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少先隊輔導員,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落實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的少先隊主責主業(yè),在工作當中多想辦法,和隊員們一起成長,和紅領巾共飛揚。
— 荔灣區(qū)沙面小學大隊輔導員 徐紹響
從2002年開始,我從一名師范學生正式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為教育工作努力付出,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夯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學校,我一直沒有離開過少先隊大隊輔導員的崗位,在這里,我得到了成長,得到了快樂,得到了我個人專業(yè)的發(fā)展,獲得廣東省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光榮稱號,廣東省首屆輔導員技能大賽一等獎,成為廣東省首批少先隊輔導員導師。
在工作中我一直思考如何加強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組織歸屬感,如何很好落實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的少先隊主責主業(yè)的問題。對于少年兒童,他們從小充滿了探究的熱情,很喜歡尋根問底,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根據(jù)這個特點,我想到以下幾個方法來實現(xiàn)教育的目標。
一是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我特別注重對少先隊員們進行紅色歷史的教育,用多種方式引導孩子們學習黨的歷史,學習少先隊的歷史,讓孩子們在歷史事件當中了解新中國成立的艱辛,明確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從小立下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的志向。
二是規(guī)范禮儀,明確身份。在日常的工作當中,我注重少先隊活動的儀式教育。儀式是教育的一種方式,教育活動是深化對儀式理解的重要組成部分,透過儀式和教育活動的有機結合,實現(xiàn)教育的內外兼修。在日常生活中規(guī)范隊員們的行為,在活動當中讓隊員得到情感的體現(xiàn),這樣才能強化隊員的身份認同。
三是鼓號訓練,精通專業(yè)。我充分發(fā)揮作為廣東省首屆鼓號教研員的優(yōu)勢,以學校作為實踐基地,積極開展鼓號訓練工作,在訓練中,我不但重視訓練演奏技能技巧,更讓隊員在參加鼓號培訓中得到紀律、作風的訓練,增強了隊員的大局意識,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使隊員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作為少先隊輔導員,我們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落實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的少先隊主責主業(yè),在工作當中多想辦法,和隊員們一起成長,和紅領巾共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