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村
山東省淄博市市立醫(yī)院藥劑科,山東淄博 255400
糖尿病是由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和(或)胰島素利用障礙而引起,使得患者碳水化合物、蛋白組、脂肪代謝紊亂的疾病[1]。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癥狀有多飲、多食、多尿和體質量降低,可以總結為“三多一少”,而且病程較長會對患者的眼、血管、腎、神經、心臟等多個器官造成損傷,發(fā)生慢性進行性病變、功能減退,甚至衰竭[2]。2017年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IDF)數據顯示,全球糖尿病成人患者約有4.25億,其中20~79歲女性的患病率約為8.4%,男性的患病率為9.1%[3]。糖尿病可以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較為常見,在我國約有95%的糖尿病患者為2型糖尿病[4]。2型糖尿病在成年人群體中多發(f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抵抗進而使得患者血糖升高。目前,臨床對2型糖尿病還沒有根治手段,最主要的治療手段為藥物治療,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用藥方案,幫助患者降低血糖及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常見的降糖藥物有磺酰脲類、格列奈類、雙胍類及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等,其中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的代表藥物西格列汀及雙胍類代表藥物二甲雙胍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5-6]。該文選擇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該院初次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西格列汀聯(lián)合二甲雙胍的療效?,F報道如下。
選擇于該院初次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23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45.34±9.09)歲。觀察組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25~70歲,平均年齡(47.23±9.78)歲。納入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金標準;可自行監(jiān)測血糖的患者;了解該次研究內容,自愿參加該次研究。排除標準:對該研究使用藥物存在不良反應的患者;患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依存性不高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曉該次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得到了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對研究對象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等進行檢測,完善資料。對照組患者單獨服用鹽酸二甲雙胍片(國藥準字H31020652),飯后口服,0.5 g/次,3次/d,連續(xù)服用6個月。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用藥基礎上予以磷酸西格列汀片(國藥準字H20203446)進行治療,西格列汀于早餐后口服,100 mg/次,1次/d,連續(xù)用藥6個月。
分別檢測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FPG、2 hPG水平并比較;觀察、記錄患者惡心、嘔吐、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并進行比較。
顯效:治療后患者FPG<7.2mmol/L,2hPG<10.8mmol/L,相關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有效:治療后患者FPG<8.3 mmol/L,2 hPG<11.1 mmol/L,相關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FPG、2 hPG及相關臨床癥狀無變化??傆行?(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組間差異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組間差異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77.0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FPG、2 hPG水平進行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FPG和2 hPG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FPG、2 hPG比較[(±s),mmol/L]
表2 兩組患者FPG、2 hPG比較[(±s),mmol/L]
FPG 2 hPG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8)觀察組(n=48)t值P值10.53±2.35 10.78±2.31 0.526 0.600 9.19±1.54 7.08±1.29 7.277<0.001 15.11±3.34 15.25±3.04 0.215 0.830 12.41±3.48 8.52±2.40 6.375<0.001
對兩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腸粘連、腹腔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飲食習慣逐漸發(fā)生變化,而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7]。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1980年為0.67%,而到了2013年升高至10.4%,增長迅速[8]。2型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其主要病因是體內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和胰島素抵抗,使得患者血糖水平持續(xù)升高,進而發(fā)生一系列病變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損害[9-10]。雙胍類代表藥物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一線治療藥物,該藥能夠增加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進而促進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利用[11]。二甲雙胍還具有增強非胰島素依賴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抑制體內肝糖原的異生作用,使得肝糖輸出減少、抑制葡萄糖被腸壁細胞攝取等功效。該藥對脂肪合成沒有促進作用,對正常人的血糖沒有降低作用,所以單獨使用時患者不會出現低血糖不良反應[12-13]。西格列汀是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類的代表藥物,該藥是通過增加活性腸促胰島素水平進而起到控制血糖的功效。西格列汀能夠抑制DPP-IV的活性,減少對胰高血糖素樣多肽-1的破壞,使其在體內存在時間延長,導致胰島素增多以促進血糖降低[14-15]。修君[16]關于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結果顯示,聯(lián)合用藥后療效顯著,患者的FPG、2 hPG、HbA1c等水平都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較少,安全性較高。
該次研究中,選取96例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組進行研究,以說明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在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治療中的使用價值。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3.75%,高于對照組77.08%(P<0.05)。楊衛(wèi)東[17]關于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進行治療的研究結果顯示,兩藥聯(lián)合使用會獲得更好的療效,聯(lián)合組患者的有效率為92.65%,高于對照組的有效率為71.67%(P<0.05),聯(lián)合用藥組的有效率與該研究的有效率相近。治療一段時間后,對照組患者的FPG和2 hPG分別為(9.19±1.54)、(12.41±3.48)mmol/L,高于觀察組患者的FPG(7.08±1.29)、2 hPG(8.52±2.40)mmol/L(P<0.05)。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20.83%,而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6.25%,觀察組惡心、嘔吐、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均明顯較少(P<0.05)。楊紅艷等[18]也進行了類似的研究,研究應用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對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患者的血糖能夠得到有效改善,參照組和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FBG分別為(7.87±1.56)、(6.28±1.12)mmol/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655,P<0.05),聯(lián)合用藥組的血糖改善優(yōu)于該研究患者用藥后的血糖改善水平。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聯(lián)合西格列汀應用于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療效,使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得到明顯改善,藥物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也較低,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