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琴
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江蘇泰州 225500
糖尿病與冠心病都是老年人群多發(fā)病,由于糖尿病尤其是2 型糖尿病發(fā)生率的不斷升高,使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比重逐漸攀升[1]。 糖尿病與冠心病的發(fā)生都與生活習慣、飲食內(nèi)容、缺乏運動等有關,這兩種疾病會存在相互之間的影響,糖尿病糖脂代謝異常持續(xù)存在會引發(fā)微血管病變、 全身動脈粥樣硬化、血液高凝,甚至能夠?qū)χ参锷窠?jīng)功能紊亂起到誘發(fā)作用,引起機體迷走神經(jīng)、交感神經(jīng)的功能異常,從而使冠心病患者死亡風險明顯升高,糖尿病被視作引發(fā)心源性猝死的獨立危險因素[2-3]。因此對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注重改善糖脂代謝非常重要,而運動被認為對糖脂代謝的改善有促進作用[4-5]。 該研究以該院2019 年1—12 月收治的80 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為對象,具體探討運動康復護理在護理干預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80 例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①同時符合2 型糖尿病[6]與冠心病[7]診斷標準;②病情穩(wěn)定處于康復階段;③年齡60 歲以上且在80 歲以下;④有能力完成居家康復運動;⑤患者本人或直系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所在醫(yī)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批。 排除標準:①1 型糖尿??;②需要器械康復;③無法保證安全的運動內(nèi)容;④預期生存時間不超過6 個月。將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隨機抽簽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0 例,男 22 例,女 18 例;年齡 60~80 歲,平均(68±4.23)歲。 對照組 40 例,男 20 例,女20 例;年齡 60~80 歲,平均(67±3.52)歲。兩組年齡、性別、疾病病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在用藥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運動護理,護理內(nèi)容包括飲食干預、血糖監(jiān)測、心理疏導、基礎運動指導等。飲食上要控糖、控脂,保持營養(yǎng)豐富搭配、營養(yǎng)均衡。 對患者的運動指導主要為在評估患者病情基礎上確定幾種適合患者的運動方式, 如散步、老年操、太極拳等,護理人員為患者尋找老年操、太極拳的視頻教學資料,患者自行練習。
觀察組則在用藥基礎上(藥物有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美托洛爾、二甲雙胍等)實施運動康復護理,經(jīng)過同質(zhì)化培訓的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病情、身體耐受狀況制訂個體化運動康復訓練計劃,均以強度較低的居家運動為主,每次運動均分為熱身期、鍛煉期、恢復期,整個運動時間控制在30 min~1 h,開始的10 min 為熱身期,該期間可以選擇慢走、徒手操作為訓練內(nèi)容。進入鍛煉期后可以選擇中等速度的步行或慢跑,達到目標心率(220-年齡的70%)后維持運動接近30 min,然后進入恢復期,這一階段繼續(xù)進行慢走、徒手操,持續(xù)5~10 min。 每周至少進行4 次運動鍛煉,運動的度與量要保證患者第2 天沒有明顯疲勞感。運動康復期間的注意事項為隨身攜帶患者手環(huán)、硝酸甘油、糖塊、食物等,運動期間若若出現(xiàn)冷汗、乏力、心慌、饑餓感等,考慮為低血糖癥狀,馬上暫停運動,適當進食,短暫休息;出現(xiàn)胸痛、胸悶馬上暫停,原地休息,給予硝酸甘油含服。 護理人員現(xiàn)場全程陪護指導2 次,確?;颊哒莆者\動方法和注意事項。
兩組患者護理均持續(xù)進行3 個月。
血脂水平:抽取5 mL 清晨空腹靜脈血液,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在酶學終點比色法下測定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消除法下測定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 分別在護理前、護理3 個月后進行測定。
血糖水平:抽取5 mL 清晨空腹靜脈血液,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在葡萄糖氧化酶法下測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水平,在餐后 2 h 收集靜脈血液標本測定餐后 2 h 血糖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水平,通過全自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在血紅蛋白微柱測定法下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分別在護理前、護理3 個月后進行測定。
6 min 步行試驗(6-MWT):記錄患者 6 min 內(nèi)在室內(nèi)平坦、硬地上快速步行的距離,此處的快速僅指患者自身可以達到的最快速度,沒有統(tǒng)一標準。 并且行走期間患者可以根據(jù)自身耐受情況暫停休息,休息期間計時不停止。分別在護理前、護理1 個月后、護理2 個月后、護理3 個月后進行測定。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前 TC、TG、HDL-C、LDL-C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 3 個月結(jié)束后兩組 TC、TG、LDL-C 水平均有下降,HDL-C 水平均有升高,觀察組護理 3 個月結(jié)束后 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脂水平變化比較[(),mmol/L]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脂水平變化比較[(),mmol/L]
組別 時間TC TG HDL-C LDL-C觀察組(n=40)護理前護理后t 組內(nèi)前后值P 組內(nèi)前后值對照組(n=40)護理前護理后t 組內(nèi)前后值P 組內(nèi)前后值t 組間護理后值P 組間護理后值4.53±1.46 3.72±0.61 3.238 0.002 4.58±1.51 4.20±0.75 1.425 0.158 3.140 0.002 1.67±0.28 1.18±0.21 8.854<0.001 1.69±0.30 1.34±0.20 6.139<0.001 3.489 0.001 1.40±0.23 1.52±0.20 2.490 0.015 1.39±0.22 1.41±0.21 0.416 0.679 2.399 0.019 2.76±1.21 2.03±0.47 3.557 0.001 2.79±1.22 2.41±0.50 1.823 0.072 3.502 0.001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前FBG、PBG、HbA1c 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3 個月后兩組各指標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3個月后各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組別 時間 FBG(mmol/L)PBG(mmol/L) HbA1c(%)觀察組(n=40) 護理前護理后t 組內(nèi)前后值P 組內(nèi)前后值對照組(n=40) 護理前護理后t 組內(nèi)前后值P 組內(nèi)前后值t 組間護理后值P 組間護理后值9.62±1.38 6.18±1.16 12.068<0.001 9.65±1.54 7.89±1.27 5.576<0.001 6.288<0.001 14.42±2.64 9.15±1.75 10.523<0.001 15.01±2.39 11.84±1.82 6.674<0.001 6.738<0.001 10.16±1.63 7.05±1.17 9.803<0.001 10.21±1.39 8.54±1.24 5.670<0.001 5.528<0.001
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前6-MWT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1、2、3 個月兩組 6-MWT 逐漸增加, 與組內(nèi)護理前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觀察組護理后 1、2、3 個月 6-MWT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護理前、后不同時間 6-MWT 結(jié)果比較[(),m]
表3 兩組護理前、后不同時間 6-MWT 結(jié)果比較[(),m]
組別 護理前 護理1 個月 護理2 個月 護理3 個月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 值P 值246.35±51.49 254.13±50.16 0.685 0.496 320.08±59.85 289.36±50.34 2.484 0.015 387.48±68.43 336.46±60.27 3.539 0.001 458.76±86.91 387.15±70.16 4.055<0.001
不少研究都證實血脂代謝異常和冠心病的發(fā)生存在相關性,TC、LDL-C 水平異常升高被認為是冠心病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8]。相關研究提出,做好降脂工作有助于降低冠心病發(fā)生風險[9]。近年不少研究發(fā)現(xiàn),糖化血紅蛋白水平聯(lián)系著多種心血管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研究提出,不管本身有沒有存在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上升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fā)生風險[10-11]。 糖尿病與冠心病存在相互之間的不良影響,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相較單純糖尿病患者或單純冠心病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更高,治療難度更大,預后更差[12]。
經(jīng)治療、用藥病情得到控制后,應該注重康復護理干預的實施, 但常規(guī)運動干預未持續(xù)跟進指導,患者依從度低會嚴重影響康復質(zhì)量[13]。 該研究觀察組實施運動康復護理,針對性地制訂運動計劃,在患者運動時全程陪護并給予專業(yè)指導,保障患者運動的安全與有效性。 觀察組護理后 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 水平高于對照組,F(xiàn)BG、PBG、HbA1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運動康復護理的實施可更有效控制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實現(xiàn)血脂代謝的更有效改善。此外該研究觀察組護理后1、2、3 個月6-MWT 分別為 (320.08±59.85)m、(387.48±68.43)m、(458.76±86.91)m, 均長于對照組 (289.36±50.34)m、(336.46±60.27)m、(387.15±70.16)m (t=2.484、3.539、4.055,P<0.05),提示通過持續(xù)實施運動康復護理有助于提升患者運動能力,改善機體耐受度。研究證實,對冠心病患者實施規(guī)范化運動訓練,有助于延長其運動時間、提升其運動耐量,其研究中顯示觀察組接受規(guī)范化運動訓練康復后 3 個月 6-MWT 為 (411.32±59.88)m,長于對照組(361.85±52.75)m(P<0.05),與該研究結(jié)果一致,但在具體數(shù)據(jù)上低于該研究,分析與納入對象該身病情差異以及患者接受的運動康復內(nèi)容差異有關[14]。
該研究觀察組在運動中保持運動量的漸進增加,同時準備好緊急用藥與食物,并做好全程陪護,運動始終以不引起患者過度疲勞為度,有效保障了患者運動康復期間的安全性。 不少研究都證實,堅持進行合理運動,有助于加快開放冠狀動脈側(cè)支循環(huán),使心肌功能、心肌供血得到改善,同時還可以使脂肪細胞、肌細胞膜上葡萄糖運載體的數(shù)量,使脂肪細胞、肌細胞對葡萄糖有更高的利用率與轉(zhuǎn)運率,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有更高的敏感性, 從而使胰島素抵抗程度減輕,實現(xiàn)糖代謝異常的減輕,實現(xiàn)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15-16]。
綜上所述,對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運動康復護理有助于改善糖脂代謝, 提升患者運動能力,有良好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