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楊國新 陳祥明等
王濤|著名畫家、安徽省書畫院原院長
我與陳志精相識在20世紀70年代,從1972年開始,將近半個世紀了。志精是很內秀的一個人。從藝術上講,他是個很好的版畫家。他當年創(chuàng)作的很多版畫,我認為在當時安徽的版畫界是很優(yōu)秀的作品,很突出。他又畫了中國畫,也洋洋大觀。在他的作品中,我看到很多的山水,包括秋浦河的山水。他的一張大畫上,一條船的結構,他都研究得很深。我就感覺到,他做學問很精到。我看了以后,深受啟發(fā)。我說我以后畫船不能老用寫意的辦法,拖兩筆就完了,要研究它那個結構,要畫到那個紙上?;罩荩覀冇泻芏嗫梢员憩F(xiàn)的東西,我們徽州到處都是詩嘛!志精表達的都是他的感受,表現(xiàn)他的家鄉(xiāng)、他的生活所在地,而不是虛無縹緲地畫一些跟我們沒有關系的畫。
楊國新|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原主席
陳志精先生是個多面手,山水、花鳥、人物兼能。在山水畫家里,這樣全能型的畫家真的不多。志精先生的作品是非常耐看的。為什么耐看?他的作品是有煙火氣的,有生活氣息,不是一種概念化的模式。他的每一幅作品都體現(xiàn)了他不同的感受?,F(xiàn)在很多山水畫存在概念化的傾向。像志精先生這樣具有煙火氣的、具有生命力的畫很少。看完他的作品,我們都有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都有一種觸動心靈的感覺。他的風景里,牛啊,人物啊,尤其是人物,畫得真是非常好。這一切都得益于他非常扎實的基本功。他有很強的造型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對藝術有一種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在他一生的繪畫實踐過程中,他始終在把握著一種品格——一種繪畫的美學品格。他在學習傳統(tǒng)的同時,還在關注山水畫發(fā)展前沿的東西。因此,我覺得他的畫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有味道的,是獨具個性的,都有他自己的一個符號。一看這山水,它姓陳,是陳志精的東西。這種獨特的、內在的品格,即便是臨摹,你學他也是學不到的。他長期生活在山水田園里,有一種獨特的感受。我覺得,作為一個長期生活在地方的畫家,他能有如此高度,能對藝術保持這么一個清醒的認識,到了這個歲數(shù),還沒有落入俗套,還始終保持著獨立的個性和品格,真的太難了,不容易。他的畫里沒有那種商品畫的影子,我覺得真的要向他老兄學習。你看志精先生70多歲了,身板兒依然這樣硬朗,精神依然這樣矍鑠,我覺得他的藝術還會有很大的潛力,還會不斷地發(fā)展。
陳祥明|安徽省美學學會會長、安徽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執(zhí)行主任
陳志精先生的國畫山水有這么幾個特點。第一,為山河立傳。他把李可染先生講的“為祖國山河立傳”具體化了——為皖山徽水立傳。我個人覺得在美術史上留得下來。第二個,全景山水和邊角山水他都有?!而P鳴九華》《九華金地聚金沙》《秋江勝跡圖》,這些基本上都是全景山水。他的全景山水讓我們看到了宋代山水那個意味,那個大山大水的意味。雖然陳志精畫得很滿、很大,但是他的虛實關系處理得非常好,輕重、緩急、節(jié)奏處理得都非常好。這就是山水畫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表現(xiàn)方式。他的山水給人的感覺,就像宋代山水給人的感覺是一樣的。我把宋代山水拿來比附,就是說他的山水達到了很高的一個境界。第三點,他在筆墨語言上做了很多探索。這里只說線條。他的筆墨線條很堅挺,同時又剛柔相濟。我想這可能與陳先生曾從事版畫創(chuàng)作有極大的關系。他把版畫線條的單純感和中國畫水墨線條色彩的豐富感,有機地融合起來。這種融合是不容易的,很困難的。比如賴少其先生、鄭震先生,他們都把版畫和中國畫結合起來了。線條那么漂亮,那么堅挺,但筆墨又很靈動。把兩者結合起來,這實際上是新徽派山水的一個重要特點。陳志精先生把這一塊吃得很透。陳老師有一幅畫《楊柳依依》,那個線條非常漂亮,整個造型又很單純,在單純中有豐富。我覺得這一點,要很好地去琢磨。第四點,雅俗共賞,為大眾喜歡。陳志精先生畫了很多民俗畫,民間風俗題材。這種司空見慣的東西畫了以后,很容易畫那種俗氣或者過于通俗的東西。在這個問題上,陳志精先生又很雅。他的畫有大量的題跋,字也寫得非常漂亮。他的畫與一般的民俗畫有很大的差異,一般的畫家畫不出來,也講不出來。陳先生有很高的藝術品位,有書卷氣息。這種雅俗共賞,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源于生活,大家司空見慣;高于生活,他把它提高到一種藝術品位。在他的畫中,透露著一種真實的情感。我們可以見到他的情感,見到一種愛——對家鄉(xiāng)、對人民的一種愛。藝術,說到底,它的本體最終是在一定技巧支撐下的情感表達。這是非??少F的東西,也是很難得的東西。“見心見性”,你感受到他的心——畫家的心,更看到中國畫表情達意的性質。我看到以后非常感動。從美學的角度來講,它有一個很重要的定義就是“真善則美”,真、善、美統(tǒng)一。你不真、不善,你達不到。筆墨是重要的,你僅僅玩筆墨,沒有真情實感的表達,你這個作品是不能感人的。我看了陳先生的作品,真善則美,真善美統(tǒng)一,我有這么一個感覺。
錢念孫|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安徽省
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原主席
陳志精先生一輩子在堅持畫畫,如版畫、國畫、瓷器畫,還進行雕塑創(chuàng)作,做出多方面的探索。他有非常扎實的繪畫基本功,有高超的技巧,使他在從事多種藝術形式探索的時候,能夠得心應手。他的一個最大特點是不按照某種套路來畫。他畫的皖南古民居乃至皖南古村落,充滿著他自己的探索。這個探索來源于生活。他從古民居的結構造型,到構圖布局,到具體的畫法,都自己摸索。他把對皖南山水的一種熱愛,做到了藝術的呈現(xiàn)。這種呈現(xiàn),有濃郁的地域特色,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既有著充分的民間意味,又有高雅的藝術品位。
牛育民|卓克藝術網總經理
陳老師的藝術創(chuàng)作充分地吸收了我們徽派版畫中的許多構成元素,完全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受時風的影響。作品中的景物,能夠完完全全地讓人感受到是畫家真真切切地從生活中捕捉來的,的的確確就是我們的皖南山水,特別有本土氣息。所以我是用一種特別欣賞的眼光來看他的畫。大家講到陳老師的畫有民俗意味,中國宮廷畫家創(chuàng)作的作品,和陳老師作品的形式一樣,一模一樣。你在網上搜索一下,中國宮廷畫家畫得非常棒,氣息也非常精準,因為皇帝要了解當時中國社會的具體情況嘛。
(依據(jù)講話錄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