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勝,宮玉敏,侯心愛,刁培松,張銀平,黃道跟,郭 剛
(1.淄博市農業(yè)機械研究所,山東 淄博 255086;2.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00;3.山東魯虹農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 曲阜 273100)
植物保護是農業(yè)生產的重要工作。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是勞動強度最大的田間勞動[1],藥物防治是確保農業(yè)穩(wěn)產增收的重要措施[2],而植保機械的自動化水平成為降低勞動強度,提高植物保護成效的關鍵。
目前,我國大田作物生長期的追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機械的研制尚處于起步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可靠性差、故障率高、機械結構復雜、性能差等[3]。其中噴霧設備比較落后,很多地方還在使用背負式的手動噴霧設備或者是高壓噴槍,不僅藥量大、用藥不均勻,而且還會嚴重污染環(huán)境[4]。農藥過量使用會帶來生產成本增加、農產品殘留超標、作物藥害、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直接威脅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5]。
傳統(tǒng)噴藥方式采用人工式噴藥,不僅工作強度大、噴藥不均勻,且可能出現重噴、漏噴等情況,無法保證噴霧質量,對環(huán)境也會產生一定的污染,使作物產生抗藥性,增加作物感染寄生蟲的風險[6]。
我國作為農業(yè)生產大國,丘陵山區(qū)地帶占國土面積的10%[7]。廣大山區(qū)或丘陵地區(qū)種植地塊面積小,道路狹窄,大型植保機械不方便進入土地作業(yè)。
為滿足市場需求,克服傳統(tǒng)噴藥方式存在的缺點,研制了3WP-200型智能植保機器人。
3WP-200型智能植保機器人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遙控四輪自走式;
最小離地間隙≥15 cm;
輪距65~70 cm;
行進速度2.4~9.6 km·h-1;
遙控距離≤1 000 m;
藥箱容量200 L;
藥泵流量≥6 L·min-1;
工作壓力0.2~0.3 MPa;
大田除草作業(yè)寬度6~8 m;
葡萄專用作業(yè)高度≤2 m;
果樹型作業(yè)高度≤6 m。
如圖1所示,為3WP-200型智能植保機器人結構,由動力系統(tǒng)、控制系統(tǒng)、行走系統(tǒng)和噴霧系統(tǒng)4部分組成。
動力系統(tǒng)由5.5 kW汽油發(fā)電機和交直流轉換器組成,也可更換為蓄電池。動力系統(tǒng)最后輸出直流電,分別為行走系統(tǒng)的轉向電機、四輪驅動電機、噴霧系統(tǒng)中的藥泵、噴槍電機、控制系統(tǒng)、控制器等提供電力。
控制系統(tǒng)由控制器和遙控器組成。機器人作業(yè)時,工作人員通過遙控器遠程操作,控制器通過天線接收到信號后,向各系統(tǒng)發(fā)出相應指令,控制植保機器人的前進、后退、停止、轉向和作業(yè)。
行走系統(tǒng)由四輪驅動機構和轉向電機組成。每個行走輪上方安裝有轉向電機,每個行走輪中心安裝有驅動電機,完成植保機器人的行走及轉向工作。
噴霧系統(tǒng)由藥泵、藥液箱、噴灑裝置組成。噴霧系統(tǒng)開關由遙控器控制,藥泵為農用3缸柱塞泵,藥泵將藥液箱中藥液輸送到噴灑裝置。
植保機器人采用后置式噴灑裝置,配置噴槍擺動噴灑、噴頭裝載于垂直噴桿噴灑、噴頭裝載于橫向噴桿噴灑三種結構型式,分別滿足果樹、葡萄架、大田農藥噴灑需求。
1.保護罩;2.藥液箱;3.機架;4.驅動輪;5.藥泵;6.控制系統(tǒng);7.前車架總成;8.發(fā)電機;9.噴槍擺動噴灑裝置;10.保護架;11.藥泵進口;12.壓力調節(jié)閥門;13.藥泵出口a;14.藥泵出口b;15.整流穩(wěn)壓模塊;16.換熱器圖1 噴槍擺動噴灑植保機器人結構圖
如圖2所示,噴槍擺動噴灑裝置由擺動機構、電機護罩、電機、減速機、噴灑裝置固定板、噴灑機構組成。
如圖3所示,擺動機構總成由螺栓、電機擺動拉桿、連接桿、關節(jié)軸承、螺母、噴灑機構及擺動機構連接桿等組成。
藥泵兩個出水口分別連接到兩個噴槍,兩個噴槍固定在擺動機構上。電機做旋轉運動,帶動擺動機構左右往復擺動,進而帶動噴槍一邊噴灑,一邊左右擺動。兩個噴槍通過搖擺可以實現180°無死角全方位噴灑,噴槍噴霧距離大、覆蓋面廣,可用于果樹植保作業(yè),作業(yè)高度在6 m以內。
電機采用直流小型齒輪減速電機,功率40 W,額定電壓24 V,轉速3 000 r·min-1。減速機減速比120∶1,即減速機最高輸出轉速為25 r·min-1。調整輸入電壓的大小,可改變輸出轉速的大小,即改變擺動機構的擺動頻率。
1.擺動機構;2.電機護罩;3.電機;4.減速機;5.固定板;6.噴灑機構圖2 噴槍擺動噴灑裝置結構圖
1.擺動拉桿;2.連接桿;3.關節(jié)軸承;4.關節(jié)軸承;5.連接桿;6.銷軸;7.銷軸圖3 擺動機構總成
1.彎頭;2.噴頭;3.軟管卡子;4.軟管1;5.軟管2;6.接頭;7.軟管3;8.軟管4;9.三通;10.卡箍;11.豎管底部固定段;12.豎管底部T型連接段;13.進水軟管;14.橫桿;15.噴頭固定卡子圖4 噴灑裝置(垂直安裝)結構圖
如圖4所示,噴灑裝置替換為桁架式,即噴桿垂直安裝,噴桿上均勻設置12個噴頭,藥泵兩個出口分別與垂直噴桿噴灑裝置兩個進水口連接軟管連接,藥液通過12個噴頭進行噴施。
垂直噴桿噴灑裝置適用于對獼猴桃、葡萄、西紅柿、黃瓜等爬藤果蔬進行噴灑作業(yè),作業(yè)高度在2 m以內。
如圖5所示,噴桿橫向安裝時,噴桿上均勻設置12個噴頭,藥泵兩個出口分別連接到橫向噴桿噴灑裝置兩個進水連接軟管,藥液通過12個噴頭噴向植物。橫向噴桿噴灑裝置可以進行大田、葉菜類的噴霧作業(yè),作業(yè)寬度為6~8 m。
1.彎頭;2.軟管;3.噴頭;4.三通;5.噴頭固定卡子;6.斜拉桿;7.進水軟管;8.T型固定架;9.卡箍;10.軟管卡子;11.橫桿圖5 噴灑裝置(橫向安裝)結構圖
2020年9月14日,在淄博市農業(yè)機械研究所院內,對3WP-200型智能植保機器人2#樣機進行了噴灑量初步測試。測試按照T/CAMA 22-2019《噴桿式植保機器人》、GB/T24677.2-2009《噴桿噴霧機試驗方法》等標準進行。測試項目為噴槍噴灑量、噴桿噴頭噴灑量、噴桿上各噴頭噴霧量變異系數、噴頭防滴性能測量等。試驗地塊平整,試驗介質為常溫下不含固體懸浮物的清水。
三種噴灑裝置試驗壓力均設定額定工作壓力為0.3 MPa。
測定工作開始之前,首先對噴槍進行檢查,確認出口無堵塞現象時,方可進行測定。
噴槍的數量為2個,總的清水排量為20 L,記錄測試時間,然后計算單位時間內噴槍的噴灑量。測試次數為3次。噴槍流量檢測場地見圖6,測定結果見表1。
圖6 噴槍流量檢測
表1 噴槍流量檢測結果
測定工作開始之前,首先對噴頭進行檢查,確認出口無堵塞現象時,方可進行測定。
由于噴桿橫向安裝及垂直安裝,噴頭噴灑量一致,因此只記錄噴桿橫向安裝時噴頭噴灑量。
噴桿橫向安裝,噴頭的數量為12個??偟那逅帕繛?0 L,記錄測試時間,然后計算單位時間內噴桿噴頭的噴灑量。測試次數為3次,測定場地見圖7,測定結果見表2。
圖7 橫向安裝噴桿噴頭噴灑量測定
表2 噴頭流量檢測結果
噴桿上各噴頭的噴霧量變異系數按照GB/T24677.2-2009中5.3的規(guī)定執(zhí)行。根據標準要求,植保機器人在額定工作壓力下噴霧時,噴桿上各噴頭的噴霧量變異系效應不大于15%。
試驗前,按噴頭制造廠提供的壓力和流量指標對噴頭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在植保機上裝配。
試驗壓力為額定工作壓力0.3 MPa,測定噴桿上每個噴頭的噴霧量,噴頭的數量為12個。用塑料袋盛接霧流,袋口密封嚴實,避免霧滴飛濺或外流。測定時間1 min,試驗次數三次,按式(1)~(3)[8]計算噴霧量變異系數。
(1)
(2)
(3)
式中q1、……、qn—各噴頭噴霧量,L·min-1;
n—噴頭數量,個;
∑q—噴頭的總噴霧量,L·min-1;
S—標準差,L·min-1;
CV—噴霧量變異系數,%。
這里只記錄噴桿橫向安裝的測試數據,測定結果見表3。計算結果表明,各噴頭的噴霧量變異系數為7.8%,符合標準要求。
表3 噴頭噴霧量變異系數測定結果
噴頭噴霧量的大小取決于工作壓力的大小和噴頭的結構尺寸。當噴頭有堵塞現象時,影響噴霧量的大小,進而影響噴頭的噴霧量變異系數。
噴桿噴頭防滴性能測量按照GB/T 24677.2-2009中5.4的規(guī)定執(zhí)行。
植保機在額定工作壓力下進行噴霧,停止噴霧5 s后計時,觀察出現滴漏現象的噴頭數,計數各噴頭1 min內滴漏的液滴數,出現滴漏現象的噴頭數量應不大于噴頭總數的10%,且單個滴漏噴頭滴漏的液滴數應不大于10 滴·min-1。測定結果記入表4。測定結果表明,第一次測試時,1號噴頭滴漏5 滴·min-1;第二次測試時,6號噴頭滴漏2 滴·min-1;第三次測試時,11號噴頭滴漏5 滴·min-1;三次測試噴頭滴漏總數為12 滴·min-1,噴頭滴漏的平均值為1,符合標準要求。
表4 噴頭滴漏的液滴數測定結果
(1)3WP-200型智能植保機器人,噴灑裝置后置設計,配置噴槍擺動噴灑、噴頭裝載于豎向噴桿噴灑、噴頭裝載于橫向噴桿噴灑三種結構型式,一機多用,分別滿足果樹、葡萄架、大田農藥噴灑需求,大大提高了機具的適用性。
(2)使用3WP-200型智能植保機器人,一人操作便可輕松完成整個噴藥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植保作業(yè)效率,減輕農戶的勞動強度。噴灑均勻,減少用藥量,降低作業(yè)成本,避免了藥液在空氣中彌散造成人員中毒的危險,減輕對土壤污染。
(3)試驗表明,噴槍噴灑量、噴桿噴頭噴灑量、噴桿上各噴頭噴霧量變異系數、噴頭防滴性能的測量等指標均符合有關標準要求。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