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瑞
(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 機電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2)
凸模是用來成型制品內表面的模具零件。由于制品的形狀、尺寸不同,所以凸模的種類很多,常根據凸模斷面形狀的不同將其分為圓形凸模和異形凸模兩類。圓形凸模一般采用車削、銑削、磨削等進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經熱處理后在外圓磨床上進行精加工,再經光整加工(研磨、拋光)后即可達到設計要求。異形凸模在制造上較圓形凸模要復雜得多,特別是工作型面的精加工常采用電火花加工或成型磨削加工,而成型磨削加工比電火花加工的加工時間要縮短60%左右,是一種很好的加工方法。成型磨削大多在光學曲線磨床、數控成型磨床上進行,但是部分中、小型模具企業(yè)普遍存在規(guī)模小、資金短缺等問題,對設備的投入和成本的控制很謹慎,磨床設備多數為普通平面磨床,沒有上述的高端磨床,為此,下面以某異形凸模為例,對其在普通平面磨床上實施成型磨削工藝的情況進行介紹。
異形凸模的工作型面是由一些平面、斜面和圓弧面等組成的,其輪廓線為若干直線段和圓弧。采用成型磨削加工,就是把被磨削的輪廓分成單一的直線和圓弧逐段進行磨削,使之達到圖樣上的技術要求,其方法如下:
利用修整砂輪工具,將砂輪修整成與工件被磨削表面完全吻合的形狀,然后用此砂輪磨削工件。常用金剛石修整砂輪,在加工零件較多的情況下才用擠壓輪修整砂輪。擠壓輪修整砂輪適合于修整形狀復雜或帶小圓弧的成形砂輪,尤其是難以用金剛石進行修整的成形砂輪。
在磨削過程中,通過夾具的調節(jié)使工件固定或不斷改變位置,從而獲得所需的形狀。常用的磨削夾具有精密平口鉗、正弦磁力臺、正弦分度夾具、萬能夾具等。正弦精密平口鉗和正弦磁力臺主要用于磨削工件上的平面或斜面,正弦分中夾具主要磨削工件上共軸線的不同圓弧面、平面及等分槽;萬能夾具除具備前面幾種夾具的功能外,還可磨削不共軸線的多個圓弧面。
成型磨削的磨削精度可達IT5~IT6,表面粗糙度為Ra0.4~Ra0.1。
由于異形凸模零件圖上給出的尺寸是按設計基準標注的,成型磨削過程中所選定的工藝基準往往與設計基準不一致。因此,在進行磨削之前,需要根據設計尺寸換算出所需要的工藝尺寸,并繪制成磨削的工序圖,以便進行加工和測量。
成型磨削的工藝尺寸應按照加工中調整和測量的需要確定,且按零件的平均尺寸進行計算。為了保證加工精度,計算的精確度要提高,三角函數及一般數值運算應精確到小數點后6位,運算的最終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或3位。
為保證磨削質量,應使工件在夾具內正確定位,工件的定位基準面應預先磨平并保證垂直;磨削時,被磨削表面的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要用測量調整器、量塊和百分表進行比較測量。
圖1所示為某企業(yè)的異形凸模,主視圖中的尺寸為換算后的工藝尺寸,按IT7 級制造,左視圖中的尺寸20按IT13級制造,材料:Cr12,硬度:58~62HRC,表面粗糙度全部為Ra0.8。
圖1 異形凸模
為了提高異形凸模的加工精度,更好地滿足產品功能的要求,結合企業(yè)的生產設備條件,將原先的精加工采用電火花線切割加工改為成型磨削加工,改進后的加工工藝路線為:
(1)備料: 鍛件55mm×45mm×25mm;(2)熱處理:退火HBS≤240;(3)立銑:銑六面55.6mm×45.6mm×25.6mm;(4)平磨:磨六面,留磨削余量0.3~0.4mm,對角尺;(5)鉗工:去毛刺,劃線;(6)立銑:銑C、D、E面,留磨削余量0.15~0.2mm;(7)熱處理:淬火、回火, 保證硬度58~62HRC;(8)平磨:磨基準面及其它平面(C、D、E面除外)至尺寸,對角尺;(9)成型磨削:磨削C、D、E面至尺寸。
該異形凸模的成型磨削采用MCL-MSP47S米其林正弦磁力臺(兩正弦圓柱之間的中心距為75mm)夾具在M7120D/H平面磨床上進行,加工工藝過程如下:
步驟1,校正夾具、裝夾工件:將正弦磁力臺夾具放在平面磨床的工作臺上,找正,使夾具上正弦圓柱的軸線與機床工作臺的縱向運動方向平行,然后以A面、B面為定位基準,裝夾工件。
步驟2,磨削C面:磨削前,先在夾具的正弦圓柱和底座間墊入尺寸為H1的調整量塊,使C面處于水平位置,調整夾具的調整量塊尺寸H1按正弦公式計算: H1=75sin8°=10.438mm,如圖2a所示。接著在夾具磁力平臺上按圖示位置放一根直徑為φ12的標準圓柱,調整測量調整器上量塊座的位置,用百分表進行測量,使量塊座平面與標準圓柱面的最高點等高后,將量塊座固定。再在上面放置尺寸為M1的檢測量塊,以此作為后續(xù)磨削C面是否加工到尺寸的檢驗依據,檢測量塊尺寸M1的計算,通過解圖2b所示的直角三角形得到:M1=[(40-6)×cos8°-6]=27.669mm。然后將百分表的測量頭放在檢測量塊上平面進行打表,并將主指針調到“0”位,記下百分表的讀數。
圖2 磨削異形凸模C面
于是,開始磨削C面到尺寸。C面是否達到磨削要求,通過百分表來測量C面的磨削尺寸M1。當百分表在C面上的讀數,與百分表在檢測量塊上平面的讀數相同時,表明工件已加工到所要求的尺寸,即達到磨削要求,否則,還需要繼續(xù)磨削。下述磨削D面、E面時,調整夾具的方法和檢測磨削尺寸是否達到磨削要求的測量方法,與磨削C面采用的方法一樣,不再贅述。
步驟3,磨削D面:調整夾具使D面處于水平位置,調整量塊尺寸H2: H2=75Sin30°=37.5mm;磨削D面到尺寸,為防止砂輪切入E面,當磨削到與E面交線附近時停止,留1~2mm余量,如圖3a所示。檢測量塊尺寸M2:M2=[(40-6)+(20-6)×tan30°]×Cos30°-6=30.445mm,如圖3b所示。
圖3 磨削異形凸模D面
步驟4,磨削E面:取走夾具正弦圓柱下的調整量塊,調整夾具磁力平臺成水平位置,磨削E面到尺寸,在E、D兩平面交線處留1~2mm的磨削余量,如圖4a所示。檢測量塊尺寸M3:M3=(40-12)-(35-20)×tan30°=19.340mm,如圖4b所示。
圖4 磨削異形凸模E面
步驟5,磨削D、E面的交線部位:用成形砂輪磨削法加工,先修整輪,調整夾具磁力平臺與水平面成30°,調整量塊尺寸為37.5mm(同上面的H2),用金剛石筆把砂輪圓周修整出部分錐角為60°的圓錐面,如圖5所示。再用修整后的砂輪磨削D、E面的交線部位,使砂輪的外圓柱面與處于水平位置的D面部分輕微接觸、出現極微小的火花,再使砂輪慢速橫向進給,直到砂輪的圓錐面與E面輕微接觸,加工完成,如圖6所示。
圖5 用金剛石筆修整砂輪
圖6 磨削異形凸模D、E面的交線部位
(1)砂輪磨鈍后需及時修整,先用碳化硅砂條粗修,再使用金剛石筆修整,以保持形狀正確。
(2)砂輪在修整和磨削時,橫向位置不應改變,以保證磨削表面的輪廓精度。
(3)為便于磨削,設計凸模的結構時,要將其設計成直通式、不能設計成臺階式凸模;當凸模形狀復雜,某些表面因砂輪不能進入無法直接磨削時,應將凸模設計成鑲拼結構,各拼塊單獨加工后再組合拼裝成一個整體。
通過工藝改進,在平面磨床上采用成型磨削工藝對該異形凸模進行精加工,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縮短了制造周期,節(jié)約了模具鋼材,降低了制造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梢姡灰慵慕Y構設計和磨削工藝制定合理、測量方法正確,中小模具企業(yè)利用平面磨床對零件進行成型磨削加工,同樣可以發(fā)揮其高精度、高效率的優(yōu)越性,從而提高模具制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