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肅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基層黨建工作,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運籌帷幄、謀篇布局,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進入新時代,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面臨許多新挑戰(zhàn),需要進一步苦練內功,加強標準化建設,增強組織力和戰(zhàn)斗力。本文將圍繞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實現(xiàn)路徑三個方面進行研究,進一步提升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水平。
【關鍵詞】黨建;組織建設;基層
目前,我國正處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黨的執(zhí)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已經刻不容緩,必須高度重視,傾注更大力量,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新時代呼喚新?lián)?,各級黨組織要提高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把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一、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領導的“最后一公里”,關系到黨的聲音傳達、黨的政策落地、黨的領導保障。因此,新時代要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一)黨的基層組織是全黨的根基與力量之源
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已有9191.4萬名,黨群比例約為1∶17,黨的作用發(fā)揮與基層黨組織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水平密切相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fā)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zhàn)斗力?!毙聲r期,對我們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組織和黨員也必須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做出更富有時代擔當的自我革命,不斷提升基層組織建設水平,跳出“歷史周期律”,真正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水平亟待加強
一段時期以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存在軟弱渙散現(xiàn)象,部分基層組織不能充分發(fā)揮政治引領、黨內管理、服務群眾等作用,教育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等能力也亟待提升。根據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找準發(fā)力重點,全面提升水平,更好地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
(一)基層組織設置不完善,組織隊伍有待加強
黨的組織設置如同人的毛細血管,必須做到全覆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經濟社會的基本面發(fā)生較大變化,特別是農村、社區(qū)、“兩新”組織等領域,組織建設問題亟待解決。另外,支部書記及專職黨務干部隊伍的水平也亟待提高,要盡快打造一支“能征善戰(zhàn)”的組織隊伍。
(二)黨建基礎工作不扎實,組織生活缺乏活力
黨建基礎工作是黨的組織建設水平的具體體現(xiàn)。當前,部分基層黨組織不同程度地存在軟弱渙散問題,組織無威信、有黨員無活動、有活動無活力等“弱虛散”現(xiàn)象突出。歸根結底,就是“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的政治生活制度落實不力。
(三)黨的組織力有待提升,黨建引領力有待加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我們必須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堡壘?,F(xiàn)實中,部分基層黨組織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領導力不足、自身戰(zhàn)斗力不足、群眾號召力不足的問題,黨建引領力、組織力亟待提升。
三、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路徑研究
(一)夯實標準化建設,抓實基礎組織建設
1.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理論武裝。要旗幟鮮明講政治,以理論武裝強化思想建設。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通用好,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2.規(guī)范基礎工作,強化組織建設。要統(tǒng)籌編制規(guī)范化建設實施路線圖,著重做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發(fā)展黨員、黨員管理、黨組織管理、換屆選舉、黨建考核等基礎工作的量化,形成目標科學、標準統(tǒng)一、規(guī)范有序、量化管理的黨建標準化體系,以標準化的工作方式和機制擰緊黨建基礎工作的每一顆“螺絲釘”,壓實黨建基礎工作基石。
(二)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筑牢發(fā)展根基
1.選準用好“領頭雁”,建設堅強戰(zhàn)斗堡壘。一是創(chuàng)新選拔機制。通過上級選派、綜合培養(yǎng)、群眾推薦等方式,選拔有干勁、會干事、作風正的人擔任支部書記。二是強化培養(yǎng)鍛煉。通過以老帶新、掛職鍛煉、多崗位鍛煉等形式,切實提高履職能力、帶動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三是健全激勵機制。通過納入專項管理、給予同等待遇、優(yōu)先進班子等措施讓“有為者有位”“為擔當者擔當”。
2.加強后備軍建設,全面提升隊伍水平。一是配齊配強黨務干部隊伍,增加編制配比,選優(yōu)擇優(yōu)配齊。按照新時代對高素質專業(yè)化干部的要求,打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優(yōu)良、業(yè)務精通的適應新常態(tài)的黨務干部隊伍。二是建立雙向交流、輪崗鍛煉的常態(tài)化機制,明確對有黨務工作經驗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使用。三是完善激勵機制。通過提高薪酬待遇、職務晉升優(yōu)先等多種形式,解決基層干部的后顧之憂,積極拓寬基層黨員干部的成長發(fā)展空間,激發(fā)隊伍活力。
(三)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激活組織力
1.以“融合化”發(fā)展為支撐,持續(xù)增強服務中心能力。一是找準結合點,推進黨建與服務群眾融合。圍繞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支部實際工作,在重點難點上求突破,在合力攻堅上再發(fā)力,實現(xiàn)黨建與實際工作同頻共振、深度融合。創(chuàng)新開展服務群眾行動,以黨員示范引領、群眾監(jiān)督評價力促服務質量提升,推進流程再造,提升服務群眾水平。二是找準共建點,推進黨建資源融合。加強黨組織之間的黨建共建、互聯(lián)互動,實現(xiàn)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
2.以“品牌化”建設為抓手,全面提高基層組織力。一是突出“示范黨支部”建設。強化示范影響力,使廣大黨組織學有目標、做有標尺、行有方向。二是打造基層黨支部品牌。充分調動基層黨組織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探索黨建工作新模式上下功夫,打造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三是發(fā)揮黨支部組織力。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黨建工作,讓黨員動起來,讓組織活起來,讓群眾聚起來,扎實提升黨的組織力。
總之,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事關黨的長期執(zhí)政和國家長治久安。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人民為中心,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質量與成效也必須通過廣大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來檢驗。各級黨組織要以此為“標尺”衡量自身,苦練內功,積極應對各類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為黨的建設注入強大“紅色引擎動力”,全面推動黨的建設實現(xiàn)高質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紅凜.政治建設、組織力與黨的建設質量——新時代黨的建設三大新概念新要求[J].思想理論教育,2018(07):74-79.
[2] 路云輝.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提升路徑探析[J].特區(qū)實踐與理論,2021(01):75-79.
[3] 梁曉宇.新時代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意義、主要成效及路徑探討[J].黑龍江社會科學,2020(03):35-40.
[4] 突出基層基礎 加強“三化”建設 推動機關黨建工作高質量發(fā)展[J].機關黨建研究,2020(01):57-59.
[5] 楊曉勇.加強“三化”建設,促進整體提升[J].中國人大,2017(12):27.
[6]平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提高社會治理能力[N].中國紅十字報,2021-04-16(003).
(作者單位:中國鐵建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