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辰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作為十九大黨代表的薛瑩在人民大會堂一樓綻放自信的笑容,從容地回答記者的提問:“將普通的事情做到極致,用中國工匠的雙手做好更多的優(yōu)質產品,讓世界享受‘中國制造,這就是我的夢想?!?/p>
薛瑩的父母是第一代航空人,父親從小就教導她:“專注做事,不計名利,平凡的崗位一樣能夠實現航空報國的夢想?!倍δ咳?,薛瑩在19歲那年從航空工業(yè)西飛技校畢業(yè),走進了航空工業(yè)西飛國航廠,從事國際合作波音737-300垂直尾翼可卸前緣組件的裝配工作。這個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要將4塊優(yōu)質鋁制蒙皮,通過100多個工序,用1234個鉚釘及螺釘連接,固定成所需的形狀。對飛機身體而言,鉚釘就是細胞,每一個“細胞”的精密與否直接關乎飛機的安危。這是一項對技術要求極為嚴苛的工作,在師傅的指導下,薛瑩努力打好鉚接裝配基本功。她深知唯有嚴謹細致、勤學苦練,才不枉自己肩上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
薛瑩對自己第一次獨立操作任務,至今記憶猶新。眾目睽睽下,她小心翼翼地切割鏡面蒙皮,看著飛速旋轉的風動鋸時,心不由自主地劇烈跳動起來。當切割完后,看到師傅向自己投來贊許的目光,一顆收緊的心才放下來。從此后,薛瑩工作起來更有信心了。
2000年,年僅27歲的薛瑩被公司委任為班長,恰巧這年西飛國航廠爭取到美國波音公司的試制訂單。但波音公司附加了苛刻的條件,要求整架蒙皮的劃傷不能超過10道,但薛瑩工作的標準是當時一架產品的劃傷數在100多道。
如何把劃傷從100道減少到10道?泛著金屬光澤的鏡面蒙皮比皮膚還嬌嫩,指甲蓋劃過都會留下劃痕,劃痕深度一旦超過一根頭發(fā)絲,就可能造成報廢,而一塊蒙皮價值上萬元。眼看到嘴的鴨子要飛了,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際,薛瑩提出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蒙皮保護方法。她先用白色的棉布擦拭干凈工裝和蒙皮,工裝上細心地貼上薄薄的一層保護膜,定位銷用紙膠帶保護,不工作的蒙皮貼上綠色膠膜,劃窩、鉚接的地方貼上膠帶。劃痕的問題迎刃而解,大家都欣喜地舒了一口氣,向她投去贊賞的目光。
薛瑩從不懷疑中國制造有趕超外國的潛力,項目成功與否既關系到中國參與國際合作的拓展,更關系到中國航空人的尊嚴,她相信沒有什么活兒能難倒自己。在一次波音737-700飛機垂尾試制的關鍵時刻,70多公斤的部件一天之內在5臺工裝間抬上抬下十余次,薛瑩和班里的同事們咬緊牙關,堅持到底,那時每個人腿上、胳膊上都碰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迎來朝霞,送走晚霞,經過40多個晝夜的鏖戰(zhàn)、30多架份的試制,那個重要的時刻終于來臨了——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盯著波音公司代表的手,安靜的空氣里匯聚出扣人心弦的緊張氛圍,薛瑩下意識地握緊雙拳咬住下唇。只見代表用大拇指輕輕一推,垂尾前緣所有孔全部同心!“OK!”車間里霎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波音公司代表的目光落在薛瑩的身上,微笑,點頭,沖她豎起大拇指。
細節(jié)決定成敗,要做就做到最好。有一次,薛瑩負責的產品鉚接完的鉚釘全部露圈,像長了“雙眼皮”,她緊急前往上海飛機制造公司取經,學習并創(chuàng)新工藝,直到外表和質量都遠超波音方面的預期。波音公司非常滿意,于2002年10月15日,在全球范圍內首次頒出“用戶滿意員工證書”的榮譽。
簡單的事情認真做,不經意的小事堅持做,小鉚釘里隱藏著大情懷。2005年,薛瑩的班被命名為“薛瑩班”,這是航空工業(yè)西飛國航廠首次用個人名字命名的班組。如今飛翔在全球的波音737系列飛機中,有1/3裝載著“薛瑩班”參與制造的垂直尾翼。
薛瑩組建的西飛勞模“匠客夢工坊”,像一個家將熱愛航天的人們緊緊凝聚在一起。薛瑩個人則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等榮譽稱號,并當選為黨的十八、十九大代表。
薛瑩始終秉持著那份與名利無關的工匠精神,將中國制造不斷推向新高度。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