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嫄晞
紅色和黃色的朝霞相輝交映,崎嶇不平的黑色巖石上,一棵勁松拔地而起。這是一本書籍的封面,在眾多色彩明麗的書籍中,它的外觀顯得平平無奇,但閱讀完后,它的內(nèi)容卻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
它就是《紅巖》。這本書是兩位抗戰(zhàn)時期監(jiān)獄里的獄友—楊益言和羅廣斌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敘述了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形式下,重慶的國民黨當局瘋狂鎮(zhèn)壓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地下革命斗爭。著重表現(xiàn)以齊曉軒、許云峰、江雪琴等共產(chǎn)黨人在獄中所進行的英勇戰(zhàn)斗,雖然最后慘遭屠殺,但卻充分顯示了共產(chǎn)黨人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的故事。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人是老許和江姐。老許,也就是許云峰,他作為重慶地下黨的主要領(lǐng)導人,由于甫志高的叛變告密不幸被捕。在被審問時,兇殘的敵人使盡各種伎倆,都沒能從老許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東西。在白公館里,敵人把他深藏在地窖里,以為黑暗和孤獨就能把他打倒。但他卻通過偽裝的“瘋子”—老黨員華子良與獄中黨組織聯(lián)系上了,并帶領(lǐng)同志們悄悄組織黨活動:印刷《挺進報》,商議組織獄中暴動。江姐,也就是江雪琴,不幸被捕后,被關(guān)押在渣滓洞里。在獄中,她受盡了折磨,兇殘的敵人把竹簽釘進了她的十指。面對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做的!”這鏗鏘有力的聲音,正是我們中國人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當解放軍攻入四川,即將解放重慶的時候,在最后的白公館大屠殺中,老許、江姐等人被敵人殘忍殺害了。看到這里,我眼眶紅了。我不會忘記,他們昂首挺胸,走進刑場的模樣!不會忘記,他們寧死不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面容!
除了老許和江姐,《紅巖》中還有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堅持自己氣節(jié)的成崗,出身地主家庭卻有革命信仰的劉思揚,潛伏最深的共產(chǎn)黨員華子良,在獄中長大的最小的戰(zhàn)士小蘿卜頭……他們勇于奉獻的愛國精神值得我們子孫后代永遠銘記在心。歲月如梭,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用血汗書寫了中國的發(fā)展強大,用行動譜寫了東方雄獅的頌歌。2020年初,一場可怕的疫情降落在中華大地上。舉國上下,眾志成城,無數(shù)中華兒女挺身而出,赴湯蹈火,風雨而立,奮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無論是挺身一線的白衣戰(zhàn)士,還是堅守后方的各行各業(yè),在這一刻,都凝聚了他們對祖國強烈的愛。
我耳邊又傳來了鏗鏘有力的戰(zhàn)歌:“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作為新時代好少年,我們要好好學習,做好共產(chǎn)主義的接班人,銘記那些不屈的革命烈士,更要有一顆愛國情懷。我們要向老一輩革命家學習,把紅色基因永傳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