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
你畢業(yè)多少年了?年收入多少?
最近,《中國青年報》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發(fā)起關于就業(yè)的調(diào)查,回收2700份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67.65%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yè)10年內(nèi)會年入百萬。
看了看這屆大學生的志氣,真的很慚愧,我離畢業(yè)10年大限已經(jīng)很近了,但收入還得翻幾番才能“年薪百萬”。不出意外,這個調(diào)查結果在互聯(lián)網(wǎng)被群嘲了。
想想我自己,大一的時候還跟著學長學姐蹭“挑戰(zhàn)杯”,以為下一步就是風投、上市。而到大四時,搶到考研復習座都能開心半天。
我甚至猜測,可能不少大學生是在“惡搞”這個選項。要知道,經(jīng)常有人調(diào)侃“年薪百萬”是不少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入門門檻。學生出于游戲心態(tài),大筆一揮就勾了這項。
說真的,我不太相信這是個普遍心態(tài),我見過不少實習生,也面試過求職大學生,談啥年薪百萬呢,有房補就很開心了。但是,大學生有不切實際的夢想,我想也挺好的?!爱厴I(yè)10年年薪百萬”不過是“長大要當科學家”的升級版,沒必要嘲笑夢想,有夢想的感覺其實也挺值得懷念的。我們當年在大學宿舍,談著未來的設想,一個個要么感動中國要么改變世界,心里也隱隱約約知道,這些大概率是過嘴癮。但一個連想都不敢想的青春,還有什么意思呢?
在上大學的歲數(shù),年輕人并不知道社會的深淺、潛能的極限、柴米油鹽的繁瑣與無奈,所以總有很多在未來看起來不切實際的暢想——有時也接近幻想。這都挺正常的。
沒必要要求大學生過于早熟,年紀輕輕就一副老氣橫秋、看淡世事的樣子。社會也需要大學生群體的這份沖勁,來和中年人的佛系與無奈對沖。如此,社會氛圍才能保持理想主義和實用主義的平衡。要是所有人都那么現(xiàn)實,生活豈不也很無趣?
所以,各自努力吧。年輕人當然會年少輕狂,中年人也會有不敢說出口的小目標,即便老年人都還有寄希望于下一代的愿望。沒有誰的生活,不需要夢想作為消解苦澀的調(diào)劑;也沒有哪個社會,不需要有夢想的人站出來引領潮流。歌詞里不是唱著“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嗎?
不是誰都能做到年薪百萬,但都有權利做個有夢想的人。(據(jù)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