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灼, 李想, 李俊俊, 劉猛, 付立躍, 朱海濤1,***
(1.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 肝膽外科, 貴州 貴陽 550004;2.貴州醫(yī)科大學 臨床醫(yī)學院, 貴州 貴陽 550004)
膽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膽管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在原發(fā)性肝臟惡性腫瘤中排第二位[1]。根治性手術切除是目前CCA患者可能獲得長期生存的最佳治療手段[2]。但由于CCA患者早期無特異性臨床癥狀,大多數患者在明確診斷時已喪失手術機會[3],因此,明確CCA在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分子機制將對該病的早期診斷及臨床治療大有裨益。磷脂磷酸組氨酸無機焦磷酸磷酸酶(phospholysine phosphohistidine inorganic pyrophosphate phosphatase,LHPP)是在牛肝組織中發(fā)現的一種磷酸酶[4],有研究表明LHPP在肝癌、膀胱癌、宮頸癌和胰腺癌等多種實體惡性腫瘤中發(fā)揮抑癌作用[5-8],而LHPP在CCA中的作用卻少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通過在CCA細胞中過表達LHPP基因,觀察其對CCA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并探究其可能機制,為CCA的臨床治療策略提供理論基礎。
實踐中,許多自由貿易協定內包含有規(guī)定自貿園區(qū)貨物在自由貿易協定下如何對待的特殊條款。通常,自由貿易協定限制或禁止來源于成員國自貿園區(qū)安排下的貨物享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內部優(yōu)惠關稅,換言之,自由貿易協定中的自貿園區(qū)特殊條款將自貿園區(qū)貨物視為區(qū)域外產品,并應服從區(qū)域統一外部關稅安排。
1.1.1細胞株 人正常肝內膽管上皮細胞株HIBEpiC購于中國科學院細胞庫,CCA細胞株TFK-1、HuCCT-1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yī)院膽胰實驗室惠贈。
1.1.2主要試劑與儀器 RPMI-1640培養(yǎng)基、含0.25%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的胰酶溶液(美國Gibco),胎牛血清(以色列BI),1%青霉素/鏈霉素雙抗溶液(美國Corning),Cell Counting Kit-8(CCK-8)試劑盒(上海Dojido),聚凝胺(polybrene)、5×蛋白上樣緩沖液(5×loading buffer)及嘌呤霉素(北京Solarbio),RIPA裂解液、4%多聚甲醛及0.01%結晶紫(廣州Affinity),兔抗人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鼠抗人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兔抗人抑癌基因(human tumor suppressor gene,P53)及兔抗人LHPP單克隆抗體(武漢Proteintech Group),兔抗人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 ,p-AKT)單克隆抗體(美國CST),羊抗兔/鼠二抗(武漢Boster),慢病毒包裝由上海吉滿生物公司完成;371型恒溫細胞培養(yǎng)箱和多功能酶標儀(美國Thermo),普通離心機(德國Heraeus),普通倒置顯微鏡(日本Nikon),電泳儀和搖床儀(北京六一生物)。
推動黨風廉政建設與企業(yè)經營管理深度融合,切實規(guī)范國有企業(yè)領導人員廉潔從業(yè)行為,架起制度的“高壓線”,堵住國資可能的“出血點”,才能推動國有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1.2.1細胞培養(yǎng)及慢病毒感染 所有細胞株均培養(yǎng)在RPMI-1640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基中添加10%胎牛血清和1%青霉素/鏈霉素溶液,細胞放在培養(yǎng)箱中(37 ℃、5%CO2)培養(yǎng)。在TFK-1和HuCCT-1細胞中分別用過表達LHPP慢病毒載體及其空白對照慢病毒載體進行感染,將細胞分為過表達LHPP組(LHPP組)和對照組(NC組)。10 mmol/L polybrene感染48 h,用2 mmol/L嘌呤霉素篩選穩(wěn)定表達細胞株。
1.2.2細胞增殖實驗 采用CCK-8法,分別收集2種CCA細胞的LHPP組和NC組細胞,胰酶消化并計數,按3×103個/孔細胞接種在96孔板中,每組設置5個復孔,細胞接種6 h測定為0 h的細胞活力,然后分別于24、48及72 h測定細胞活力;測定時吸出原培養(yǎng)基,向每孔中加預先配置的含CCK-8溶液110 μL(無血清RPMI-1640培養(yǎng)基 ∶CCK-8溶液=100 ∶10),置于培養(yǎng)箱孵育2 h,于酶標儀450 nm處測量吸光度(optical density,OD)值并繪制生長曲線。
CCK-8實驗結果顯示, LHPP組TFK-1和HuCCT-1細胞于48 和72 h時OD值均較NC組減少,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3。
Western blot檢測結果表明, LHPP組TFK-1和HuCCT-1細胞中LHPP蛋白表達量均較NC組增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2。
1.2.4Western blot分析 收集狀態(tài)良好的各組待測細胞,RIPA裂解液于冰上裂解 30 min;超聲破碎10 s,12 000 r/min于 4℃離心10 min,收集上清蛋白液;加適量5×loading buffer于蛋白樣品中,100 ℃變性10 min;取蛋白50 μg上樣,10%丙烯酰胺凝膠經100 V恒壓電泳2 h,250 mA恒流電轉90 min,將蛋白轉移至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膜上,5%牛血清白蛋白(albumin from bovine serum,BSA)溶液在常溫下封閉2 h;按目的蛋白分子量裁剪PVDF膜,并將PVDF膜置于稀釋度為 1 ∶1 000 的一抗(兔抗人GAPDH、鼠抗人AKT、兔抗人p-AKT、兔抗人P53及兔抗人LHPP單克隆抗體)中,4 ℃孵育過夜,洗滌緩沖液(tris buffered saline tween,TBST) 洗滌3次,再與相應二抗(1 ∶5 000)室溫孵育2 h,滴加超敏曝光液檢測蛋白質。
這位來自波恩的維也納藝術家,“所有藝術都屬于他,屬于他那徹底直接的藝術作品。他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從各方面來看都是個偉人?!钤谑郎希缃袼廊?,卻將永生?!?/p>
注:A為細胞株LHPP蛋白圖,B為LHPP相對表達量;(1)與HIBEpiC細胞比較,P<0.05。
1.2.3細胞克隆 取對數生長期的各組細胞,計數調整細胞濃度,在6孔板中種植1×103個/孔細胞;待14 d后吸去皿里的培養(yǎng)基,4%多聚甲醛固定30 min,0.1%結晶紫染色30 min,拍照記錄并計算各組的克隆數。
Western blot檢測結果表明,與人正常肝內膽管上皮細胞HIBEpiC相比,人CCA細胞株TFK-1、HuCCT-1細胞中LHPP蛋白表達量均下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1。
注:A為Western blot結果,B為LHPP相對表達量;(1)與NC組比較,P<0.05。
在孫中山先生眼中,西南鐵路系統建設意義重大。是“西南各省全部之繁榮為最有用者也”,“種種豐富之礦產可以開發(fā),而城鎮(zhèn)亦可于沿途建之”。但孫中山先生也看到,西南鐵路建設難度極大?!拔髂系胤?,地皆險峻?!薄按酥T地者,非山即谷。”“故建此諸鐵路之工程上困難,比之西北平原鐵路系統,乃至數倍。多數之隧道與鑿山路,須行開鑿,故建筑之費,此諸路當為中國各路之冠。”
注:A為TFK-1細胞,B為HuCCT-1細胞;(1)與同時點NC組比較,P<0.05。
Western blot結果顯示,與NC組相比,LHPP組TFK-1和HuCCT-1細胞中總AKT蛋白表達無明顯改變,但p-AKT蛋白表達相對下降、P53蛋白表達則增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5。
注:A為細胞克隆形成,B為細胞克隆數定量表達;(1)與NC組比較,P<0.05。
克隆形成實驗結果顯示,LHPP組TFK-1和HuCCT-1細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均較NC組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圖4。
注:A為Western blot結果,B、C及D分別為AKT、p-AKT及P53相對表達量;(1)與NC組比較,P<0.05。
CCA具有發(fā)病隱匿、早期診斷困難、惡性程度高及預后不良等特點,是腹腔難治性惡性腫瘤之一[9-10]。在我國,CCA患者手術切除后1、3及5年生存率僅分別為71.7%、38.2%及10.9%[11]。這意味著,探索CCA發(fā)生的新的分子機制將對CCA的臨床診斷及治療尤為重要。
在對話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如問答式對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和啟發(fā)式對話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轉變?yōu)榻换ナ綄υ捊虒W——以雙主體為中心,使教師和學生之間成為一種平等的對話關系,對于知識的把握只存在時間上的差別。
LHPP基因是鹵醇脫鹵酶HAD(haloacid dehalogenas)超家族的成員之一,位于人類10號染色體(10q26.13)上,由7個外顯子編碼構成3個亮氨酸拉鏈樣結構域,能剪接產生9個轉錄變體[12]。LHPP可以有效水解焦磷酸中的氧-磷鍵、以及亞氨基二磷酸、3-磷酸組氨酸和6-磷酸賴氨酸中的氮-磷鍵,在參與調控信號轉導及細胞生長、分化等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4,13-15]。最近,許多獨立的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將LHPP確定為癌癥相關風險基因,如LHPP變異體(LHPP rs201982221)是口腔癌和咽癌的新風險基因[16],LHPP變異體(LHPP rs35837782)被認為是B細胞前體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CP-ALL)的常見風險基因[17],內含子LHPP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rs61408740)被鑒定為睪丸生殖細胞腫瘤易感性相關的8個新風險基因之一[18]。另外,同樣有研究表明LHPP參與調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Hindupur 等[19]研究證明了LHPP在肝癌組織中低表達,且低LHPP表達水平也預示著腫瘤嚴重程度和總生存率降低,LHPP可能是一種新的人類抑癌因子。之后不斷有文獻報道了LHPP作為腫瘤抑制因子參與調控膀胱癌、宮頸癌、胰腺癌及腎癌等惡性腫瘤的發(fā)展過程[6-8,20]。由此可見,LHPP與腫瘤的相關性及其在腫瘤中發(fā)揮的作用值得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結果首先表明LHPP在CCA細胞中的表達降低,通過在低表達的TFK-1和HuCCT-1細胞中過表達LHPP,CCK-8實驗結果顯示在過表達LHPP的CCA細胞中,48和72 h時所測得OD值較NC組細胞低;克隆形成實驗結果同樣顯示,在CCA細胞中過表達LHPP后,細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減弱。這些結果提示,過表達LHPP能抑制CCA細胞的增殖能力。
AKT信號通路的級聯反應改變在癌癥細胞的增殖、凋亡及轉移等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例如,AKT信號通路激活促進結直腸癌的轉移進程,而AKT通路的失活是誘導人乳腺癌細胞凋亡的關鍵[21-22]。本研究結果表明,在過表達LHPP的CCA細胞中,p-AKT蛋白表達下調,AKT蛋白表達無明顯改變,這似乎提示LHPP可能通過調節(jié)p-AKT的表達而參與調控CCA細胞的增殖作用。抑癌基因功能缺失是癌癥發(fā)生的重要機制,其中,抑癌基因P53功能缺失是人類癌癥中最常見的基因事件,P53突變是包括CCA在內的多種癌癥發(fā)生的重要過程[23-25]。本研究通過對不同組CCA細胞中P53蛋白進行檢測發(fā)現,在過表達LHPP的CCA細胞中P53蛋白表達增加,這表明,LHPP可能通過促進P53表達而發(fā)揮抑制CCA細胞的增殖作用。
綜上所述,在CCA細胞中,過表達LHPP能抑制細胞的增殖作用,其發(fā)生機制可能與下調p-AKT蛋白表達和上調P53蛋白表達有關。但本研究僅局限在體外探討了LHPP對CCA細胞的增殖作用及機制,對于在機體內復雜因素影響下,LHPP在CCA中的作用及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LHPP有望成為治療CCA新的作用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