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蘭
山東省臨沂市康復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山東臨沂 276023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周圍的神經(jīng)病變、外周血管疾病進行合并,出現(xiàn)過高的機械壓力,從而對其足部軟組織、骨關節(jié)造成破壞,形成畸形,引發(fā)足部問題,患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嚴重潰瘍、感染、足部疼痛、肌肉萎縮、血管疾病等,嚴重者引起神經(jīng)病變性骨折,具有極高的致殘率,威脅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1-2]。有研究指出,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行為,對于疾病的預防、改善,血糖的控制都具有重要意義[3]。ADOPT 模式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干預模式,主要包括態(tài)度、定義、開放思維、計劃5 個階段,護理措施更加系統(tǒng)、科學、有序,應用效果顯著[4]。但有關此護理模式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的臨床研究較少,無法充分證實其可推廣性?;诖耍撐倪x擇該院2019年1 月—2020 年4 月的120 例患者作為研究樣本,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120 例糖尿病足患者為該次研究對象,以先后的入院時間,分為對照組(n=60 例)、觀察組(n=60 例),對照組:男34 例、女26 例;年齡50~72 歲,平均(61.00±2.12)歲;病程2~6 年,平均(4.00±1.29)年。觀察組:男35 例、女25 例;年齡49~72 歲,平均(60.50±2.13)歲;病程1~6 年,平均(3.50±1.2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院已批準此次研究。
納入標準:參照文獻[5],符合糖尿病足診斷標準;具有足部疼痛、肌肉萎縮、間歇性跛行等臨床癥狀;自愿參與該研究,且簽署協(xié)議書。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影響該次研究者;合并重要器質性疾病者;依從性不佳者;具有溝通障礙,無法進行正常交流者。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健康教育,告知糖尿病足相關疾病知識,并指導患者對其足部進行自我護理,叮囑遵循醫(yī)囑用藥,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觀察組:常規(guī)護理+ADOPT 模式護理:(1)組建ADOPT 護理小組:由護士長、責任醫(yī)師、藥師、護士等組建護理小組,保證各成員經(jīng)驗豐富、資歷較深,且對其進行相關培訓工作,加強對糖尿病足疾病知識的熟練度,保證全面掌握ADOPT 護理模式。由主治醫(yī)生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相關治療方案,護理人員采取干預措施,包括健康宣教、病情護理、心理干預等,并錄入相關性數(shù)據(jù)。(2)實施護理干預:①A(態(tài)度):護理人員保持耐心、溫柔、誠懇的態(tài)度,以患者為中心,尊重患者個人想法并對其所提出的可行性措施進行采納。通過一對一模式,以患者文化程度為基礎,采取通俗易懂語言進行健康教育,使其樹立健康意識,自覺主動面對疾病相關治療、護理方案,并給予配合。通過發(fā)放宣傳冊、多媒體播放視頻、圖片觀閱等方式,加強患者對糖尿病足、護理干預相關知識的認知度,樹立正確觀念。由既往臨床護理效果顯著的病友,以現(xiàn)身說法的形式,告知患者接受ADOPT 護理模式的重要性及應注意事項,使患者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叮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鼓勵與陪伴,感受到來自家庭的關懷,使其樹立信心,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配合醫(yī)護人員相關工作,提高依從性,改善護理效果。②D(定義):采取問卷調查方式,統(tǒng)計分析影響患者自我行為管理、血糖控制水平的相關因素,并統(tǒng)計結果,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③O(開放性思維):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此次護理方案的制定過程,并尊重患者個體想法,對其制定的相關計劃進行適當、合理的調整。以耐心、溫柔的態(tài)度鼓勵患者積極講述自己內心認為所存在的問題、預期想要達到的目標,例如,提高自我管理行為與血糖控制水平。將患者的想法進行歸納、總結,根據(jù)其預期內容制定下一步計劃。④P(計劃):參考統(tǒng)計分析、并已經(jīng)確定的相關目標,進一步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計劃的制定,保證其可實施性。計劃內容詳細為: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作息、運動、飲食、用藥計劃等,保證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⑤T(實施):首先,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日常生活中可以常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觀看搞笑類視頻等,轉移患者注意力,保持輕松愉悅的狀態(tài),及時調整不良情緒。其次,由護理人員與患者共同按照相關計劃進行干預措施,叮囑患者穿適宜、舒服、透氣性好的鞋子,并于每天晚上用溫水泡腳,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此外,糖尿病足患者會出現(xiàn)植物神經(jīng)病變,出汗較少,皮膚干燥,若發(fā)生破裂,則會形成潰瘍,導致發(fā)生感染,應于每天泡腳后,涂抹適當?shù)臐櫮w乳,保持腳部光滑與濕潤,做好腳部的護理工作。對于腳部創(chuàng)面的壞死組織,使用碘伏進行消毒,之后應用剪刀清理創(chuàng)面壞死組織,至健康肉芽顯露出。對于創(chuàng)面水泡,使用無菌性注射器,抽取水泡內的液體,之后使用于氏糖疽康進行外敷。然后,制定飲食計劃:以“降血糖”“增營養(yǎng)”為制定原則,增加營養(yǎng)物質、微量元素的攝入,多進食蔬菜,富含維生素、蛋白質類食物,如苦瓜、芹菜、絲瓜、石榴等,以幫助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嚴禁食用辛辣刺激、油膩高糖類食物,堅持少食多餐原則,控制飲食量,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指導并叮囑患者每天進行血糖檢測,根據(jù)血糖變化,調整飲食計劃。最后,應注意減少腳部的運動,腳部的運動越多就越容易造成患者產(chǎn)生機械性損傷,尤其是對于一些神經(jīng)病變的足腳已沒有感覺,若踩到石頭也不會進行防衛(wèi),極易造成骨折,因此,應減少腳部運動,但可進行游泳類項目,以改善身體機能。(3)總結:總結護理干預后出現(xiàn)的問題,并由小組討論,給予相應對策,進一步優(yōu)化ADOPT護理模式。
對比兩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血糖控制水平與心理狀態(tài)評分。
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標準:由ADOPT 小組自制自我管理行為統(tǒng)計表,含飲食、血糖監(jiān)測、足部護理三大項內容,每項分值最高設定為35 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越好[6-7]。
血糖控制水平:于干預前后,對其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進行檢測,并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8]。
心理狀態(tài)評分判定標準:根據(jù)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焦慮評分分界值為50 分,界于50~59 分之間判定為輕度焦慮,介于60~69 分之間判定為中度焦慮,大于70 分判定為重度焦慮。抑郁評分分界值為53分,53~62 分之間為輕度抑郁,63~72 分之間為中度抑郁,大于73 分為重度抑郁。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自我管理行為評分行組間統(tǒng)計學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組內比較均改善,且組間比較觀察組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分]
護理前,血糖控制水平行組間統(tǒng)計學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組內比較均改善,且組間對比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觀察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比較[(),分]
糖尿病足主要以糖尿病并發(fā)的神經(jīng)、血管病變?yōu)榛A,引起足部疼痛、麻木、皮膚潰瘍等不良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此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威脅身體健康[9]。有研究表明,自我管理是指以醫(yī)護人員支持下,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系統(tǒng)性的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自己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學會自我護理技能,自主解決相關問題。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與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直接性關系。翁媛英等[7]人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比較差,管理能力較低,并且血糖水平較高,血糖控制欠佳。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血糖控制能力具有必要性[10]。研究發(fā)現(xiàn),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護理教育,提高其足部自我管理行為,對于降低患者的足潰瘍、致殘率具有重要意義[11]。
ADOPT 護理模式主要以態(tài)度、定義、開放性思維、實施、總結5 個方面進行系統(tǒng)性護理干預,使患者參與計劃的制定過程,改善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提高參與度,改善護理效果[12-13]。研究顯示,給予患者ADOPT 護理模式,可顯著改善其生理、心理、社會適應狀態(tài),對于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顯著作用[14]。該文研究發(fā)現(xiàn),進行ADOPT 護理之后,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評分都有提高,并且觀察組的提高更明顯;并且,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也比對照組低。數(shù)據(jù)可提示,ADOPT 護理模式對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該文通過組建ADOPT 小組,包括相關經(jīng)驗豐富、資歷較深的醫(yī)護人員,有效保證了小組工作人員的質量,小組成員各司其職,相互協(xié)助,可有效保證工作效率,根據(jù)患者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可保證護理措施的有效、科學性。于態(tài)度階段,護理人員保證耐心溫柔的態(tài)度,可增加患者舒適度,提高滿意度,采取發(fā)放宣傳冊、多媒體播放視頻、圖片觀閱等多樣化宣教措施,可使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相關知識,增加疾病認知度,從而樹立正確的疾病觀,由病友“現(xiàn)身說法”分享個人經(jīng)驗,可使患者增加信心,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相關治療與護理工作。定義階段,通過分析影響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因素,為后期制定對應策略提供可靠性依據(jù)[15]。開放性思維階段,通過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護理方案的制定,并尊重其自身想法,進行適當調整,可保證護理方案滿足患者基本需求,提高患者接受度與配合度,并根據(jù)患者預期目標,對護理方案進行規(guī)劃,可使其針對性更強,效果更顯著,還有助于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計劃階段,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飲食、運動、用藥等具體計劃,可使護理方案有目標性,且有助于后期以系統(tǒng)化、科學性的方式執(zhí)行。于實施階段,叮囑患者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有助于促進后續(xù)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指導患者對足部進行護理、正確清理創(chuàng)面壞死組織,可改善患者足部病情狀態(tài),保持皮膚的濕潤與光滑。按照飲食計劃進食,則可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使其身體機能得到改善,促使其養(yǎng)成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促進病情的加快康復。叮囑患者進行正確的運動,減少足部運動,可有效避免足部出現(xiàn)機械性損傷,危害身體健康,同時還可通過正確的運動方式改善身體機能,促進身體的康復。該文研究還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抑郁、焦慮評分更低,主要是由于采用轉移注意力法可緩解內心壓力,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最后,對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為后續(xù)臨床相關工作提供相關參考。
綜上所述,ADOPT 護理模式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改善血糖控制水平,價值顯著,值得臨床進一步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