隊員們在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課中得到鍛煉、成長。為了檢驗、鞏固中低段培智隊員的“三輕”文明舉止行為效果,我校每月組織一次實踐檢驗活動。如:組織隊員走出校園去圖書館閱讀,去體育公園撿垃圾,去渡江戰(zhàn)役紀念館參觀等。每一次活動后,輔導員都會做足功課,針對實踐活動的表現(xiàn),認真總結反思。
經(jīng)過兩年的實踐,每位隊員的“三輕”文明舉止從意識到行為都有了“質”的改變,尤其是中高學段的培智隊員,“三輕”文明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
以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課為抓手,立足校園,延伸至家庭和社會,就能真正發(fā)揮出少先隊組織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