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婷婷 裴夢云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西區(qū)(安徽省腫瘤醫(yī)院)腫瘤放療三病區(qū),安徽 合肥230031)
食道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一旦發(fā)作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1]。依靠護士給予干預,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患者依從性較差,難以認識到疾病治療的重要性。而提升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是解決該問題的關鍵。有研究指出,實行自我效能+自我護理干預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在臨床護理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2]。本文將我院56例食管癌放療患者作為樣本,觀察了自我效能+自我護理干預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月收治的56例食管癌放療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28例。觀察組性別:男/女=18/10,年齡(53.2±5.0)歲。對照組性別:男/女=17/11,年齡(54.0±4.3)歲。兩組數(shù)據(jù)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自我效能+自我護理干預,具體方法(1)建立患者干預監(jiān)督小組:本科室護士長為組長,其余護理人員擔任小組成員。小組人員確定后,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收集國內(nèi)外先進資料,根據(jù)科室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2)健康宣講與知識普及: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即完成對患者健康宣教,使其認識到自我干預的重要性。同時,以健康講座的方式,定期為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普及。邀請治療經(jīng)驗豐富的患者,為其他食道癌放療患者分享自我護理干預的經(jīng)驗,解答干預過程中的疑難問題。明確患者自我護理干預是將自身感受放在護理的首位,通過自身護理緩解不良反應,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3)飲食干預:因食道癌患者進食相對困難,護理人員需交代患者盡量攝入半流質(zhì)食物,杜絕咖啡、酒精及辛辣食材的攝入,避免對食道造成刺激損傷。(4)生活干預:護理人員可帶領患者出門遛彎、學習八段錦及慢走等形式適當鍛煉,增加自身的免疫力。交代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并戒除煙、酒等生活惡習。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與心理狀態(tài),以及護理服務滿意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以()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與心理狀態(tài)對比 觀察組護理后健康知識、SAS 分、SDS 分、SF-36,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與心理狀態(tài)對比
2.2 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對比
隨著我國人口不斷增加,及外界因素改變等原因,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不斷增加[3]。食管癌作為腫瘤放療科診療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病癥主要為患者會出現(xiàn)吞咽困難的感覺,進而難以進食與飲水[4]。患者病癥一旦趨于嚴重,不僅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還會對患者的精神健康造成嚴重損傷[5]。隨著患者對護理服務要求的提高,常規(guī)護理方法逐漸難以滿足患者需求[6]??紤]上述問題,使患者提升自我護理意識與自我護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院從知識宣講、心理干預及飲食干預等方面出發(fā),對患者進行了干預,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幫助治療過程順利進行,使患者能與護士配合進行自我護理。使用此方法,患者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得到明顯緩解,提高了護理服務滿意度。
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后健康知識、SAS、SDS、SF-36 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綜上,在對食管癌放療患者實行自我效能+自我護理干預模式管理后,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及護理能力,生活質(zhì)量得到顯著提升,經(jīng)臨床試驗證明,此護理方法具有較強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可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