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徐湘果 曾勇鋒
讓孩子“吃一頓熱乎午餐”
珍珠肉丸、辣椒炒腐竹、西紅柿蛋湯……9月7日12時10分,距離邵東城區(qū)50多公里的堡面前中心小學響起了清脆的下課鈴聲。500余名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序排隊進入食堂就餐。干凈锃亮的餐桌、美味營養(yǎng)的飯菜、燦爛淳樸的笑容讓校園溫馨而歡樂。
堡面前中心小學80%以上是留守兒童,學生的“中飯難題”在該校十分普遍。該校校長張立華告訴記者,以前,為孩子送飯的家長隊伍、孩子們蹲在校門口吃飯的場景,十分令人心酸。
“我們這邊年輕人幾乎都外出打工,年紀大的就留在村里務農?!彼哪昙墝W生周茹的爺爺周國強說,農忙時自己喝口水都難,所以孩子吃上熱乎中飯的時候不多。
曾雅晴姐弟三人在該校讀書,因為家離校路途較遠,中飯只能由58歲的奶奶送到校門口?!皝砘匾咭粋€多小時,日子久了,奶奶腿總是痛。”說到這里,曾雅晴心疼地哭了起來,“我們只能讓在廣東打工的爸爸媽媽回來照顧奶奶、給我們送飯了?!?/p>
面對偏遠鄉(xiāng)村學校留守兒童中餐吃不好的問題,邵東教育主管部門打心底著急?!安荒茏尅砸活D熱乎午餐成為鄉(xiāng)村娃的奢望!”邵東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羅中安表示,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在做好國家助學項目的同時,還要爭取更多社會愛心機構、愛心人士的資助,主動為鄉(xiāng)村孩子健康成長貢獻力量。
“邵東不屬于國家營養(yǎng)餐覆蓋區(qū)域,所以引進社會愛心資金和項目便成了我們工作的重點。”邵東市教育局學生資助中心主任李劍雄介紹,2016年,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免費午餐”項目落地邵東。該基金會為“免費午餐”學校提供廚房設備、原料采購、廚師補助等資金,開餐學校則需要每天通過微博,將收支、余額進行公示,展示孩子用餐情況等。
挑最好的食材,做最好的飯菜
自“免費午餐”進校園后,邵東教育部門投入資金新建、改造學生食堂,實現(xiàn)“明廚亮灶”鄉(xiāng)村小學全覆蓋。
2016年9月12日,作為該市第一所“免費午餐”學校的九龍嶺鎮(zhèn)高橋學校正式開餐?!霸牧衔叶家娺^,才會放心!”為了讓孩子們吃得好、吃得安全,該校校長和廚師在食材采購上花了很多心思,他們寧愿每天多走五里多路到集市上挑選價更優(yōu)、質更好的食材。
與此同時,學生資助中心還組織志愿者和工作人員走訪偏遠鄉(xiāng)鎮(zhèn),了解學生午餐需求情況,指導符合條件的學校申請“免費午餐”,讓更多鄉(xiāng)村孩子感受到“免費午餐”帶來的關愛與溫暖。
2018年9月,堡面前中心小學學生吃上了“免費午餐”,告別了學生餓肚子、家長排隊送飯的歷史。為讓學生既吃得好又吃得均衡營養(yǎng),該校通過廚師廚藝比拼,擇優(yōu)錄用;成立采購小組,根據(jù)學生就餐情況和喜好程度,及時調整菜譜,盡可能地做到品種多樣,符合膳食營養(yǎng)標準?!皩W生們通過‘免費午餐懂得了用餐禮儀,也養(yǎng)成了文明就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睆埩⑷A說。
“我喜歡辣椒炒肉”“我喜歡紫菜蛋湯”……吃過飯,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和記者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午餐?!皩W校的春筍炒雞蛋和奶奶做的一樣好吃?!痹徘缧腋M滿地說,“現(xiàn)在奶奶不用辛苦送午飯,爸爸媽媽也可以安心在外掙錢了?!?/p>
學生開心,家長放心
“冬天冷飯,夏天餿飯?!蔽杭覙蜴?zhèn)報公鋪小學的學生主要來自周邊8個村落,許多學生中午只能就著從家里帶來的飯菜,草草對付一頓。為此,邵東市教育局主動對接該校,配合“免費午餐”項目完成前期審核。2018年全校師生吃上了熱氣騰騰的美味菜肴。
豬肉6斤、木耳0.5斤……記者在學校黑板上看到了當日采購、用餐信息公示?!岸颊f‘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可我們的學生實實在在吃上了,而且還是葷素搭配、一周五天不重樣的營養(yǎng)餐?!痹撔?倓罩魅侮愔痉颊f,“第一次看見食堂里的免費午餐時,激動得差點兒掉下眼淚。”
“今天又加雞腿啦!”“好吃。”9月8日中飯時間,記者在報公鋪小學食堂看見學生正在開心地用餐,一些孩子吃完一碗后,看到桌上可口的菜肴,忍不住又添了一碗飯。
“吃得好才能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未來才有更多的可能性?!痹撔PiL李群國說,“去年,學生們在全鎮(zhèn)田徑運動會上捧回30多個獎項。三年來,學校服務范圍內不僅無一名學生外流、無一名學生失學,而且還出現(xiàn)了生源回流現(xiàn)象——學生人數(shù)從原來的110余名變成了現(xiàn)在的160多名?!?/p>
學生吃得開心營養(yǎng),家長省心放心?!懊赓M午餐真不錯。”周官橋鄉(xiāng)橋口小學學生趙藝錚的爺爺說:“小孩在家吃飯?zhí)羰?,在學校食堂吃飯不挑食了,個子長得快。”
曾經(jīng),“在學校吃一頓熱乎午餐”是邵東許多鄉(xiāng)村孩子的夢想?,F(xiàn)在,盛滿溫度和愛意的“免費午餐”項目已在邵東78所中小學校落地生根,每年的愛心資助超過1500萬元,1.2萬名師生受惠,極大地保障了孩子們舌尖上的安全、身體上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