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芝 董強
摘 ?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新一代大學生在新的、不同的社會物質生活時期中呈現(xiàn)出新的、不同的思想特點。依據(jù)“00后”大學生的家庭、社會、網絡時代生活背景,對其思想特點進行概述。此外,分析了高校德育工作者應怎樣密切關注“00后”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深入推進大學生德育工作的引導和創(chuàng)新。
關鍵詞:“00后”大學生;思想特征;教育引導;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26-0086-03
目前,“00后”大學生已經成為大學校園的主力軍,即將步入社會,做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因為“00后”大學生的思想受到家庭、社會和網絡時代的共同影響,所以對于高校而言,應切實做好對“00后”大學生的德育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為主題,在實踐中發(fā)展、在繼承中創(chuàng)新,不斷培養(yǎng)富有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00后”大學生思想基本特征分析
(一)“00后”大學生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
黨的十四大以來,建設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精兵簡政,提高效率,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改善人民生活,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全國人民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獨生子女家庭成為常態(tài)。黨的十六大以后,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各領域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這樣的社會生活背景下,“00后”作為這個時代的獨生子女,擁有至高無上的家庭地位,集每個家庭中長輩寵愛于一身,自我意識強烈,在意自己的感受,在享受改革開放紅利的同時,保持了鮮明的自我意識。進入大學后,過往經歷使得他們與人相處時,有時不能很好地換位思考,有時意見雖然一致時卻仍然因個性不同而表達不同,個人特色較鮮明。
(二)“00后”大學生具有開放的思維方式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我國已經進入全面信息時代。據(jù)統(tǒng)計,2008年我國網民已達3億,這其中約70%為大學生。信息化時代為“00后”大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不同的信息相互碰撞,不同的文化相互融合,現(xiàn)實和虛擬相互切換,都有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開放意識和現(xiàn)代觀念?;ヂ?lián)網由于其平等性、交互性與自由性的特點,已成為了信息的分享者與傳播者,對大學生主體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起到了積極作用。然而,中西不同思想文化交流碰撞難免會出現(xiàn)“西化”思潮。另外,我國大學生出國留學人數(shù)不斷增加,思想經過中西結合、走出去看世界的他們,接收并處理了大量不同的知識文化信息,給他們價值觀形成及成長帶來深遠的影響,也為整個社會大學生群體帶來了更多不同的思潮,使“00后”思維方式更具開放性和獨創(chuàng)性。
(三)“00后”大學生具有濃烈的愛國情懷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在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其中執(zhí)政興國第一要務是“發(fā)展”,發(fā)展要與時俱進。無論是“科教興國”的提出,還是教育部啟動將北大、清華建設成世界一流大學、高水平大學工作的工程,都引領了整個時代的步伐,緊跟全球發(fā)展。鄧小平曾說:“必須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就會被種種資本主義勢力所侵蝕腐化?!盵1]“00后”大學生將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領軍人物,沒有愛國之心何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何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2019年我國成功研發(fā)出“5G”,領先全球。這些振奮人心的消息也通過新聞媒體等各種渠道傳播。此刻,“00后”大學生面對祖國的崛起,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希望國家強大,不受欺凌,愿意為之努力奮斗貢獻力量,愛國之心伴隨成長。2020年的中美貿易戰(zhàn),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妄圖遏制我國經濟發(fā)展。作為“00后”的年輕人更應該勇于擔當、有所作為、保家衛(wèi)國、振興中華。
(四)“00后”大學生價值取向偏重個體
隨著“00后”大學生生活條件和水平普遍大幅度提高和改善,獲得更多的家庭資源、社會資源,他們關注的內容開始轉向課堂外的拓展知識學習和實踐活動。在學習和人際交往過程中,他們較之”90后“更表現(xiàn)為想要更耀眼、更出眾,做事要有回報,思路是需要利己,看重自己的感受,擁有獨特的個性?!?0后”大學生在談到自己的理想與國家的建設相結合時,比較偏重從個人需要出發(fā),強調物質利益;部分學生表示很在意金錢的作用;在如何獲得金錢的問題上,有的學生過分看重“關系”、“地位”的作用。這表明,巨大的社會變革強化了“00 后”大學生自我實現(xiàn)意識和對自身利益的重視及追求,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對大學生的影響較大[2]。他們選擇去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建設,有時是因為回來能夠獲得更好的待遇和生活,而并不真的是無私無畏去用一生“支援”困難地區(qū)建設。如東南大學“腳踹小學生”的萬某為獲保研資格去云南支教。在面對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產生沖突時,絕大部分“00后”能夠堅持集體利益至上,但也有個別人選擇了犧牲和損害集體利益來維護個人所得。這種“百花齊放”的思想,應根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立德樹人教育進行引領,以利于培養(yǎng)國家需要的人才。
(五)“00后”大學生網絡生存成為常態(tài)
隨著大數(shù)據(jù)時代的到來,數(shù)字化信息革命改變著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網絡已經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0后”大學生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伴隨者、主力軍,互聯(lián)網影響著他們日常學習、生活、社交娛樂的點點滴滴。他們通過網絡學習、交流、娛樂,在網絡上展示自己、表達自己。他們享受著網絡上的資源共享,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觀念的局限。網絡帶來的便利改變了當代“00后”的生活方式,是社會快速發(fā)展的強大動力。然而,網絡又是一把雙刃劍,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隱藏著危險。網絡時代,信息快速更新、紛繁復雜、良莠不齊。各種非法網站散布著黃毒、暴力,防不勝防?!?0后”大學生身心都處在尚未成熟階段,容易在網絡的虛幻世界迷失自我,受到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影響。一些人經不住誘惑,在網絡的浪潮下逐漸頹廢,隨波逐流。在這個虛幻的空間,他們失去理智、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謠言的傳播者,整日沉迷于網絡小說、網絡游戲、色情電影,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