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娛樂新聞的人常會看到“某某戲殺青”“某某演員殺青”之類的說法,表示這部戲拍攝完成、這個演員的戲份拍完,但是,為什么會用“殺青”這樣一個看起來和拍戲沒什么關系的詞呢?這就要追溯到古代的書寫方式了。
在人們需要用竹簡寫書的時代,為了避免竹簡朽爛遭蟲蛀,需要先將竹簡放在火上烘干,使其中的水分蒸發(fā)出來,烘干后的竹簡顏色由青變黃。用火烘干竹簡這一方法,“陳楚間謂之汗……吳越曰殺”(《風俗通義》),于是有了“汗青”“殺青”等詞,指竹簡,后也指成書。
還有一種說法,古人寫書時,初稿寫在青竹皮上,易于修改,定稿后再削去青皮,寫在竹白上,謂之“殺青”。后來泛指書籍寫定,經引申,各種文藝作品的完工都稱為“殺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