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召選,王曉蘭
棗莊市腫瘤醫(yī)院藥劑科,山東棗莊 277500
在臨床中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而且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患者在發(fā)病之后若是沒有得到科學的治療,很容易導致死亡[1]。很多胃癌患者在確診之后往往已經發(fā)展到進展期或晚期,已經喪失了手術治療的最佳時機。 現階段,臨床上在對這一類患者進行治療時往往會采用化療的輔助治療方式,化療能夠改善胃癌患者的各項癥狀,并且有效提高其生存期。 不過很多胃癌患者在化療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藥物敏感性降低的問題,會導致病情復發(fā)或者進展的情況[2-3]。 因此在對胃癌患者進行化療的過程中,必須要對其治療方案進行合理地選擇和優(yōu)化, 才能夠保證其治療效果。 對此,該文選擇 2015 年 8 月—2018 年 8 月該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0 例患者, 分析并研究了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濱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的近期療效和遠期療效。 現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0 例作為該次研究納入的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劃分為甲組(n=35)和乙組(n=35)。 甲組女 15 例,男 20 例;年齡 35~67歲,平均(40.6±5.4)歲。 乙組女 14 例,男 21 例;年齡36~68 歲,平均(40.8±5.5)歲。 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在獲得了倫理相關部門批準的基礎上,該次研究得以展開。
納入標準:確診為胃癌的患者;資料齊全者;均了解和知曉研究的全部內容,并表示自愿參與者。
排除標準:不同意該研究患者;藥物排斥患者。
通過多西他賽(國藥準字H20093092;產品規(guī)格:0.5 mL:20 mg)治療甲組,對患者實施靜脈給藥,用藥劑量為 80 mg/m2。 1 個療程為 3 周, 對患者進行 3~4個療程的持續(xù)治療。
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卡培他濱(國藥準字H2007 3024;產品規(guī)格:0.5 g)治療乙組,口服,服用劑量為1 000 mg/m2,2 次/d。 在服用 2 周后,停止 1 周,1 個療程為3 周,對患者進行2 個療程的治療。
對兩組的療效進行比較:①完全緩解:患者在治療后病灶消失,而且消失時間在1 個月及以上;②部分緩解: 患者在治療后病灶縮小幅度在50%以上,而且持續(xù)時間在1 個月及以上;③病情穩(wěn)定:患者在治療后病灶縮小幅度在50%及以下或者增加幅度在25%及以下;④進展:患者在治療后腫瘤增加幅度在25%以上或者產生新病灶。其中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有效。
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主要為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和腹痛腹瀉。
針對患者進行為期2 年的隨訪,對兩組的2 年生存率進行比較。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甲組總有效率為60.0%, 乙組總有效率為85.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甲組的2 年生存率為57.1%,乙組的2 年生存率為 82.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2 年生存率對比
甲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9%,乙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 28.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
胃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而且具有較高的病死率, 患者在發(fā)病早期如果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基本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而且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4-6]。不過早期胃癌病沒有特異的臨床癥狀,因此才很容易被漏診或者誤診,很多患者在確診的時候已經發(fā)展為進展期或者晚期胃癌,極大地增加了治療的難度,而且預后效果并不理想。
在對進展期和晚期胃癌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臨床上大多采用化療的方式,而如何有效地選擇胃癌藥物化療方案就受到了普遍關注[7]。 針對進展期胃癌患者實施化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化療的方式能夠有效降低胃癌患者的組織水腫情況,并且減少其腫瘤瘤體體積,這樣在進行手術的時候,就可以防止腫瘤與周圍組織發(fā)生相互粘連的情況,并且進一步殺滅在血液中入侵的癌細胞,從而有效地避免發(fā)生血行轉移[8]。 在正式進行手術之前,針對胃癌患者實施化療,可以將患者機體當中微小的轉移病灶殺滅,有效地消除其中游離的腫瘤細胞,同時還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活性,這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術后復發(fā)或者遠處轉移的情況,對于改善患者預后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臨床上用于腫瘤的化療藥物種類比較多,不同的化療藥物在具體的療效和毒副作用等方面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為了保證胃癌患者的治療效果,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存期,必須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化療方案[9]。 作為一種紫杉類抗腫瘤化療藥物, 多西他賽能夠對患者的細胞微管產生作用,加快其微管的聚合,進一步地對微觀的解聚與重組起到阻斷作用,這樣就可以阻滯腫瘤細胞的有絲分裂,從而起到很好的抗腫瘤效果[10]。 卡培他濱在進入到人體之后能夠被很快吸收,該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很高,其可以加快脫氧氟胞苷和脫氧氟尿苷,在腫瘤細胞當中通過細胞內胸苷酸磷酸化酶(TP 酶)的催化機制,上述兩組物質能夠轉化成氟尿嘧啶(5-Fu),從而對腫瘤細胞予以有效抑制??ū端麨I的靶向濃度非常高, 同時其還可以模擬持續(xù)輸注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可以有效地抑制多種惡性腫瘤。在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實踐中, 卡培他濱和多西他賽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在具體的毒副作用方面并沒有交叉的情況,而且兩種藥物具有不同的作用靶位,聯(lián)合應用能夠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提高抗腫瘤效果,而且還不會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11]。
在該次研究中,通過多西他賽治療甲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卡培他濱治療乙組,結果顯示: 甲組總有效率為60.0%, 低于乙組總有效率為 85.7%(P<0.05);甲組的2 年生存率為57.1%,低于乙組的2 年生存率為82.9%(P<0.05);甲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2.9%,乙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8.6%,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卡培他濱聯(lián)合多西他賽不會明顯增加患者的不良反應,安全性高。 這一研究結果符合廖琳等[12]的文獻報道:觀察組總有效率 82.98%高于對照組 63.83%(P<0.05), 證實了在胃癌的治療中應用卡培他濱聯(lián)合多西他賽具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在胃癌的臨床治療中,聯(lián)合應用卡培他濱和多西他賽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不僅不良反應少,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