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奪金一鳴驚人、全運摘金鞏固地位后,全紅嬋的目標瞄準了三年后的巴黎奧運會。三年時間,很短也很長,短到一個天才橫空出世似乎只需一眨眼,長到多少昔日天驕跌落潮頭泯然眾人。從進入省隊接受專業(yè)訓練到成為奧運冠軍,全紅嬋“只”用了三年,但接下來的這三年,守住江山,要熬過漫長的堅持過程。
廣東省隊教練何威儀在夸贊全紅嬋天賦異稟,“下肢力量練習數(shù)據(jù)比同齡的男生還強”之外,更強調她的刻苦:“別人練5個她練10個,別人練100個,她練200個?!蓖饷椒Q之為“訓練比賽機器人”,每天反復的跳,跳成肌肉本能。但再往深挖,能讓一個天性活潑、愛玩愛鬧的十幾歲孩子,每天專注于200次、300次甚至400次的機械重復,把一個個動作刻為肌肉記憶的,是她那顆單純的心。沒有太多雜念,內心如白紙一張,教練布置什么都能夠完全執(zhí)行,不想輸贏利益,只想動作細節(jié),跳時屏氣凝神,跳完嘻嘻哈哈,一個天真單純到極致的孩子。過去三年,全紅嬋就是這樣單純的跳,單純的活。雖有家里經(jīng)濟條件帶來的一些想法,如賺錢給媽媽治病,但那是動力,不是干擾。現(xiàn)如今,她是全民流量明星,“全民全紅嬋”。
中國的奧運冠軍中,很多人在成名前的人生經(jīng)歷相對簡單,封閉環(huán)境中堅持兩點一線的訓練生活,受關注少,生活單純。成名之后,名與利突然滾滾而來,走到哪里都是眾人追逐的對象,這種巨大反差,有多少人能夠適應?更讓何威儀教練擔心的,是網(wǎng)絡輿論的反復無常?!斑\動員連續(xù)高水平是最困難的”,一旦表現(xiàn)不好,網(wǎng)友的評論會不會走向另一個極端?
全紅嬋能紅多久,最終也要靠成績說話。面對三年后的巴黎奧運會,她要過的坎不少。首先是發(fā)育期的考驗。一年前,陳芋汐是中國女子跳臺最被看好的領軍人,但在奧運延期這一年,15歲的她進入身體發(fā)育期,身高長了10厘米,體重也增加了,很多技術動作跳起來費勁了,需要重新調整,結果被更小的全紅嬋后來居上。其次是思想上的考驗。三年不短,能發(fā)生很多變化,面對沸騰的輿論環(huán)境,保持專注很難,尤其對一個心智未成熟的孩子。
(據(jù)新浪體育10.13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