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肖曉林
長沙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湖南長沙 410000
近年來,消化內科相關疾病患病率提升,針對此類疾病患者予以積極治療的同時,也需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進而改善其預后狀況[1]。然而,消化內科新護士對應臨床護理服務工作經驗欠缺,缺乏護患之間溝通技巧,護理服務操作技術并不嫻熟,容易出現(xiàn)護理服務不良事件及護理服務風險事件,導致發(fā)生護患之間糾紛事件,影響護患之間和諧關系[2]。所以,針對消化內科新護士,加強其護理帶教管理干預非常關鍵,有利于保證消化內科新護士對應護理帶教管理工作質量。該文分別于2019年2—11月、2020年2—11月選取該院消化內科50名新護士為研究對象,探索層級培訓方式實施于消化內科新護士對應護理帶教管理工作中的管理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2月—2019年11月該院消化內科50名新護士設為參照組,選擇2020年2—11月該院消化內科50名新護士設為研究組。參照組:年齡19~25歲,平均年齡(21.44±0.65)歲;均為女護士;大專學歷水平有24名,本科學歷水平及本科以上學歷水平有26名。研究組: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36±0.58)歲;均為女護士;大專學歷水平有23名,本科學歷水平及本科以上學歷水平有27名。對比兩組新護士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應屆護理專業(yè)畢業(yè)生;②在消化內科接受實習;③學習能力相對較好;④有一定責任心。
排除標準:①社招的新護士;②不是在消化內科接受實習的新護士。
1.2.1 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培訓方式 針對消化內科新護士予以統(tǒng)一教學,講解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內容,使新護士了解護理帶教內容,之后讓新護士執(zhí)行基礎護理服務操作,訓練其護理操作技能等。
1.2.2 研究組采用層級培訓方式 ①入崗之前培訓管理。在入崗之前,護理帶教老師應為新護士詳細講解需保持的儀表及儀容,比如,指甲需剪短,執(zhí)行護理工作服務時不可戴有飾品,盡量保持短發(fā),如果是長發(fā)應盤進護士帽中,和患者談話的時候需帶有微笑,語速適中,語氣溫柔等;并培養(yǎng)新護士對于護理服務工作的認同感,促使新護士構建責任心及職業(yè)感等。②試用期間培訓管理。在試用期間,使新護士熟知消化內科有關規(guī)章制度,明確護理服務工作性質和護理服務工作具體內容;使新護士了解消化內科相關藥物放置部位、藥物正確應用方法及給藥量、藥物相關禁忌證情況、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及處置方式;讓新護士了解執(zhí)行護理服務工作時的自身安全防護要點、衛(wèi)生需求等;針對新護士予以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培訓,促使新護士掌握基本護理知識內容;護理帶教老師為新護士演示常用的護理操作技術,使新護士掌握護理操作技巧,讓新護士掌握護患之間溝通技巧、監(jiān)護病情技巧等,并使新護士練習護理操作,護理帶教老師予以評估及點評,指出新護士在護理操作中存在的不足,將其錯誤之處予以糾正,充分提升新護士實踐護理操作技能。③轉正之前培訓管理。在轉正之前,針對新護士予以再次護理操作能力方面加強培訓學習,針對新護士的實習工作予以肯定,促使其存在職業(yè)榮譽感;依據實際案例,針對新護士獨立處置問題的能力予以培養(yǎng),促使其解決問題能力獲得提升;使新護士針對實際護理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提問,護理帶教老師予以仔細回復,促進新護士護理工作技巧以及護理服務能力獲得進一步改善和提升。
記錄各項組別消化內科理論護理知識得分、消化內科護理操作技術得分、基礎護理服務質量評分、專業(yè)護理服務質量評分、溝通交流能力評分、法律法規(guī)知識評分,研究各項組別護理服務工作質量合格率、對護理帶教管理情況滿意度。
消化內科理論護理知識、消化內科護理操作技術、基礎護理服務質量、專業(yè)護理服務質量方面、溝通交流能力、法律法規(guī)知識每項評分0~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對應能力或是掌握情況更優(yōu)[3]。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s),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頻數和百分比(%),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消化內科理論護理知識、消化內科護理操作技術得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消化內科理論護理知識、消化內科護理操作技術得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護士消化內科理論護理知識、消化內科護理操作技術得分對比[(±s),分]
組別理論護理知識 護理操作技術參照組(n=50)研究組(n=50)t值P值82.36±4.50 91.20±3.44 11.035<0.001 83.10±3.19 92.27±2.30 16.487<0.001
研究組基礎護理服務質量、專業(yè)護理服務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士基礎護理服務質量、專業(yè)護理服務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2 兩組護士基礎護理服務質量、專業(yè)護理服務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基礎護理服務質量 專業(yè)護理服務質量參照組(n=50)研究組(n=50)t值P值83.20±3.45 92.58±2.60 15.353<0.001 82.51±4.57 91.30±3.56 10.729<0.001
研究組溝通交流能力、法律法規(guī)知識評分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士溝通交流能力、法律法規(guī)知識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護士溝通交流能力、法律法規(guī)知識評分對比[(±s),分]
組別溝通交流能力 法律法規(guī)知識參照組(n=50)研究組(n=50)t值P值82.13±2.40 90.20±1.12 21.545<0.001 80.10±2.36 89.64±1.25 25.259<0.001
試驗組護理服務工作質量合格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護士護理服務工作質量合格率對比
研究組對于護理帶教管理情況滿意度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護士對護理帶教管理情況滿意度對比
消化內科患者病情較為復雜,其患病較急,對于護理服務的需求比較高[4-5]。而消化內科新護士剛入職,臨床護理服務經驗存在不足,難以為消化內科患者提供優(yōu)質護理服務[6-7]。為提升消化內科新護士綜合職業(yè)素質,改善消化內科新護士專業(yè)技術掌握情況,促使消化內科新護士護理工作能力提高,在對消化內科新護士實行護理教學管理的時候應選取合理而科學護理帶教方式[8-9]。然而,常規(guī)培訓方式針對性較差,難以充分滿足消化內科對應護理帶教管理需求[10-14]。
層級培訓方式屬于新型培訓模式,在消化內科新護士相關護理帶教管理工作中提供層級培訓方式,可促使新護士的護理帶教管理更具有針對性,進而改善其護理帶教管理工作效果及管理質量[15-17]。該文研究表明,和在護理帶教管理工作中采取常規(guī)培訓方式實施對比,在護理帶教管理工作中采取層級培訓方式后,新護士消化內科理論護理知識、消化內科護理操作技術得分提升,基礎護理服務質量、專業(yè)護理服務質量,溝通交流能力、法律法規(guī)知識評分提高,護理服務工作質量合格率提升,對護理帶教管理情況滿意率增高。層級培訓方式使用于消化內科新護士對應護理帶教管理工作中,實施入崗之前培訓管理、試用期間培訓管理、轉正之前培訓管理,經由在各個階段提供針對性護理帶教管理及培訓學習,促進新護士充分掌握專業(yè)護理知識,加強自身基礎護理理論知識的學習,改善其護理實踐操作能力,顯著提高新護士綜合護理服務能力,促使新護士護理服務方面意識得以改善,有助于改善護患之間關系,降低不良護理事件情況,并針對法律法規(guī)知識予以培訓學習,構建較好護理職業(yè)道德,改善新護士綜合素質及職業(yè)素養(yǎng)[18-20]。
綜上所述,在消化內科新護士對應護理帶教管理工作中采用層級培訓方式展示良好管理功效,可改善新護士對于消化內科理論護理知識及護理操作技術方面掌握情況,提升其基礎護理服務質量和專業(yè)護理服務質量,改善其溝通交流能力及法律法規(guī)知識了解情況,提高護理服務工作質量合格狀況,提高其對護理帶教管理情況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