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沖,張榮,姜莉莉,宗曉娟,王曉芳,李紅巖
(1.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山東省現(xiàn)代設施果樹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山東泰安 271000;2.泰安市岱岳區(qū)林業(yè)保護發(fā)展中心,山東泰安 271000;3.平邑縣萬壽宮林場,山東臨沂 273300)
草莓(FragariaananassaDuchesne)屬薔薇科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長周期短,果實收益早,經(jīng)濟效益較高。中國草莓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市場需求量巨大,是冬季不可或缺的時令水果[1]。設施草莓結果期較長,一般從11月底至翌年5月,但元旦前早期果的產量較低,約占總產量的5%左右,而價格卻位居全年最高[2]。設施草莓促早熟栽培,是縮短市場空檔期、提高經(jīng)濟收益的有效途徑。促早草莓花芽分化是實現(xiàn)草莓早熟化栽培的關鍵步驟,常用的處理措施有低溫、短日照等,這些處理方式所需人力、物力成本較高[3]。目前,國內草莓生產苗栽植前普遍需要經(jīng)過一個育苗過程,育苗周期2個月左右,采用扦插育苗、引插育苗、穴盤育苗、基質槽育苗等[4]方式。
筆者根據(jù)生產實踐,研究開發(fā)出一套設施草莓跨過育苗期直接定植管理技術,成活率95%以上。該技術具有以下優(yōu)勢:節(jié)約育苗期的人工和材料成本;促使草莓花芽提早分化,提早結果,縮短了草莓市場斷檔期;降低了草莓病害二次傳播的風險;可復制性強,易于推廣,深受市場歡迎。在該操作技術條件下,章姬和香野始花期都提早至9月10日前后,頭茬果成熟期10月5日前后(圖1),較常規(guī)栽培技術提早20 d以上,且頭茬果采收期延長至翌年5月,每666.7 m2草莓產量3 000~4 000 kg,經(jīng)濟效益顯著提高。現(xiàn)總結技術內容如下。
采用智能聯(lián)動溫室,面積1 200 m2。立架栽培,以金屬管材搭建種植架,放置種植槽,種植槽為四膜三管。槽寬40 cm、長20 m、深40 cm、離地1 m,槽間距90 cm。槽內填有由泥炭土和蛭石混合制成的基質,厚度35 cm。滴灌給水,滴灌帶直徑1.5 cm,滴孔間距15 cm。
圖1 匍匐莖苗直接定植的結果狀
栽培品種章姬、香野。章姬早熟、豐產性好,植株長勢強,果肉淡紅、味甜香氣濃、柔軟多汁,適合觀光采摘園種植或就近銷售[5]。香野高抗灰霉病、抗白粉病,果實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均較高[6]。
種植前30 d,將配好的基質裝填入種植槽中,灑水,待基質沉降后,再補充基質,再次灑水,反復數(shù)次,至基質表層高度距離槽沿2~3 cm。
首次定植或前茬作物未發(fā)生顯著土傳性病害時,采用高溫燜棚。種植槽面覆蓋黑色地膜,利用夏季高溫,通過膜下高溫(>60℃)、高濕(>85%)的環(huán)境,殺死基質中的病原菌、根結線蟲及其它有害生物[7]。
前茬草莓發(fā)生過炭疽病、紅中柱根腐病、斷頭病等土傳性病害,或前茬其它作物發(fā)生過連作障礙時,需進行土壤熏蒸消毒處理。每666.7 m2采用98%棉隆顆粒20 kg拌施,覆膜熏蒸處理15 d。
高溫燜棚或熏蒸處理結束后晾7 d后,666.7 m2施入500~800 kg生物有機肥及適量復合肥作為基肥,補充功能微生物,提高有益微生物的相對豐度,改善草莓根際微生態(tài)環(huán)境[8]。
8月初定植,選陰天全天或晴天16時以后進行。選擇長勢健壯、顏色濃綠、柄粗、葉展的草莓匍匐莖上的大郎、二郎和三郎苗(圖2),蘸根后不經(jīng)過扦插、扦引育苗階段,直接定植在種植槽中。蘸根液為30%噁霉靈水劑500倍加0.136%赤霉素·吲哚乙酸·蕓苔素內酯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的混合液,再加0.1%SDS(十二烷基硫酸鈉)以增加藥劑在草莓幼苗根部的展著性。直立蘸根,避免心葉沾到藥液。苗穴內點施5%吡蟲啉片劑,每株1片,防治苗期蚜蟲、飛虱。雙行栽植,株距15 cm,行距20 cm。弓背朝外,深度以“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為宜。
草莓幼苗定植后10~15 d,棚上加蓋遮陽網(wǎng),以促發(fā)新根。每天7、11、15和19時4個時間點噴淋降溫,每次10 min??刂频喂嘟o水量,防止?jié)a根。
生根、緩苗后,施用25%抑霉·咯菌腈懸浮劑1 000~1 500倍液防治炭疽病、紅中柱根腐病等病害;噴施16%啶蟲·氟酰脲乳油1 000~2 000倍液防治蚜蟲、粉虱等害蟲,同時每666.7 m2配施2%香菇多糖水劑30~40 mL,提高草莓植株對病毒的抵抗力?;ㄆ谶M行放蜂授粉,按常規(guī)管理。
圖2 定植用匍匐莖苗的生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