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進錫
摘要:雞霍亂是由巴氏桿菌感染引起的雞出血性敗血癥,該病的傳染性強,致殘致死高。病例中的急性病例占70%,多表現為無癥狀死亡。雞霍亂的危害性極大,一旦暴發(fā)只能采用滅殺方式進行處理,造成養(yǎng)殖企業(yè)巨大經濟損失。本文就我國雞霍亂疾病的防治現狀,霍亂的發(fā)病機制和防治措施進行總結,為養(yǎng)雞生產者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雞霍亂;致病機制;防治措施
我國的雞產業(yè)規(guī)模居世界第一,每年的禽蛋產量占到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是我國主要的消費產品。雞產業(yè)在我國能夠快速穩(wěn)定的發(fā)展,主要是因為我國建立了疫病防控體系,體系中明確的對多種疫病進行免費防疫。在家禽的生產、運輸、屠宰各個環(huán)節(jié)建立了完整的檢驗制度,有效的防止了重大疫病的暴發(fā)。但因為疫病非隱蔽性,且發(fā)生存在偶然性,所以其不能完全滅殺所有的疫病。雞霍亂在新中國成立到2000年之間一直處于高發(fā)階段,經過多年的防疫控制,未出現過大規(guī)模暴發(fā),但仍有小規(guī)模的感染發(fā)病情況。在對病例的研究中發(fā)現,這些病例主要是生長速度快造成免疫低下,然后接觸病原引起的感染。在現代化規(guī)模飼養(yǎng)條件下,雞的生產性能被無限挖掘,機體的代償能力發(fā)生紊亂造成免疫能力下降,無法抵御病原的侵害。這也是所有畜牧生產的矛盾,如何在提高生產性能的前體下,保證畜禽的健康成為畜牧業(yè)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我國雞霍亂疾病的防治現狀,霍亂發(fā)病機制和防治措施進行總結,為養(yǎng)雞生產者提供技術參考。
1 流行病學
雞霍亂是由禽多殺性巴氏桿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多殺性巴氏桿菌在干燥的環(huán)境條件下會失去活性,60℃會被殺死?,F在生產巴氏奶的原理就是利用高溫將巴氏桿菌殺死,制成新鮮的消毒奶。市面上售賣的大部分堿性消毒藥品都可以將其殺死?;魜y可以感染多種禽類和野生動物,雞、鴨、鵝等羽毛類動物感染后癥狀較為明顯。生長較快的肉雞容易感染該病毒,病死率一般在75%以上。規(guī)?;B(yǎng)殖的禽類較散養(yǎng)的禽類發(fā)病率高。雞霍亂主要是通過活體動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接觸患病動物發(fā)生感染,如果生存環(huán)境條件較好,也會由于接觸環(huán)境中的土壤、水、飼料、飼養(yǎng)工具等發(fā)生感染。
2 臨床癥狀
該病主要感染健壯、生產性能強的雞群,這類雞群感染后很快就會死亡,期間癥狀不明顯,在死亡前或有不安、煩躁、振翅、頸部前伸、身體搖晃的癥狀,直到死亡不超過3h。經常白天無癥狀,夜間死亡。病程較慢的雞會表現出一定的臨床癥狀,主要是精神狀態(tài)欠佳,縮頸閉目、羽毛蓬松、翅膀低垂、體溫上升明顯等癥狀,體溫快速上升到達43℃。在后期其口鼻會有黏性分泌物出現,口鼻緊閉。雞冠變成紫色,伴有呼吸系統(tǒng)癥狀。排出的糞便顏色淺,白色稀樣糞便,持續(xù)3d左右會衰竭死亡。有的雞會表現出非典型的癥狀,主要表現是肉鬢發(fā)生腫大,有的會有流膿的表現,出現肢體障礙無法正常行走,小部分的雞有呼吸道癥狀,鼻腔有黏性液體流出,可以持續(xù)1個月。
3 病理檢查
快速死亡的雞進行病理檢查時,一般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病理變化,在對其猝死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其病死的原因可能是,心臟和肝血管膨脹破裂,心臟突停造成死亡。對于有癥狀的雞進行解剖后,可以發(fā)現其胸部的漿膜出血嚴重,遍布出血點。肝臟整體暗紅色變成黃色或者深棕色,肝臟的水腫較為嚴重,用手觸碰會發(fā)現其變的酥軟易壞,并且肝臟的表面有壞死性病灶出現,病灶性狀橢圓,有豆粒大小。肺臟整體呈現水腫狀態(tài),肺管內充血嚴重,有出血點,肺臟解剖后肺泡發(fā)生壞死。心臟的整體外觀大小無明顯變化,但解剖后心臟的冠狀溝有明顯的出血點,心膜出現破損,心包積液嚴重,積液呈現深黃色。脾臟解剖時一般無明顯的癥狀;消化道的十二指腸和胃部有明顯的病變癥狀,主要表現是腸黏膜和胃黏膜有明顯的出血點,整個腸道出現卡他性出血性炎癥,腸內容物為暗紅色。雞的淋巴結一般無明顯癥狀,只有翅膀根部有淋巴結腫大的跡象。非典型病理死亡后進行解剖后可以見肺臟的癥狀明顯,主要是有干酪性病灶,呈現白色。雞的嗉囊有明顯的炎癥表現,內壁有膿狀液體。肢體的關節(jié)有積液,積液呈現淡黃色。有些雞的肉鬢和雞冠有壞死癥狀,主要是流膿或者潰爛[1]。
4 病原學診斷
病樣的組織涂片是常用的檢測手段,病樣制成切片后,放于載玻片上壓實,使用甲醇進行染色,用蠟燭過火烘干或者使用激光管進行烘干。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在美蘭染色的組織中可以看到病菌的染色樣本,病菌的兩端出現深藍色。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是對病原進行藥敏試驗的前提,將含有病菌的組織樣品放到肉湯瓊脂培養(yǎng)液中進行培養(yǎng),在37.5℃的條件下厭氧培養(yǎng)24h。可以發(fā)現肉湯內懸浮物變得均勻,冷卻后會出現黏稠的沉淀物,對沉淀物進行傾斜后可見有多層漣漪。將沉淀物接種在平板培養(yǎng)皿繼續(xù)培養(yǎng)可以看見露珠狀的菌落,菌落的邊緣整齊,表明圓潤,無溶血現象??梢詫溥M一步涂片鏡檢,從病原的形態(tài)學上對其進行確定[2]。
5 相似病癥的鑒別
禽霍亂一般只是雞死亡,但雞尸體不會有特殊的臭味散發(fā)出來,剖檢表現明顯的癥狀器官是肝臟,肝臟呈紅色,表面有明顯的豆粒狀壞死灶。因為敗血性大腸桿菌對血液的影響較大,雞的整個血液都出現了病變,死后的雞尸體散發(fā)特殊的臭味,剖檢后的主要癥狀是器官肝臟呈綠色,肝表面出現白色無規(guī)則的小壞死灶。
禽霍亂會導致典型的敗血癥變化,且主要發(fā)病的為健壯的肥大雞,死亡率非常高,而慢性型一般會導致雞冠和肉鬢發(fā)生腫脹,出現化膿、壞死,有時關節(jié)出現化膿性炎癥或者心包炎等。雞副傷寒主要是感染2周齡以內的雛雞,成年健壯的肥大雞感染后無臨床癥狀,嚴重的癥狀表現主要是出現在消化系統(tǒng),主要表現出食欲不振,腹瀉、下痢,以及產蛋量減少等[3]。
6 防控措施
6.1 藥物治療
每只病雞肌肉注射12萬IU青霉素、10萬IU鏈霉素,每天早晚各1次。在飼料中加入3g/kg消腫解毒散,增加排尿量,在飲水中加入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200mg/L,提高機體的抗應激能力。也可以使用中藥復方進行治療。據報道中藥五倍子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霍亂,預防率達到90%,治療率達到75%。
6.2 免疫接種
我國已經研制出多種禽霍亂疫苗,常用疫苗包括禽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活疫苗、禽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滅活疫苗、禽多殺性巴氏桿菌病油乳劑滅活疫苗等。給大于2月齡的雞使用,以禽巴氏桿菌病蜂膠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最好,胸肌接種1mL,免疫保護期可持續(xù)大約半年,使用礦物質佐劑的情況下保護率平均在95%左右,使用該菌苗少數雞會出現精神不適或者一過性減食的情況,通常經過大約24h就會恢復正常,相對于其它疫苗其安全性好,不良反應較少,是防疫的首選疫苗。
6.3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雞舍保持干凈、通風、干燥、定時對畜禽的糞便進行及時清理,飲水器、飼槽定期清洗,嚴格消毒,糞便的存放處要遠離雞的生產區(qū)域,一般要求大于500m以上。堅持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yǎng)方式,雞群要飼喂含有豐富蛋白質、各種維生素以及磷酸鈣的全價飼料,增強機體抗病力。合理的進行分群飼養(yǎng),建立隔離區(qū),對疑似病例或者是有癥狀表現的雞及時轉運隔離。廠區(qū)的人員要實現分區(qū)管理,做到無交叉,獸醫(yī)人員必須穿防護服的情況下,才可以進入其他生產區(qū)域進行工作。
7 小結
雞的傳染性疾病較多,且集中在雞的生長期和產蛋期發(fā)病,所以在雞的疾病預防中要注意提高雞的疾病抵抗能力,可以使用營養(yǎng)調控技術增加雞自身抵抗能力,也可以通過使用益生菌類增加雞的免疫能力。在生產中要注意病原的防控,做好人員、車輛、生產區(qū)域、生產設備的消毒。最重要的是做好疫苗免疫接種,保證接種雞群的免疫應答率達到標準。
參考文獻:
[1] 柳衛(wèi)國,張倩,寧康健.雞霍亂臨床病理學分析[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18,32(5):5-7.
[2] Maryam Homayoon, Yahya Tahamtan, Mohammad Kargar, et al. Pasteurella multocida inactivated with ferric chloride and adjuvanted with bacterial DNA is a potent and efficacious vaccine in Balb/c mice[J].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8, 67(9):1383-1390.
[3] S. Qureshi, H.M. Saxena, N. Imam, et al. Isolation and genome analysis of a lytic Pasteurella multocida Bacteriophage PMP‐GAD-IND[J].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18, 67(3):24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