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
模范是個(gè)褒義詞,來源于上古時(shí)代的青銅制作。當(dāng)初每制一器,必先以陶土作模,然后翻而為范,再按比例熔化銅錫等合金,將汁液澆注入陶范范腔待其冷卻,脫范之后經(jīng)清理、打磨即為青銅器物。故《荀子·強(qiáng)國(guó)》云:“刑范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得?!蓖醭洹墩摵狻の飫?shì)》亦曰:“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為形。”
這種制作,一模只能翻為一范,一范只能澆鑄一器。得范則模必碎之,成器則范必毀之。因此古代的青銅器制作,可謂一模一樣,樣樣不同。
后來隨著鑄造工藝的發(fā)展,鑄器不再用陶土作模范,而是有了可以經(jīng)多次澆鑄的石、銅、鉛、鐵之類的母范,所鑄之物這才完全一樣起來。一模一樣的語義也跟著起了變化,由“樣樣不同”變成了“樣樣相同”。
由于古人澆鑄青銅器必須先做模翻范,因而模、范便成為器物之母。模范必求其精,器物方能顯美。故模范后被人引申為行為的準(zhǔn)則或取法的楷模而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