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敏, 曾 茜, 魏善元, 陳 旭
(1.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貴陽 550006;2.貴州中醫(yī)藥大學 基礎醫(yī)學院, 貴陽 550025;3.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貴陽 550006)
靈芝(Ganodermalucidum)是著名的食藥用菌,是我國傳統(tǒng)中藥之一,在我國廣泛栽培[1-2]。目前,國內(nèi)靈芝菌種市場混亂,存在菌種活性退化、品質差等問題[3-4]。栽培過程中由于菌種保藏條件的限制,一些菌種的優(yōu)良性狀無法長期有效保存,或者因為保藏方法成本相對昂貴而不能廣泛應用到生產(chǎn)中[5]。
目前食用菌菌種保存大多采用試管斜面保藏或液氮保藏等方式進行。試管斜面保藏周期短且菌種活性易退化,液氮保藏可較好維持菌種活性,但維護成本高[6]。農(nóng)戶由于缺乏良好的菌種保藏設備,長期依賴購買菌種,增加了栽培成本。因此,探究高效廉價且貼合農(nóng)戶實際生產(chǎn)條件的靈芝菌種保藏方式十分必要。目前,食用菌菌種-20 ℃低溫保藏工藝已在真姬菇等4種食用菌菌種的保藏試驗中進行研究應用。靈芝菌種的-20 ℃低溫保藏缺乏相關研究,-20 ℃低溫保藏法原理類似于液氮超低溫冷藏法,但其保藏成本和對保藏條件的要求遠低于液氮冷藏。通過在凍存管中添加保護劑的方法對靈芝菌種進行-20 ℃液體管冷凍保藏,可為靈芝菌種提供新的保藏方法,不僅能維持菌種活性,且成本低、方便操作,易推廣。
本研究通過Design Expert軟件采用Plackett-Burman和 Box-Behnken試驗設計,篩選適宜的靈芝母種-20 ℃低溫保護劑優(yōu)化配方,從而達到降低靈芝菌種維護成本,提高靈芝菌種質量的目的,也為栽培靈芝的生產(chǎn)者提供參考。
1.1.1供試菌株
靈芝菌種QL 02由貴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提供。
1.1.2試 劑
葡萄糖、瓊脂、二甲基亞砜、丙三醇、甲醇、蔗糖、聚乙二醇均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
1.2.1菌絲活性測定
以菌落直徑法[7]為主要評價指標,將待測菌株接種在PDA平板培養(yǎng)基上于25 ℃環(huán)境中避光培養(yǎng)約6 d,將平板上已活化的菌絲用打孔器進行打孔,取圓形菌塊,放入不同編碼保護劑的凍存管中,-20 ℃低溫保藏3個月,取出凍存管中的菌塊,接種于PDA培養(yǎng)基中,25 ℃避光培養(yǎng)6 d,測量其菌絲平均生長速度[4]。
1.2.2篩選影響菌絲活性的關鍵因素
以-20 ℃凍存管菌種保護劑配方中的二甲基亞砜、丙三醇、甲醇、蔗糖、聚乙二醇含量為主要因素,進行Plackett-Burman篩選試驗,考察對-20 ℃保存后菌絲活性有顯著影響的因素。每個因素取最低(-1)和最高(1) 兩個水平,見表1。
表1 Plackett-Burman 試驗設計的因素水平表和編碼
1.2.3響應面優(yōu)化實驗設計
根據(jù)1.2.2關鍵因素篩選試驗結果,選取丙三醇、甲醇、蔗糖3個因素,進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試驗設計(見表2),每個因素分別取低水平(-1)、中水平(0)和高水平(1)三個水平。對Box-Behnken 試驗設計結果建立數(shù)學回歸模型并分析。
表2 Box-Behnken試驗設計的因素水平表和編碼
1.2.4數(shù)據(jù)分析
本研究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采用Design-Expert 8.0.6軟件進行響應面結果分析。
對表3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到菌絲生長速率為響應值的最優(yōu)方程為Y=2.53+0.48X1+0.13X2-0.38X3+0.79X4+0.38X5。且得到各因素效應評價,結果見表4。
表3 Plackett-Burman 試驗設計及響應值
根據(jù)效應值的大小可知,影響菌絲生長速度的關鍵因素依次為:X4(蔗糖)>X1(丙三醇)>X3(甲醇)>X5(聚乙二醇)>X2(二甲基亞砜),見表4。其中X4(蔗糖)對菌絲生長速度 的影響達到極其顯著水平(p<0.01),X1(丙三醇)和X3(甲醇)則達到顯著水平(p<0.05),而X5(聚乙二醇)和X2(二甲基亞砜)影響不顯著。故選擇X4(蔗糖)、X1(丙三醇)和X3(甲醇)3個關鍵因素進一步做響應面優(yōu)化設計和分析。
表4 Plackett-Burman 試驗設計各因素效應
采用Design-Expert軟件對表5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獲菌絲生長速度(Y)對蔗糖(A)、甲醇(B)和丙三醇(C)的二次多項回歸方程:
表5 Box-Behnken 試驗設計及結果
Y=5.18+0.44A+0.25B+0.32C-0.25AB+0.15AC+0.23BC-0.57A2-0.30B2-0.68C2
進一步對回歸模型進行方差分析,結果見表6。由表6可知,該回歸模型p<0.01(極顯著),失擬項p>0.05(不顯著),說明該模型可以用于-20 ℃保藏條件下提高菌絲活性配方的優(yōu)化。另外,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R2=0.932 6,說明擬合程度良好;校正決定系數(shù)R2Adj=0.845 9,故實際值與預測值相關性較高。表明該回歸模型可用于-20 ℃保藏條件下菌絲活性的分析和預測。經(jīng)方差分析可知,3個因素對菌絲活性影響的順序為:A>C>B,即蔗糖>丙三醇>甲醇,其中蔗糖作為保護劑含量對菌絲活性的影響極顯著(p<0.01),丙三醇和甲醇對菌絲活性的影響顯著(p<0.05);交互項AB,AC,BC均不顯著;A、B、C的顯著性水平與Plackett-Burman試驗結果一致。
表6 回歸模型方差分析結果
優(yōu)化后的最優(yōu)配方為:蔗糖5.8%、甲醇8%、丙三醇4.7%。菌絲生長速度理論值為5.25 mm·d-1。
對響應面法所得最優(yōu)配方的可靠性進行驗證,按照蔗糖5.8%、甲醇8%、丙三醇4.7%的配方配置保護劑溶液,進行3次平行試驗,-20 ℃保存3個月后最終測得菌絲生長速度為5.13 mm·d-1。
通過關鍵因素篩選試驗,篩選獲得保護劑中蔗糖含量、丙三醇含量、甲醇含量這3個影響-20 ℃低溫保藏靈芝菌株QL 02菌絲活性的關鍵因素。再通過響應面優(yōu)化試驗設計得到參數(shù)為蔗糖5.8%、甲醇8%、丙三醇4.7%的最優(yōu)保護劑溶液配方,菌絲生長速度理論值為5.25 mm·d-1。經(jīng)過實驗驗證后,在此最優(yōu)條件下,QL 02菌絲生長速率為5.13 mm·d-1,與所得模型預測值(5.25 mm·d-1)較為一致,表明該回歸模型合理可靠,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為靈芝的-20 ℃低溫保藏保護劑配方優(yōu)化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