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璐瑤 浙江省嘉興市秀州中學高二(3)班
“得失于今古,勝敗皆無聞。”當我在紙上寫下這句詩時,心中在思量什么呢?
無數(shù)的得失填滿了我們的一生,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從牙牙學語到不扶而直,光陰從我們指間悄然流逝,我們亦從中汲取養(yǎng)分長大成人。
得與失看起來是截然相反的兩個部分,一邊是得到,一邊是失去,但正是這樣相反的兩個部分,永遠并肩而行。它們同道殊途,卻也殊途同歸。不管你是坐擁金山還是一貧如洗,是惡貫滿盈還是名滿天下,來時只是兩個細胞的融合,去時也不過是一陣煙塵消散風中,此乃所有人最公平的結(jié)局。大到宇宙間恒星的爆炸,小到一只螞蟻的生死,世界是守恒的,人生也是如此。就像一場煙火,無論綻開得是否絢爛美麗,終逃不過消散的結(jié)局。對個體而言,一生的得失無論多少,在死后都化為虛無。
有人太看重得失,卻忘記了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很重要,卻不是全部?!叭绻阋蝈e過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泰戈爾的詩歌,也正是他對于人生的思考:不沉湎過去,要放眼未來。如果太看重得失,就會把自己置身于悔恨的泥潭之中越陷越深。不甘的憤恨是催生惡欲之花的養(yǎng)分,當它深深扎根于心間,人也就會被它的荊棘緊緊環(huán)抱,連每一次呼吸都是不安的痛苦。有太多的“憑什么”“為什么”“差一點”,可以遺憾,可以不甘,但是不要抱怨和遷怒。只在意每一次的失去,就永遠會忽略得到的。
得失并非是絕對的概念,只是相對的標準。古有唐太宗“以人為鏡”來“明得失”,成就一代賢明君主。飛越玄武門墻頭的羽箭和“大逆不道”的指責,“貞觀之治”的盛世輝煌和直言進諫的得力干將,其中何為得、何為失?他的目光所及不僅是眼前的局勢,更是透過它遠望而見的海晏河清。有人說他為盛世明君,有人說他是昏庸無道,那又如何呢?千百年歲月將一切都沖刷殆盡,全都化作一抔黃土。那些贊美,活著的他失去的,死去的他又得到了;那些權(quán)位,活著的他得到的,死去的他又失去了。這樣的結(jié)果于他究竟是得是失,除了他自己沒有人能夠評判,與他相隔幾千個春秋的我們,也只是妄加揣測,庸人自擾罷了。
有人不顧形勢的急峻,以蚍蜉之力去撼幾千年封建禮教的巨樹,以細弱螳臂去擋帝國主義的戰(zhàn)車,“雖千萬人,吾往矣”是他們力挽狂瀾的決心;有人逆著慌亂奔逃的人群前往最危險的地方,口罩的勒痕和斷發(fā)的決意是他們最榮耀的勛章;有人用七十幾載的春秋投身田間親力親為,腳踩土地背朝藍天,只為讓每個人吃上飽飯,禾下乘涼是他最期盼的理想。他們得到的是什么?史書上的一段話,天下百姓的口碑。他們付出的是什么?家人,生命,和幾十年的光陰輪回。看起來對自己并不公平的交易,他們甘之如飴,因為這次,守恒的不是他們個體的人生,而是整個民族、整個國家的命運存亡。
“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shù),成敗歸之于零。”我們不是不論得失,而是放眼未來,放眼世界,把自己的得失看成這大千世界的一小部分。每個人都是宇宙中小小的星辰,但也正是這一點點的微弱星光,照亮了無垠的宇宙。所以我要做的,只是努力發(fā)出自己的光罷了。
古人追求“立德、立言、立功”的三大不朽,于我而言,自我奮斗不足奇,萬戶侯亦為糞土。漫漫星河,得失變易,而為國為民奉獻的光芒永恒!
簡析
從心理角度分析得失,不局限于“有人”,立足自我與家國,放得下,看得開,立得住,擔得起,從容面對得失,活出精彩人生,融入偉大事業(yè)。結(jié)合得失兩難的心境,升華之后,吃虧也許是福,樂極也曾生悲,何須物欲過盛,蓋棺自有定論??v有千古,橫有八荒,我們赤手而來,空拳而去,得到生命的感悟,留下奮斗的足跡,個人得失如清風縈懷,為人類進步福祉盡己所有,終將得到生命的圓滿。區(qū)別對待物質(zhì)與精神、個體與人民、暫時與長久,得失才有意義,從開始到結(jié)果,得失的整個過程,都正指向我們內(nèi)心的標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