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波
煙臺市“中小學語文單元拓展整合閱讀工程”像是為部編本語文新教材量身定制一般,給新時期、新形勢下的語文教學打開了一扇窗。在初中語文單元拓展整合閱讀的探索之路上,我們跋山涉水,終是柳暗花明。
在深入領會煙臺市《中小學語文單元拓展整合閱讀工程實施方案》的基礎上,我校積極申報子課題——《基于單元拓展整合的初中學生寫作方法借鑒與指導策略研究》,獲得立項。有了課題作依托,我們課題組成員一馬當先,開始了探索之路。
一、投石問路,大膽嘗試
為保障工程和課題的順利實施,王校長親自牽頭成立學校領導小組,安排各部門協(xié)調(diào)管理;制定詳細的工程實施方案、計劃、配檔表,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加強制度管理,隨時督導。同時,我校有作文教學改革和作文評價教學課題的研究基礎,這些都為我們的研究保駕護航。
依托課題,“寫作指導課”是我們研究的突破口和主陣地。我們的課堂改革就從寫作課入手。
第一堂“寫作指導課”——《成長的突圍》。這堂課,能夠明確體現(xiàn)基于教材單元文本進行整合的理念,以讀促寫,借鑒寫作技巧進行寫作指導。雖然讀寫銜接稍顯生硬,但一石激起千層浪,大膽的嘗試激活了聽課教師的思維。自此真正拉開了寫作指導課探究的序幕。
九年級備課組實踐了一場“寫作指導課”同課異構(gòu)活動。四位老師創(chuàng)造性地從同一個單元的文本中整合出不同的寫作點,并適度拓展。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就是老師們忙于拓展整合,講得過多,卻沒有把“寫”落到實處。
二、通幽曲徑,群策群力
為了促進課題研究不斷深入,教研組按計劃組織第二輪“寫作指導課”教學設計評比,進行組內(nèi)評課以評比推動研究。老師們把握住拓展整合的路徑,突破單元的限制,實現(xiàn)年級文本、跨年級文本的前后貫通,拓展的寬度、深度與質(zhì)量都有很大的提升。教研組長對這次評比從教學設計到課件制作,做了詳細的總結(jié),肯定了老師們在拓展整合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教師們對“寫作指導課”拓展整合的路徑與呈現(xiàn)形式有了新的認識。
作為一項市級研究課題,王校長高度重視。為促進語文組教師的快速成長,王校長提出“專項課例磨課活動”,先從課題組實驗教師開始,在上一輪教學設計修改稿的基礎上,進行課堂實踐,實戰(zhàn)演練,王校長帶領課題組成員全程參與,并要求年輕教師參加。為保證評課的時效性,每次課堂展示結(jié)束后,馬上進入面對面評課環(huán)節(jié)。在肯定老師們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突破的同時,我們的評課更關注課堂存在的問題是什么,討論問題如何解決。我們的評課時而是一針見血,直擊問題所在,時而是熱火朝天,討論解決辦法。旁聽的年輕老師不無感慨地說,聽這樣一次評課,比講十節(jié)公開課都有用!
三、總結(jié)反思,聯(lián)動課外
每一次的講課、聽課、評課、改課,都是一次歷練與成長。我們不僅鼓勵勇往直前的探索,更重視探索路上的反思與總結(jié)。
自我反思。每次活動結(jié)束后,講課老師根據(jù)評課修改教學設計,形成修改稿,并寫出個人的反思總結(jié),真正做到在每一次講課中都有實實在在的收獲。
每輪活動結(jié)束后,備課組長、課題組負責人,都要對本組活動的得與失、經(jīng)驗與教訓做出活動總結(jié)。
研究反思。我們的反思不僅著眼于一堂課、一份設計、一次活動,更著眼于整個工程的實施與探索。經(jīng)過半年的積極實踐,理解了拓展整合是一個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的整體,二者不可分割。我們在“單元”的實踐中,既有遵循教材單元的拓展整合,也有突破教材單元,進行同年級自主設計單元主題的拓展整合,更有跨年級的進行的單元設計,單元拓展整合的理念獲得有效實施。
在肯定收獲的同時,我們更主要地在反思我們的不足。在王校長的要求下,我們進行了多次線上線下研討,根據(jù)探索路徑和方式,提出多個研究模式的概念,但發(fā)現(xiàn)了幾個問題:一是,概念不夠響亮,不能讓人耳目一新;二是,不能準確表達我們所做的工作。
“單元拓展整合”的指導思想是以課內(nèi)閱讀推動課外閱讀,更是以課外閱讀促進課堂學習。在探索課內(nèi)的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師生閱讀活動。成立師生閱讀組織:教師悅微讀書會和學生讀書沙龍,開展師生讀書分享會、讀書講座、讀書隨筆大賽等。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全校性或全級部比賽,包括:講紅色故事、經(jīng)典誦讀、講煙臺故事、讀書手抄報、名著思維導圖等比賽,組織學生參加了市級、區(qū)級的將煙臺故事比賽,并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積極開展讀書明星、書香家庭、書香班級等的評比。豐富的活動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鍛煉了學生的品質(zhì)意志,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實現(xiàn)了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長。
探索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審視自我的過程。我們目前的困惑是如何將研究向深度延伸,如何更扎實有效地落實學生的日常閱讀。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二中人將撐起這支單元閱讀的長籬,向研究更深處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