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蕾
【摘 要】繪畫教學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美術素養(yǎng),使他們形成良好的審美。因此,很多幼兒園的老師會在幼兒園的教學中采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比如說“說畫”等等來提升幼兒園的繪畫教學重量。那么本文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的幼兒“說畫”。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繪畫;說畫;陶行知理念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主要可以概括為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知之始。在幼兒園的教學中要立足幼兒的課堂教學,使幼兒教學與生活實際和學習興趣緊密結合在一起。學習繪畫是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幼兒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繪畫教學不僅有助于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從陶行知先生的理念出發(fā),這對幼兒的成長有重要作用,也為幼兒將來更好的生活奠定了基礎。
一、說畫的內(nèi)涵
美術教育是一門藝術教育,他注重的是提升幼兒的“眼力”和“眼界”。而“說畫”顧名思義就是把看到的畫用語言的形式來表達出來,這只是它的字面含義。而在幼兒園的繪畫教學中加入”說畫”這一方式,有其獨特的內(nèi)涵。我們都知道說話是表達一個人的想法最直接的方式,它也可以讓別人明白你所想,同時它也可以鍛煉我們的說話方式和表達技巧。在幼兒園的繪畫教學中加入“說畫”,可以使幼兒園的老師發(fā)現(xiàn)幼兒在審美方面的不足之處,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提升。
二、幼兒園繪畫中說畫運用
(一)構建說畫教學情境
情境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內(nèi)化學習的內(nèi)容。在幼兒園的“說畫”教學中,老師如何構建問題的情境對于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fā)幼兒感受和解決問題的興趣。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于知識的探索和選擇。像是在幼兒園的繪畫教學中,老師為了讓幼兒對于顏色有更深一步的認知,可以帶領幼兒們深入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五顏六色。在觀察完顏色后,老師可以邀請幾名幼兒來談一談他們對于大自然中的顏色的看法以及這些顏色給他們所帶來的感受。在這種情境的營造下,能夠使幼兒對于問題有更深刻的分析,對自身的想法進行表達,也在回答問題中對于顏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二)依托學情創(chuàng)設目標
每一項工作的進行都會有其相對應的目標,而在幼兒園的繪畫中也不例外,應該依托學情創(chuàng)設其相對應的教學目標。在“說畫”的教學中可以將通過語言的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作為一項教學目標。比如在看到一家人在一起的這樣一幅畫的時候,可以讓幼兒們通過“說畫”的方式來展現(xiàn)自己在圖畫中所看到的以及自己在看完圖畫后的感受。這項教學活動就可以看作是一個在學情下的教學目標。
(三)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聲
俗話說“語言是幼兒重要的表達工具”。但是對于很多幼兒來說,他們害怕表達自己的觀點,也害怕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甚至在人多的時候會有恐懼心理。在幼兒園的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幼兒擺脫這種感受,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在繪畫教學中,老師要特別的關注那些羞于表達自己觀點和看法的幼兒,在“說畫”的環(huán)節(jié)中要積極地鼓勵這些幼兒們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他們將在圖畫中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想法表達出來,從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四)積極點評多元鼓勵
每個人都有著隱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驕傲和自尊,幼兒當然也不例外。他們都希望自己可以引起別人的重視和關注,博得他人的稱贊。老師熱情中肯、公平公正的表揚對于幼兒的成長與學習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幼兒園的繪畫教學中,老師要對于幼兒們“說畫”的表現(xiàn)積極地點評和多元的鼓勵,讓他們可以感受到老師對于自己的認可。例如在一位幼兒進行完“說畫”后,老師除了口頭的贊揚之外還可以通過發(fā)小獎品的形式來表揚他。積極地點評和多元的鼓勵對于幼兒的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三、結束語
語言是構成課堂教學的重要元素,在幼兒園的繪畫課堂當中也是如此。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需要通過“說畫”的語言形式來提升幼兒的學習成果,更好地培養(yǎng)美術知識與技能。在幼兒園的實際繪畫課程教學中,通過對幼兒“說畫”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對課堂氣氛起到有效的活躍作用,也可以使師生之間加強交流,促進幼兒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對于幼兒感知世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幼兒們在學習繪畫知識、展現(xiàn)語言能力以及發(fā)散思維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美術思維與能力,獲得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丁友.幼兒園繪畫教學活動中幼兒“說畫”的分析[J].情感讀本,2020(17):27.
[2]葛梅芳.幼兒園繪畫活動中幼兒“說畫”分析[J].新課程(綜合版),202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