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
伯樂與千里馬才是最佳搭檔
李時珍完成《本草綱目》的書稿后,經(jīng)過兩年苦苦尋找,卻始終沒有書商愿意出版這本書。眼看自己的心血就要化為烏有,李時珍很著急。這時,有人為他出了一個主意,如果能請文壇泰斗王世貞為書寫序,刊印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當時,王世貞為應天府尹,朝廷三品官員,李時珍不過無名郎中,兩人僅有一面之緣,對方會不會答應這個請求,李時珍不得而知。但他顧不了這么多,帶著書稿從湖北蘄春縣出發(fā),一路跋山涉水來到南京。面對長自己8歲的李時珍帶來的一大袋書稿,王世貞非常感動,為李時珍心懷蒼生、鉆研醫(yī)學的精神,更為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由于《本草綱目》書稿有190余萬字,內(nèi)容龐雜且專業(yè),王世貞沒有輕易動筆,而是認真閱讀了整部書稿。
10年后的元宵節(jié),王世貞提筆寫下一篇數(shù)百字序言,稱贊《本草綱目》:“如入金谷之園,種色奪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冰壺玉鑒,毛發(fā)可指數(shù)也。博而不繁,詳而有要,綜核究竟,直窺淵?!毙蜓晕藭痰年P注,直接促成了《本草綱目》的刊印發(fā)行,同時也提高了《本草綱目》的知名度。
王世貞的序言文采斐然,展示了寫作者深厚的儒家風采,自誕生那一刻起,就成為《本草綱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世人稱王世貞的序言為“不朽的序言”。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