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紅
盡管當前許多教師在對幼兒階段的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已經(jīng)認識到語言能力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活動時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有些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語言的表達不夠嚴謹,沒有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也沒有為幼兒階段的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種現(xiàn)象引起我們一線幼兒教師深深思考,那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呢?
一、根據(jù)幼兒階段孩子的發(fā)展情況選擇教學內(nèi)容
因為幼兒階段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表現(xiàn)出來的思維特征存在較大的差異。例如,許多小班的孩子,思維特征主要是對事物進行認知和記憶。無法對學習到的語言知識進行加工,或者對這些知識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理解。所以教師在對小班的幼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這一群體的特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如可以在活動中提出一些問題,教師可以詢問孩子平時在家或者與其他小伙伴在一起時喜歡玩什么類型的游戲?也可以詢問孩子最喜歡哪種小動物?;蛘呃靡恍┑谰撸梢阅贸鲆粋€香蕉,然后對孩子說這個香蕉是黃色的,那么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水果是黃色的;也可以帶領(lǐng)孩子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利用場外的設(shè)施,例如,在草地上開展活動時,可以讓孩子們探尋草地上都存在什么東西。在提出這一系列的問題之后,可以引導孩子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或者讓孩子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這些事物的認知,為其今后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對中班階段的孩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這一群體的語言抽象表達能力進行逐步的鍛煉。雖然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式還是以事物的認知和記憶為主。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培養(yǎng)這一階段孩子的邏輯能力和評價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逐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在組織活動時,可以將一些問題的思考范圍逐步擴大,通過提出一些具有特征的問題對孩子進行鍛煉。如教師可以引用生活中的交通標志進行提問。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除了觀察到存在的交通標志,還存在其他的標志嗎?這些標志都又有么作用?在孩子回答這一系列問題之后,還可以繼續(xù)詢問孩子都是從哪兒觀察到這些標志的,如何知道這些標志存在什么樣的作用。通過提出這種具有發(fā)散特征的問題,讓孩子更好的表達自身的思想。孩子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自身的表達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身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和語言的組織能力。
教師在對大班的幼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對這一階段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進行教學。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出涉及范圍更大、分析能力比較強的問題,例如,可以讓孩子針對一件事情簡單的表達自身的看法,在孩子表達出來自身的思想之后,教師要對孩子進行提問??梢栽儐柡⒆訛槭裁匆@樣表達自身的思想,這樣表達的邏輯性在哪里?;蛘咦尯⒆觾A聽其他人的表達想法,然后對不同的孩子進行提問。詢問這些孩子覺得誰表達的思想最好,誰提出的方法最管用,然后敘述相關(guān)的理由。也可以繼續(xù)提問已經(jīng)表達過想法的孩子,是否存在其他的解決事情的想法。在這一問答的過程中,可以讓大班的孩子通過對語言進行分析來表達自身的看法和觀點。在進行表達的過程中可以提高這一階段孩子的思維和邏輯能力,而且能夠增強孩子的語言組織和表達水平。所以教師在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jù)不同階段孩子的特點來設(shè)置具體的問題,通過提出問題來鍛煉孩子的能力。也可以因材施教,選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對孩子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二、通過開展實際教學豐富幼兒的詞匯量
在進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詞匯是學習的一項基礎(chǔ),幼兒只有對詞語進行全面的掌握之后,才能將其應用到實際的語言學習和表達過程中。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詞匯教學的重要性,要從根源上提高所有孩子的語言認知和表達能力。在對幼兒階段孩子進行詞語教學時,要從小進行培養(yǎng),因此在小班就要進行詞語的教學。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對一些名詞和動詞或者形容詞進行直觀講解。要想讓幼兒階段的孩子對名詞進行更好的理解,可以采用比較直觀的圖片教學方法。在對動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影像表達的方式輔助教學,可以讓孩子對影像中的一些動作進行模仿和學習,加深孩子對這些詞匯的印象。在對形容詞認知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對某些事物進行描述。例如,可以對草地進行描述,草地上的草都是同一種類型的草嗎?在對草地進行描述時,除了青青草地,還有其他詞語可以來形容草地嗎?在提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孩子進行思考。也可以讓孩子對自身的情緒進行表達,然后思考可以用什么詞語來表達自身的情緒。孩子可以通過這些敘述和表達,加深詞語的理解和記憶,還可以調(diào)動孩子對這一知識內(nèi)容學習的興趣。
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制作一些小游戲,來提高孩子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例如,在活動過程中可以進行詞語的接龍,這是一個符合幼兒階段孩子發(fā)展的教學游戲。在進行詞語接龍時,不僅可以采用二字詞匯,還可以適當?shù)脑黾与y度讓孩子認識到一些三字詞匯和四字詞匯。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也可以增強孩子的認知水平,使得孩子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詞語,增強孩子的組詞能力。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幼兒階段孩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所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提高這一階段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使得這些孩子在學習生活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與其他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也可以為其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教師在對幼兒階段孩子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根據(jù)這一階段所有孩子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對現(xiàn)有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還應該選擇更加多樣的教學方式,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幼兒園也要選擇更加科學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促進這一階段的孩子進行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