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萍
泉州市第一醫(yī)院腫瘤外科、介入科,福建泉州 360000
乳腺癌是婦科臨床上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已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這對廣大女性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雖然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但隨著臨床醫(yī)學和外科手術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乳腺癌患者的病死率逐年降低,主要是因為大多數乳腺癌患者經手術治療延長了生存時間[1]。雖然當前通過手術治療乳腺癌可以獲較好的治療效果,可是當乳腺癌患者同時合并糖尿病,則會增加手術的難度,不僅增加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同時將會影響患者術后身體的康復[2-3]。所以,在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上,臨床上要予以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精細化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此種護理模式建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之上,更加注重執(zhí)行以患者作為護理工作核心的護理理念以及護理原則,工作中更加注重對護理工作細節(jié)的尊重與關注[4]。該次研究選取2019 年1 月—2020年2 月80 例在該院接受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治療的患者作為該次的研究對象,旨報道精細化護理在臨床護理應用中的效果以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行手術治療的80 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0 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40 例,兩組的相關資料如下。
觀察組:年齡27~58 歲,平均年齡(41.23±2.58)歲;糖尿病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03±0.46)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學歷7 例,高中學歷學歷23 例,大專及以上10 例。對照組:年齡26~57 歲,平均年齡(41.31±2.65)歲;糖尿病病程1~9 年,平均病程(4.04±0.49)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學歷8 例,高中學歷20 例,大專及以上學歷12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的。
納入標準:①研究中納入的所有患者術前均接受影像學檢查,且術中和術后病理均明確診斷為乳腺癌,同時所有患者均伴有糖尿病史[5-6];②參與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相關基礎資料完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良好,可積極配合手術,并且能夠接受術后隨訪;③該次研究在開展前,所有入組患者均明確表示對研究的目的和過程是知情的、同意的,并且所有患者均是在自愿的前提條件下參與該次研究。該研究由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排除標準:①合并手術或麻醉禁忌;②既往患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或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③同時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④處于疾病晚期,無法接受手術治療[7-8]。
對照組患者術后予以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向患者宣傳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術后康復注意事項,在和患者溝通交流的過程中開展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情況為其制定飲食計劃[9]。同時,對患者自身的病情及術后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的波動情況進行持續(xù)、密切的監(jiān)測,解答患者和家屬提出的疑問[10]。
觀察組患者術后開展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精細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①實施精細化的心理護理?;颊叩男睦斫】岛颓榫w狀態(tài)對術后身體的恢復是有重要影響的,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特別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在了解患者情緒狀態(tài)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心理干預方案,這是提高患者康復依從性、提升康復效果的關鍵[11-12]。護理人員在對患者護理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與患者保持溝通及交流,掌握患者對自身術后外形上改變的接受程度,并開導和安慰患者,通過言語和行為給予患者肯定與鼓勵,幫助患者養(yǎng)成積極樂觀地心態(tài),盡可能的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13]。在與患者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以真誠的態(tài)度面對患者和家屬,對于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要主動積極地回答,并拉近與患者之間的距離[14-15]。
②實施精細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患者通過科學途徑了解疾病和治療相關知識的重要形式,護理人員在開展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每一位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用患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宣教[16]。重點向患者介紹乳腺癌、乳腺癌手術、乳腺癌術后恢復、糖尿病及控制血糖等相關知識,并向患者說明糖尿病對術后身體康復產生的影響,以增強患者的治療積極性與主動性,最大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產生的不良影響[17-18]。在開展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采取視頻宣教、一對一講解等形式,用患者可以理解和接受的通俗語言進行宣教,盡可能減少專業(yè)醫(yī)學術語的使用,或在使用醫(yī)學術語后向患者進一步做解釋,以保障宣教效果[19]。
③加強血糖控制的干預。對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波動對術后病情的康復是有重要意義的。而控制血糖的方法主要有使用降糖藥物、控制飲食等。在使用藥物降糖時,護理人員要向患者介紹降糖的重要性及用藥的必要性,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0]。同時,向患者講解關于術后飲食的相關知識,合理搭配膳食,保障飲食結構的科學性。此外,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積極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3.1 觀察指標①抽血檢測兩組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并比較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21]。
②統(tǒng)計兩組患者術后的并發(fā)癥出現情況,患者在手術后比較經常出現的并發(fā)癥包括:皮下積液、低血糖。計算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3.2 評價標準 ①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和護理后的負面情緒嚴重程度,主要評價焦慮和抑郁兩種情緒。評估焦慮情緒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量表得分在7 分以下表示患者并無焦慮情緒,若超過7 分則說明出現了焦慮情緒,并且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情緒越嚴重。評估抑郁情緒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得分未達到7 分則表示患者并無抑郁情緒,而得分超過7 分則說明伴有抑郁情緒,而所得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的抑郁情緒越嚴重[22-23]。
②運用滿意度調查問卷評估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問卷總分是10 分,問卷評估滿意度的等級包括三級,分別是滿意(0~3 分)、一般滿意(4~6分)和不滿意(7~10 分)。計算并比較兩組的護理滿意度。滿意度=滿意率+一般滿意率。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檢測兩組患者的血糖值,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 h 血糖值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護理前相比兩組患者的血糖值均有所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護理后的空腹血糖與餐后2 h 血糖值較對照組相比相對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值變化情況比較[(),mmol/L]
表1 兩組患者的血糖值變化情況比較[(),mmol/L]
術后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觀察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相對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護理前評估兩組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嚴重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相比于護理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負面情緒均有改善,而觀察組護理后的負面情緒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相對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評分比較[(),分]
通過評估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結果提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體滿意度更高,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護理滿意度的組間比較分析[n(%)]
目前,手術是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尤其是對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采取手術治療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雖然手術治療乳腺癌的效果顯著,但如果乳腺癌患者同時合并糖尿病,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治療的難度和風險,也不利于患者術后身體的康復[24]。因此,對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臨床上需要予以護理。以往臨床上主要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是一種基礎性的護理方法,雖然涵蓋的護理內容也相對較廣,可以滿足患者對護理和術后康復的一些基本需求,但每一項護理內容并不能充分體現出醫(y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原則[25]。近年來,臨床護理學不斷發(fā)展和完善,越來越多地優(yōu)質、新型護理模式應運而生,這為護理工作的豐富與完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該研究通過分析常規(guī)護理以及精細化護理這兩類護理方法對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經比較發(fā)現,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患者護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明顯下降,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低,這說明運用精細化護理可以使患者術后血糖保持穩(wěn)定,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保障了治療的安全性。并且,實施精細化護理的患者其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有顯著改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這說明實施精細化護理對于保障患者的心理健康是有積極意義的,同時也得到了患者的接受與認可[26]。精細化護理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一種護理模式,對常規(guī)護理的內容進行豐富與完善,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為患者提供更加細致及更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27]。通過開展心理護理,可以讓患者在內心中接受自身的疾病,并以積極樂觀地心態(tài)面對疾??;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可以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科學的認知;通過實施血糖控制,更有利于避免患者血糖波動,為術后身體康復提供重要保障。精細化護理的實施無論是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是對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均是有積極意義的,這也是此種護理模式可在臨床上廣泛推廣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將精細化護理運用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上不但能有效地穩(wěn)定患者的血糖值,而且也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出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患者負面情緒的緩解,提高護理滿意度,因此,此種護理模式具備臨床應用與推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