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期勇,章佳文,劉 虎,吳華南,陳欽冬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環(huán)境與能源學院,廣東 深圳 518055)
市政污泥是城市污水處理產(chǎn)生的廢棄物。預計2020-2025年,我國每年市政污泥量干重將達到1 200萬t[1],[2]。由于熱解技術(shù)具有高效、可產(chǎn)生能源產(chǎn)品等優(yōu)點,逐漸在污泥處理方面受到了人們的關注[3]。然而,污泥具有高含水率、高氮硫含量等特點,其單獨熱解過程中存在能耗較大、產(chǎn)物品質(zhì)較差等問題[4]。利用其他生物質(zhì)和污泥共熱解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可行方法[5]。
Samanya在污泥中添加40%的木屑進行熱解,不僅提高了熱解油產(chǎn)率,并且提高了產(chǎn)物熱值[6]。Lin利用固定床反應器對含油污泥和稻殼進行共熱解研究,發(fā)現(xiàn)含油污泥和稻殼存在協(xié)同作用,增加了飽和烴和芳烴含量,降低了重質(zhì)餾分含量,提高了熱解油的質(zhì)量[7]。王忠科在污泥與花生殼共熱解中發(fā)現(xiàn),花生殼的添加可以改善氣體的產(chǎn)率和熱值[8]。許思涵采用竹屑與污泥共熱解,有效降低了污泥中重金屬潛在生態(tài)風險水平[9]。可以看出,生物質(zhì)和污泥共熱解是提升產(chǎn)物產(chǎn)量及品質(zhì),控制污染物排放的一種簡單高效方法。目前,關于利用其他生物質(zhì)和污泥共熱解的研究大多是針對產(chǎn)物組成、品質(zhì)特性以及污泥的單獨熱解特性。污泥和生物質(zhì)組分差異較大,污泥中含有大量無機鹽,而生物質(zhì)則主要由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zhì)素組成,在共熱解過程中,兩種物質(zhì)相互作用,在互補協(xié)同的同時也可能存在一定競爭作用。因此,進一步探究共熱解過程中的熱解特性和動力學特性,可以更好地分析其相互作用機理,有助于理解污泥與生物質(zhì)熱解過程和最終產(chǎn)物的表現(xiàn)。
本研究選取木材家具加工過程中的廢棄物(木屑)與污泥在熱重分析儀上進行共熱解實驗;研究污泥、木屑及其不同混合比例下的樣品熱解失重特性和動力學參數(shù)差異;探究共熱解的分解機理和影響機制;為污泥和木屑的資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數(shù)據(jù)支撐和理論依據(jù)。
實驗所用的市政污泥(SS)取自深圳市濱河污水處理廠壓濾脫水后的固體狀污泥,初始含水率約為80%。實驗用楊木屑(PS)取自江蘇連云港市木材家具加工廠。所有原材料置于105℃鼓風烘箱中烘干24 h。用研磨機對烘干后的污泥進行研磨、篩分,取40~100目粒徑的污泥和木屑樣品置于密封袋中保存?zhèn)溆?。實驗所用的原材料污泥、木屑的工業(yè)分析 (GB/T 28731-2012)、元素分析(PerkinElmer 2400,USA)和灰分組成分析結(jié)果(EDX-LE,Shimadzu,Japan)列 于 表1和 表2。
表1 樣品的工業(yè)分析和元素分析(ad)Table 1 Proximate and ultimate analyses of the samples(ad)%
表2 樣品灰分組成分析Table 2 Ash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samples %
污泥和木屑共熱解的熱解特性研究在熱重分析儀上進行。在高純氮氣(99.999%,流速設置為50 mL/min)的惰性氣氛下,將污泥、木屑及其不同混合比例樣品從室溫加熱到1 000°C。加熱速率帶來的熱滯后效應是影響熱解過程的一個重要因素,將加熱速率設置為10,30,50℃/min。木屑添加 比 例 為0%,20%,40%,60%,80%,100%,分 別表 示 為SS,20PS,40PS,60PS,80PS,PS。為 避 免 不同質(zhì)量引起熱量傳遞差異,所有樣品均稱取(15±1)mg。所有實驗至少進行兩次,以減少實驗誤差。
目前進行固體分解的動力學分析主要有模型擬合法和等轉(zhuǎn)換法(無模型方法)。模型擬合法獲得的動力學參數(shù)由選定的假設反應模型決定;等轉(zhuǎn)化法避免了選擇模型所帶來的誤差,且可根據(jù)轉(zhuǎn)化程度確定表觀活化能。本文采用等轉(zhuǎn)化法中常 用 的Flynn-Wall-Ozawa(FWO)和Starink方 法來進行污泥與木屑的共熱解動力學分析。
在固體受熱分解過程中,轉(zhuǎn)化程度α定義為
式中:m0為樣品的初始質(zhì)量,g;mt為在反應t時刻時樣品的質(zhì)量,g;m∞為反應結(jié)束時樣品的剩余 質(zhì) 量,g。
根據(jù)Arrhenius方程,轉(zhuǎn)化率表示為
式中:A為頻率 因子,s-1;E為表 觀活 化能,kJ/mol;R為 氣 體 常 數(shù),通 常 取R=8.314 J/(mol·℃);T為反 應 溫 度,K;f(α)為 反 應 機 理 模 型。
在非等溫的反應中,加熱速率是恒定的,溫度T表示為
式中:T0為反應初始溫度,K;β為加熱速率,K/s;t為 反 應 時 間,s。
將 式(3)代 入 式(2),將 轉(zhuǎn) 化 率 表 示 為 溫 度 的微分形式:
f(α)的 積 分 形 式 用G(α)表 示,則 式(4)的 積分形式可以變換為
在FWO方法中,采用基于Doyle的近似法對溫度積分。FWO方法最終表示為
以動力學計算研究主要熱解階段。為消除水分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將起始溫度設置為150℃。每個轉(zhuǎn)換程度下,對3種不同升溫速率下的數(shù)據(jù)點[1/T,ln(β)]進 行 線 性 擬 合,利 用 斜 率 求 出 表 觀活化能。
Starink方法對一些常用的等轉(zhuǎn)化方法進行了總結(jié)優(yōu)化,其最終表示為
同F(xiàn)WO方法一樣,對3種不同升溫速率下的 數(shù) 據(jù) 點[1/T,ln(β/T1.8)]進 行 線 性 擬 合,利 用 斜率求出表觀活化能。
污泥和木屑在升溫速率為10℃/min的TG和DTG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污泥與木屑的TG和DTG曲線Fig.1 TG-DTG curves of sewage sludge and sawdust
由圖1(a)可以明顯地看出,污泥質(zhì)量變化主要存在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室溫~200℃,其失重主要因為污泥中所含的少量結(jié)合水受熱揮發(fā)。第二階段為200~580℃,是污泥熱解的主要分解階段,其重量損失約為40%,占整體失重率的75%。在該階段污泥中揮發(fā)分大量析出和分解,產(chǎn)生大量焦油及CO,H2等可燃性氣體。DTG曲線分別于288,320℃出現(xiàn)峰值和肩峰,這主要是由于簡單碳水化合物和脂質(zhì)的分解溫度相差不大,二者分解峰的疊加導致肩峰出現(xiàn);在450℃出現(xiàn)的肩峰主要是由污泥中所含蛋白質(zhì)的受熱分解所致[10]。蛋白質(zhì)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其化學鍵斷裂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表現(xiàn)出更高的熱解溫度。第三階段為580~1 000℃。該階段中800℃以前DTG曲線較為平穩(wěn),在800~1 000℃有一個小峰,主要是污泥中的部分無機組分(如碳酸鹽)在高溫下分解所致。
從圖1(b)中可見,木屑熱解也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室溫~200℃,主要為結(jié)合水析出。第二階段為200~500℃。與污泥相比,木屑熱解揮發(fā)分析出更集中,反應更加劇烈,主要表現(xiàn)為DTG半峰寬較小,DTG峰值約為污泥的1.45倍。在溫度為370℃時,失重速率最大,此時主要是纖維素的分解[11];在300℃左右的肩峰主要與半纖維素的分解有關,而木質(zhì)素的分解溫度范圍較寬,為180~600℃,所產(chǎn)生的峰較為緩和,與纖維素、半纖維素分解產(chǎn)生的峰疊加,沒有出現(xiàn)額外的肩峰[12]。第三階段主要是500~1 000℃。與污泥熱解有所不同,在500℃以后,木屑DTG曲線趨近直線,形成拖尾現(xiàn)象,說明木屑在500℃時熱解就已趨于完成。從表2可以看出,污泥灰分中成分更加復雜,這導致了污泥熱解溫度較寬,熱解完成時間較長;污泥灰分含量高,最終剩余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木屑的2.24倍。從整體上看,木屑比污泥具有更高的反應活性。
在升溫速率為10,30,50℃/min的工況下,污泥與木屑的TG及DTG曲線分別如圖2,3所示。
圖2 不同升溫速率下污泥TG和DTG曲線Fig.2 TG-DTG curves of sewage sludge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由圖2,3可見,污泥和木屑在不同升溫速率下的TG和DTG曲線大體相似,但仍有差異。為了更好地分析其熱解過程,引入揮發(fā)分析出指數(shù)D[13]。式(8)為D的計算式,表3為計算結(jié)果。
表3 污泥和木屑樣品在不同升溫速率下的熱解特征參數(shù)Table 3 Pyrolysi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結(jié)合圖2、圖3和表3可以看出,升溫速率從10℃/min增加到50℃/min,污泥和木屑的初始分解溫度逐漸升高,但主要熱解區(qū)間溫度為200~600℃,且最終熱解剩余質(zhì)量差別都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在10℃/min的升溫速率下,污泥和木屑最終熱解剩余質(zhì)量最低,這表明慢速熱解有利于熱解焦固化或芳香烴稠化結(jié)焦。
圖3 不同升溫速率下木屑TG和DTG曲線Fig.3 TG-DTG curves of sawdust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隨 著 升 溫 速 率 的 增 加,(dω/dt)max,Tmax,ΔT1/2,D等都明顯增加。從圖2(b)的污泥DTG曲線發(fā)現(xiàn),每條曲線都有一個最大失重峰和右側(cè)的小峰肩,其峰值和峰處所對應的溫度隨著升溫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這是由于升溫速率的增加導致蛋白質(zhì)等分解加快造成的。隨著升溫速率的增加,污泥和木屑的最大失重速率顯著提高,分別增長了4.51倍和3.04倍,D則分別增長了11倍和4.62倍。這表明升溫速率越快,污泥和木屑的揮發(fā)分析出越厲害,熱解反應越劇烈。其中,升溫速率對污泥揮發(fā)分析出的影響更大。
由于顆粒物自身的熱阻所致,加熱過程中樣品顆粒的內(nèi)外存在溫差,且隨著升溫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從而導致在相同的溫度下,升溫速率較高時,樣品的失重量反而較少,TG曲線右移。這與文獻[14]所研究的杏殼熱解過程相似。當升溫速率較低時,樣品揮發(fā)分隨著溫度的升高緩慢釋放;當快速升溫時,樣品顆??焖龠_到一定溫度后,揮發(fā)分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析出,導致最大失重速率隨著升溫速率的提高而顯著增加。在揮發(fā)分析出近乎完成時,樣品顆粒內(nèi)外溫差較小,因此高溫階段的TG曲線變化與升溫速率關系不大。由于較低的加熱速率可得到更多的熱解信息,有助于分析熱解行為,因此后續(xù)研究選取10℃/min的加熱速率來分析污泥與木屑的共熱解過程。
不同添加比例下的污泥和木屑共熱解的TG和DTG曲線如圖4所示。由圖4可以看出,隨著木屑添加比例的增加,污泥和木屑共熱解的TG和DTG曲線逐漸偏向木屑單獨熱解曲線。這說明木屑逐漸主導共熱解反應。整個共熱解過程和污泥、木屑單獨熱解階段類似,主要熱解區(qū)間溫度集中在200~600℃,這一階段占整個熱解失重的75%左右,揮發(fā)分析出幾乎已經(jīng)完成。這表明了污泥和木屑可以很好地進行共熱解。隨著木屑添加比例的增加,DTGmax,Tmax,DTGmean都隨之增加,而最終剩余質(zhì)量、半峰寬溫度范圍卻隨之下降,從150.17℃下降到46.67℃,熱解更為集中。
圖4 不同木屑添加比例的共熱解TG和DTG曲線Fig.4 TG-DTG curves of co-pyrolysis with different sawdust adding ratio
不同木屑添加比例下的共熱解特征參數(shù)計算結(jié)果如表4所示。初始分解溫度Ti隨著木屑添加比例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添加比例為20%時,Ti達到最低197.46℃;在添加比例為80%時,達到最大值226.38℃。這主要是由于木屑中含有大量纖維素,而纖維素的初始分解溫度較高,同時這也導致了木屑在單獨熱解情況下的初始分解溫度高于污泥[12]。當木屑添加比例較低時,木屑的體積較少,木屑中的K,Ca等金屬元素具有一定的催化效果。特別是木屑中的K可與污泥中的Si生成硅酸鉀,提高反應活性并催化污泥的二次裂解[15]。這些相互作用使共混物更容易在低溫下反應,從而導致初始分解溫度降低。Lin也發(fā)現(xiàn)油棕固體廢料和造紙污泥的共熱解過程中在低溫下存在協(xié)同作用。這是由于污泥中的礦物質(zhì)催化產(chǎn)生的氫化作用所導致的[13]。
表4 不同木屑添加比例的共熱解特征參數(shù)Table 4 Co-pyrolysi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wood sawdust adding ratio
由表4可以看出,D隨著木屑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在80PS時達到118.18×10-8。木屑的添加促進了共熱解反應的揮發(fā)分析出,這表明污泥與木屑共熱解改善了污泥熱解過程的揮發(fā)分釋放特性,促進了熱解過程的進行。對D進行擬合,其擬合曲線見圖5。圖5擬合曲線的R2=0.993,表明擬合結(jié)果可信。從圖5中可以看出,D隨著木屑添加比例的增加呈指數(shù)增長,擬合曲線函數(shù)式為
y=24.88 exp(x/47.89)-22.25
若污泥與木屑共熱解過程中,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則理論上D隨木屑添加比例的變化應為線性(圖5中虛線所示)??梢钥闯觯瑢嶋H擬合曲線在理論曲線的下方,說明揮發(fā)分析出未達到完全理想狀態(tài),木屑與污泥共熱解時在揮發(fā)分析出方面的競爭作用大于協(xié)同作用。在80PS時揮發(fā)分析出達到最大值,但仍低于理論值。
圖5 木屑添加比例與D值擬合曲線Fig.5 Fitting curve of sawdust adding ratio and D value
采用FWO和Starink方法求解出的不同轉(zhuǎn)化程度下的80PS表觀活化能見表5。
表5 不同轉(zhuǎn)換程度的80PS表觀活化能Table 5 Activation energies of 80PS at different conversion degrees
由表5可見,活化能的相關系數(shù)R2均在0.902~0.999,表明計算結(jié)果是可接受的。兩種方法求出的活化能僅存在微小差異,且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隨著轉(zhuǎn)化程度 α從0.1增加到0.8,活化能的變化幅度較小,F(xiàn)WO和Starink兩種方法計算的活化能分別增加了67.49 kJ/mol和69.43 kJ/mol。當α為0.9時,活化能大幅增加到761.64 kJ/mol和786.12 kJ/mol,此時對應的熱解溫度約為520℃,這時主要分解反應已經(jīng)完成。活化能越高表明在此階段需要較高的反應溫度或較長的反應時間,為反應提供更多的能量,此時主要為礦物鹽等難分解物質(zhì)的反應。不同的轉(zhuǎn)化程度具有不同的活化能。隨著轉(zhuǎn)化程度的增加,根據(jù)活化能的變化,去除水分揮發(fā)的階段,木屑與污泥共熱解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轉(zhuǎn)化程度 α<0.9時為第一階段,溫度區(qū)間為150~520℃;轉(zhuǎn)化程度α≥0.9時為第二階段,溫度區(qū)間為520~1 000℃。與污泥單獨熱解轉(zhuǎn)化率達90%時相比,共熱解的終溫降低了60℃,這說明共熱解可以有效降低反應能耗。
本文采用熱重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加熱速率下的污泥、木屑及其不同混合比例樣品的熱解特性,采用FWO和Starink方法研究了共熱解動力學參數(shù)。
①污泥和木屑單獨熱解過程與一般生物質(zhì)類似,木屑比污泥熱解更集中,最大失重速率、殘留物質(zhì)量均較低,具有更高的反應活性。隨著升溫速率的增加,TG和DTG曲線均向高溫區(qū)移動,同時揮發(fā)分析出指數(shù)D增大,升溫速率對污泥揮發(fā)分析出的影響更大。
②污泥與木屑共熱解改善了污泥熱解過程的綜合熱解釋放特性,有利于熱解反應的進行。隨著木屑添加比例的增加,共熱解反應主要由木屑主導,且存在著一定的相互作用,導致20PS初始溫度降低到197.46℃;揮發(fā)分析出指數(shù)隨著木屑添加比例的增加呈指數(shù)增長,混合樣品為80PS時,達 到 最 大 值,為118.18×10-8。
③采用FWO和Starink方法求解80PS共熱解的表觀活化能,當α為0.1~0.8時,活化能變化較小,當α為0.9時,活化能突增到61.64,786.12 kJ/mol。80PS熱 解 可 分 為150~520℃和520~1000℃兩個階段,與污泥單獨熱解相比,轉(zhuǎn)化率達90%時的終溫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