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今
(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安徽省立醫(yī)院),安徽 合肥 230001)
惡性腫瘤病患其心理變化會隨著病情的加重而加重,從而會對治療、護理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一定影響[1]。目前,針對腫瘤患者的治療,除延長生存期,緩解臨床癥狀外,對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已成為一項重要的療效衡量指標。化療為臨床治療最常見方法,在腫瘤患者化療期間,癌因性疲乏具有持續(xù)時間長等特點。因此,需對該類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指標[2-3]。中醫(yī)認為,由于臟腑功能失衡、陰陽失調、正氣受損,以致惡性腫瘤的發(fā)展,穴位調理護理包括:穴位敷貼、耳穴壓豆、艾灸等,以辨證與辨病、扶正與祛邪、局部與整體相結合的方法制定而成。本文旨在對腫瘤化療患者進行耳穴壓豆干預進行深入探討,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我院接受化療的腫瘤化療患者20例為受試對象。實施奇偶數法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各10例。對照組男5例,女5例;年齡35~88 歲,中位年齡(63.69±1.53)歲。實驗組男4例,女6例;年齡36~89 歲,中位年齡(65.07±1.20)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有可比性。受試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心理護理,包括常規(guī)用藥,飲食,心理干預及病情觀察等。實驗組在其基礎上予以耳穴埋豆護理干預,耳穴壓豆護理:可有效緩解病患在化療進程中嘔吐、惡心等副反應,減輕癌因疲乏感?;颊呋熤袠O易發(fā)生嘔吐、惡心等反應,使用耳穴壓豆方法,助于緩解患者的不適反應。(1)將王不留行籽貼在膠布上消毒處理,以75%的酒精對其耳廓皮膚擦凈處理,用鑷子夾起中間有壓物的小方膠布針,將其貼在耳部對應的神門、大腸、脾及肝部位,稍用力對耳穴貼壓,按壓30~50 次/d。,囑患者早、午、晚及惡心欲嘔時自行按壓,每穴按壓1~2min,1 周后取下。兩耳交替,直至化療結束。若患者對王不留行籽產生過敏現象,應及時上報主治醫(yī)師,并配合醫(yī)師做好護理工作。兩組均維持一個月的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癌因性疲乏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1)癌因性疲乏評分 運用Piper 疲乏修訂量表(R-PFS)進行評估。共九項,每項0~10 分,總分90分,分值與癌因性疲乏情況成正比。(2)生活質量 使用生活治療綜合評定調查問卷進行評分。包含生理、社會、環(huán)境及心理方面,分值與生活質量成正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3.0 軟件分析,計量行t檢測()檢驗,計數行χ2(%)檢驗,以P<0.05為檢驗水準。
2.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水平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2.2 兩組癌因性疲乏評分情況 干預后,實驗組癌因性疲乏指標比對照組低,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癌因性疲乏評分情況()
表2 兩組癌因性疲乏評分情況()
耳廓是人體上一個相對獨立的器官,其與人體的臟腑靜脈有著密切的聯系,機體中是否發(fā)生病變可在耳廓上得到很好的體現。耳穴埋豆是根據我國中醫(yī)辨證理論基礎發(fā)展而來,我國中醫(yī)醫(yī)書總結,耳者,宗脈所聚,因其用物簡單、可操作性強、無創(chuàng)傷、安全有效等優(yōu)點,獲得越來越多老年患者的信賴和推崇[4-5]。
結果表明,干預后實驗組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差異顯著(P<0.05);干預后,實驗組癌因性疲乏指標比對照組低,差異顯著P<0.05),究其原因,可能因為,耳穴埋豆屬于中醫(yī)“扶正抗邪”的范疇,耳廓有豐富的迷走神經,耳穴埋豆即通過對耳穴的長時間刺激從而激發(fā)患者臟腑機能,疏通經絡,調節(jié)中樞神經、平衡陰陽之功效,進而提升機體抵抗力,保證人體不為邪氣所干,從而緩解患者疼痛、乏力等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述,使用耳穴埋豆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腫瘤化療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