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李金鳳
(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 婦科,河南 鄭州 450000)
宮頸癌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發(fā)于子宮頸,早期無明顯癥狀,難以察覺,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出現(xiàn)陰道流血、異常排液等癥狀[1]。臨床上多采用宮頸癌根治術對患者進行治療,但該方式易累及患者直腸、膀胱等臟器,造成尿潴留等并發(fā)癥,嚴重影響膀胱功能,且患者容易產(chǎn)生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2]。臨床上多對宮頸癌根治術后的患者采取清潔間歇導尿,但清潔間歇導尿的常規(guī)護理措施較為單一,無法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而共情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質量;舒適護理具有整體性,可使患者在多方面達到舒適狀態(tài),不僅有利于身體恢復,還可放松患者情緒[3]。本研究通過對64例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共情護理聯(lián)合舒適護理對宮頸癌根治術后清潔間歇導尿患者自我效能感、膀胱功能的影響。
選取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4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n=32) 與對照組(n=32),觀察組年 齡23 ~56 歲,平 均年 齡(36.95±5.27) 歲,病 程3 ~11 個月,平均病程(6.38±1.13) 個月;對照組年齡22 ~58 歲,平均年齡(36.83±5.35) 歲,病程4 ~11個月,平均病程(6.46±1.19) 個月。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均符合《臨床腫瘤內(nèi)科手冊》[4]中對宮頸癌的相關診斷標準;均已完成宮頸癌根治術,且采取清潔間歇導尿;生命體征穩(wěn)定,意識清醒,無語言及認知功能障礙;接受手術前無泌尿系統(tǒng)障礙;均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既往有精神病史;術前即出現(xiàn)膀胱功能異常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定期清潔會陰,指導患者按醫(yī)囑用藥,口頭健康宣教等。
觀察組給予共情護理聯(lián)合舒適護理,具體如下:(1)共情護理。①情緒評估: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心理評估測試,了解患者性格、心理狀況等;醫(yī)護人員根據(jù)結果制定相應護理措施,對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需求進行預見性整理。②換位思考: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獲取信任,結合患者病情程度、家庭情況、經(jīng)濟條件、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站在患者角度體會其心理狀態(tài)。③共情體驗:注重護理過程中的細節(jié),滿足患者合理訴求,給予患者心理上的陪伴及安慰,通過播放音樂、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以此減輕其病痛感,通過問卷收集患者對護理過程的反饋,根據(jù)反饋信息不斷調整改善護理措施。④人文關懷:定期舉行病友交流會,使患者之間良好溝通、相互鼓勵,增強其社會支持度;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討論歸納家庭支持措施,使患者感受親情溫暖,以此滿足其家庭需求;護理人員需保持熱情、禮貌的態(tài)度,尊重、保護患者隱私,給予患者呵護及關懷。(2)舒適護理。①環(huán)境舒適:保持病房清潔、安靜,室內(nèi)溫濕度控制在適宜、舒適狀態(tài),避免噪音及強光刺激;控制外人探視次數(shù),避免打擾患者休息。②心理舒適:耐心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此消除其恐懼、焦慮情緒;滿足患者心理認同感,使其切實感受到被關懷及被尊重;調動患者積極心態(tài),幫助其樹立治療目標,及時緩解負性情緒,以此幫助患者保持輕松、舒適的心理狀態(tài)。③身體舒適:術前為患者做好備皮、灌腸、陰道清潔等準備,盡量縮短其等待時間,建立良好氛圍;保障手術環(huán)境舒適,避免環(huán)境因素使患者出現(xiàn)緊張、恐懼等心理,選擇合適手術體位,調整體位時需動作輕柔;術后定時檢查患者切口情況,保證切口處敷料潔凈、無污染、無滑落;指導患者清潔會陰,保證該部位潔凈舒適;觀察患者導尿情況,記錄尿液顏色及導出量,若有異常及時匯報處理;指導患者適度訓練,收縮腹部及肛門,5 ~6 秒/ 次,20 次/ 天。
兩組均連續(xù)干預1 周。
自我效能感:干預前及干預1 周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SES) 評判患者自我效能感,共包含10 個條目,每條0 ~4 分,滿分40 分,得分越高則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好。膀胱功能:比較兩組留置尿管時間、拔管后膀胱內(nèi)殘余尿量及自解尿量。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CSES 評分比較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較干預前均有所提高(P<0.05),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評分更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自我效能感比較(± s )單位:分
表1 兩組自我效能感比較(± s )單位:分
例數(shù) 干預前 CSES 評分 干預后t P 組別 觀察組 32 17.19±3.56 28.59±6.28 8.933 0.029對照組 32 17.28±3.47 22.36±5.12 4.646 0.047 t 0.102 4.349 P 0.917 0.035
與對照組比較, 觀察組留置尿管時間更短(P<0.05),膀胱內(nèi)殘余尿量更少(P<0.05),自解尿量更多(P<0.05)。見表2。
表2 兩組膀胱功能比較(± s )
表2 兩組膀胱功能比較(± s )
數(shù) 留置尿/d管時間 膀胱內(nèi)/殘mL余尿量 自組別 例解尿量/mL觀察組 32 28.25±5.76 75.62±20.87 262.97±52.39對照組 32 35.71±9.32 135.69±42.30 125.18±60.54 t 3.852 7.204 9.736 P 0.024 0.011 0.001
宮頸癌是指女性子宮頸或子宮陰道部位發(fā)生惡性腫瘤,該病多由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機體而引發(fā),近年來其發(fā)病人群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隨著腫瘤進展,易壓迫直腸、膀胱、盆腔等部位,還可能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危及患者生命。臨床上多通過外科手術切除病變部位,從而防止癌細胞進一步擴散,但易使控制排尿的神經(jīng)反射弧缺損,對患者預后產(chǎn)生不利影響[5]。
臨床上對于宮頸癌根治術后的患者會采取清潔間歇導尿的護理措施,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中,醫(yī)護人員缺少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深入探究,同理心不足,易導致患者難以接受這種導尿方式。而共情護理注重換位思考,通過結合患者自身情況,積極與患者溝通,深入體會其情感及思維,進而了解患者心理需求,使其獲得理解、關懷[6]。在入院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其結果能作為醫(yī)護人員開展后續(xù)干預的重要參考,可幫助醫(yī)護人員更快地理解患者內(nèi)心世界;通過轉換視角、改變思維,從患者角度出發(fā),更加設身處地為患者提供高質量護理,也有利于提高醫(yī)護人員工作積極性;開辦病友會可增強患者社會參與感,來自家庭的支持也可使患者情感需求得到滿足,保持健康樂觀心態(tài),對病情恢復產(chǎn)生正面影響[7]。舒適護理旨在幫助患者從多方面獲取舒適感,溫濕度適宜且安靜的病房可為患者提供舒適環(huán)境,同時避免強光、噪音等對其產(chǎn)生刺激;耐心宣教及心理輔導可幫助患者調節(jié)情緒,減少負面心理,增加心理舒適度;正確的手術體位、術后清潔、傷口檢查等均可減輕患者身體不適感,減少病痛造成的不良刺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8]。本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CSES 評分高于對照組,這表明共情護理聯(lián)合舒適護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增強其信心,使其有足夠勇氣及積極態(tài)度面對疾病。
患者接受宮頸癌根治術后,膀胱相應功能受到影響,排尿出現(xiàn)障礙,為日常生活帶來不便,通過指導患者進行收縮腹部及肛門訓練,可刺激膀胱收縮、增加膀胱內(nèi)壓,有助于患者盡早自主排尿[9]。本文中,觀察組留置尿管時間短于對照組,且膀胱內(nèi)殘余尿量更少,自解尿量更多,這表明共情護理聯(lián)合舒適護理可促進患者膀胱功能恢復及預后的改善。
綜上所述,宮頸癌根治術后清潔間歇導尿患者給予共情護理聯(lián)合舒適護理效果較好,對其自我效能感及膀胱功能均有明顯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