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又到了開學的時間,“開學”是個很有儀式感的詞,它代表了新的起點、新的開始,在這個充滿儀式感的日子里,大家跟著雪精靈去看一場與眾不同的入學儀式吧。
金秋九月,柔風送爽。一場以“明禮立志,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睘橹黝}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入學禮”活動,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這次“入學禮”活動,一年級新生的“開蒙”主題,包括“正衣冠”“拜師禮”“開蒙禮”“開筆禮”“擊鼓明志”“誦讀弟子規(guī)”“贈送入學禮物”等七大環(huán)節(jié),喻義從啟蒙、告別蒙昧,通過一系列流程讓新生感悟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內涵。
親愛的同學們,猜猜本文這些照片上的人分別在做什么呢?讓雪精靈悄悄告訴你吧,這是一年級新生在進行“正衣冠”“開蒙禮”和“開筆禮”呢。小學一年級新生在老師引導下扣好自己的扣子,并按照衣領、衣襟、衣袖的順序依次整理好衣冠,然后老師們手執(zhí)毛筆和朱砂,在新生額頭正中點上紅痣,行“開蒙禮”,緊接著老師現場書寫“人”字,新生仿寫“人”字……
哈哈哈,觀看完這場“入學禮”,同學們有沒有覺得特別有意思呢,嘿嘿,在“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古代,“開學那些事兒”可是從“有儀式感”的一天開始的哦。在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冸”的入學儀式。入泮禮也叫入學禮。入泮禮大致有4個環(huán)節(jié):
正衣冠
古人很重視儀表,認為“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讓學生注重自己的儀容,是首先要上的第一課。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學童們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為學童們整理好衣冠。然后,學生們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先生再帶領他們跨過一個半圓形的水池(泮池)之后,便會進行拜師禮。
拜先師
步入學堂后,先要舉行拜師禮。學生先要叩拜至圣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學生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以表示求學的誠心與恭敬心。拜完師,便是學生自己的互動時間啦,學生們互相鞠躬,希望同學期間能互愛互幫。
洗凈手
行過拜師禮后,學生將手放到水盆中“凈手”?!皟羰帧钡南捶ㄊ钦锤飨匆淮危缓蟛粮?。洗手的寓意在于凈手凈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學習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開筆禮
這是入泮禮中最后一道程序,包括朱砂開智、擊鼓明智、描紅開筆等?!爸焐伴_智”就是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紅痣。因為“痣”與“智”諧音,寓意著孩子從此開啟智慧,目明心亮,日后的學習能一點就通?!皳艄拿髦恰币庠谕ㄟ^擊鼓聲警示,引起學生對讀書的重視?!懊杓t開筆”就是學生在先生的指導下,學寫人生的第一個字,這個字往往筆畫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含義。
所謂六禮束脩,分別是:
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yè)精于勤;
蓮子:蓮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
紅豆:寓意紅運高照;
紅棗:寓意早早高中;
桂圓:寓意功德圓滿;
干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怎么樣,小伙伴們是否已從這入泮禮走進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感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明之美?你們羨慕這樣的入泮禮嗎?近年來,有許多學校傳承了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舉行了入泮禮。相信這能夠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日后的學習中會更喜歡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時也是對學生們入學的第一次集體教育,讓他們懂得尊敬老師、刻苦學習。
(汝萱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