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婷 秦奮
摘要:英語是一門語言,同時也是一門文化,現在的中學英語課堂,到處彌漫著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大部分的中學英語課堂需要創(chuàng)新和改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漫不經心,老師教的也心力交瘁。要學習一門語言,就要了解語言背后潛藏的文化底蘊,本文將在文化視角下,對現在的中學英語課堂進行分析。
關鍵詞:文化;中學英語;研究分析
引言: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中學英語課堂的改革,但是到底應該如何改一直沒有合理的定論。從文化的視角下看中學英語課堂,不難發(fā)現現在的中學英語學習大多都是空洞的,一門語言的學習,可以從語言文化入手,但是中學生的課堂上,如果老師講述漫長枯燥的語言歷史,相信很多學生會更加反感英語。可以讓學生從基礎認識英語,了解英語的文化歷程,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一、了解文化融入語言的重要性
中學英語學習不能只看重書本知識,還要看重學生英語的實際社交能力,但是一些中學生缺乏了對英語文化的認識,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常常會發(fā)現英語晦澀難懂。不能更好的了解西方的文化習俗,而提高英語社交水平就成了一句空話,所以中學英語課堂中應該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在實際教學中加入對西方文化的解讀,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英語含義。
在文化的視角下幫助中學生展開英語學習,可提高孩子對英語詞匯的認識,在實際運用中,對詞匯的掌握程度也能快速提高。如果只是空洞學習英語的單詞和語法,會導致中學生在實際運用中不知如何開展,喪失了學習英語的基本意義。英語是一門國際語言,學習英語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未來全球化的發(fā)展中,能通過英語和其它國家的人溝通交流,但是只會“中式英語”的考試,不會英語的實際運用,未免有些舍本逐末,喪失了學習英語的意義。
將西方文化融入到英語學習中,讓中學生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更好的理解語言魅力,增加對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的社交能力。
二、文化與英語融合的策略
如何在文化的視角下,更好的展開中學英語課堂,成為了現在中學英語中值得探討的問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幫助解決如何從文化視角下對中學英語課堂進行管理:
1.合理利用課程資源
中學生的英語課本是經過精心編制而成,每一篇課文的選擇都有深刻的含義,教師要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幫助學生主動尋找文化背景。例如《牛津高中英語》,它的每一個單元中,都有西方文化的滲入,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對西方文化也會有一定的了解和認知。例如Project中就涉及到了一些西方少數民族的文化,這些民族文化可以幫助中學生理解文化背后的含義,而對詞語以及語法的運用,也能在了解文化的同時,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教師也可以設立小型的對話課堂,以西方文化背景為基礎,讓學生對西方文化以英語的方式進行簡單交流,既能增加學生的社交能力,又能提高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2.詞匯語境中包含文化內涵
不少英語詞匯中其實包含了西方的一些文化節(jié)日,教師可對這些詞匯進行深入的解讀,幫助學生理解國外的節(jié)日和風俗。例如(圣誕節(jié))Christmas這個單詞,就是西方的春節(jié),對西方的一些國家來說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可根據這個單詞進行延伸,講述西方國家圣誕節(jié)的文化背景,為什么西方民眾會把圣誕節(jié)當成新年,在西方民眾心里,圣誕節(jié)到底意味著什么?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對西方的文化風俗進行還原和再現,幫助學生理解單詞背后真正的含義,可以提高英語課堂的氛圍和活躍度,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英語學習中。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
中西方的文化差異,讓很多中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的時候,常常鬧出笑話。在中學階段學生最頭疼的可能就是書面表達環(huán)節(jié),不少學生即使背誦了大量的詞匯,仍然不知道從何處入手,這是傳統(tǒng)英語課堂的弊端。教師會發(fā)現,很多學生按照中式思維,撰寫西式文章,往往會出現詞不達意,看似正確其實錯誤的情況。例如Frontier life一詞,簡單的語言翻譯中,這個詞就是邊疆生活,但是在西方人的觀念中,Frontier life代表的是開拓與傳奇,因為背后代表著美國人內心潛在的英雄主義,而這又牽扯到美國的文化歷史。這些“詞不達意”的情況,會讓不少中學生感到迷惑,同時書面表達能力也會變弱,教師要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中學生提高書面寫作能力。
4.增加朗讀環(huán)節(jié)
學習英語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夠和別人進行交流與溝通,很多中學生雖然理論知識學的很好,但是和別人實際交流的時候,就會膽怯不敢說。這也不利于中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英語朗讀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敢說敢讀,不僅要讀還要大聲的讀。在朗讀的時候,學生不由自主的就會增加語感和自信心,幫助孩子更準確的把握文章的核心內容。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老師可以根據西方文化的背景,設立情景朗讀,不同的文化背景朗讀出來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而且學生朗讀的過程中,不僅要了解文章的含義,也要了解文章的情感表達,這就能讓西方文化更好的深入到中學生的學習中,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結語:
文化視角下的中學英語課堂必須實現文化與語言完美銜接,不僅有助于構建完美的英語課堂,也能讓英語老師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和發(fā)掘。只有讓教師付出實際行動,才能讓文化視角融入到中學英語課堂中,讓學生不在枯燥乏味的學習英語知識,而是在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真正明白英語單詞背后的含義,避免在以后的實際溝通中,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同時也能增加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從而擴寬視野。
參考文獻:
[1]孫曉慧,羅少茜,桂洲.拓展學習理論視角下高中英語教師閱讀教學信念及實踐轉變探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9(12):26-29.
[2]崔琳琳.理解教師學習:關于一名新手中學英語教師的敘事探究[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4,16(04):72-79.
[3]王魯男,朱德全.效率取向:中學英語課堂時間管理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01):93-98.
作者簡介:婁婷(1998.06-),女,漢,青海冷湖人,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語(師范)專業(yè)學生;秦奮(1996.01-),男,漢,河南周口人,海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學(體育碩士)專業(y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