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全媒體記者 鄧苗苗
走進第一展廳【先賢家風】,讓我們一起游覽歷史的長卷,聆聽四川先賢們的家風家教故事。
康熙三十八年(1699),張鵬翮奉命前往陜西查處川陜總督吳赫等侵蝕挪用百姓錢糧案,拒收禮金,嚴懲貪污??滴醯蹖Υ撕苜p識,諭其曰:“鵬翮往陜西,朕留心訪察,一介不取,天下廉吏無出其右?!?/p>
清廉不僅是張鵬翮的為官本色,他也常以此教導子孫,告誡他們“不得以賄敗官,貽辱祖宗”,形成注重清廉的家風。數(shù)千年來,還有無數(shù)像張鵬翮一樣的先賢。他們代代相承地探尋維系家庭、綿延家族的良策,與此同時,他們的目光也跳出“小家”的局限,懷揣家國天下的理念注視整個社會、國家,形成承載他們人生感悟與處世哲學的家風。
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蜀地特色文化浸潤的四川先賢,在持家治家方面也充滿智慧。四川家風的內容不僅帶有中華傳統(tǒng)家風的共性,還呈現(xiàn)出較為鮮明的地域個性。尤其是“湖廣填四川”對巴蜀地區(qū)歷史文化的發(fā)展產(chǎn)生深刻影響,在家風家訓上亦有所體現(xiàn)。
天府家風館第一展廳以“先賢家風——川流不息,淵澄取映”為名,梳理了中國的家風家教的發(fā)展脈絡,并著重探討四川家風家教的多元特色?!按鞑幌?,淵澄取映”8個字,取自《千字文》,意為:好的德行像江河川流不息、延及子孫,像碧潭清澄、映照世人。這用于家風上,也恰如其分。
第一展廳以第三篇章“家風漸漬”為重點內容,通過生動的展陳設計,展示出四川歷史文化名人的家風內容、家教故事,歸納出個人層面的以德修身、厚仁貴和,耕讀相兼、百學傳家,家庭層面的齊家睦族、慈愛孝悌,社會層面的崇勤尚廉、淡泊務實,國家層面的奉公效國、忠勇無畏,演繹出四川先賢家風的特點。
在“家風漸漬”篇章,我們可以看到丁寶楨對子孫德行的要求,他說,“事事悉存忠厚之心,不敢侮人,不敢慢人”;可以看到“三蘇”家學的承繼——“春秋古史乃家法,詩筆離騷亦時用”;可以看到李密對祖母“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的誠摯孝心;可以看到張鵬翮對子孫做官提出的告誡:“不得以賄敗官,貽辱祖宗”;可以看到諸葛亮對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拳拳盛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比寮业男摭R治平之道將個體、家庭、國家、天下作為邏輯延展,這是中國歷史上優(yōu)秀家風的主要內容。盡管不同時代、不同家庭各有側重點,但內容都無外乎這些層面。有“古今家訓,以此為祖”之贊譽的《顏氏家訓》便在修身方面提到,“君子處世,貴能克己復禮,濟時益物”;在齊家方面提到“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在治國方面提到“能守一職,便無愧耳”。
巴蜀大地鐘靈毓秀、人杰地靈,無數(shù)先賢名士引人向善的家風家教,在潛移默化中澤潤這片土地上的后人。他們數(shù)千年孜孜不倦的求索堅守,正是如今我們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