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鳳麗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敝袊怨胖匾暯逃?,古代教育十分發(fā)達,出現(xiàn)許多大家耳熟能詳?shù)臅?,如湖南長沙岳麓書院、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江西上饒鵝湖書院等。
在古代,學校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按照國家禮制和學校規(guī)模大小的差異,先秦時期,分別叫作“塾”“庠”“序”“泮宮”“辟雍”等。漢代,最高一級學校叫作“太學”,下面分別叫作“東學”“西學”“南學”“北學”。再后來,“太學”改為“國子學”“國子寺”“國子監(jiān)”。明清時期,學校一般叫作“書院”“書堂”“私塾”等。
現(xiàn)今學校統(tǒng)一是9月秋季開學,但是古代學校的開學時間和現(xiàn)在不一樣。秦漢時期,有的地方春季開學,有的地方秋季或者冬季開學。直到南北朝時期,學校的開學時間才相對統(tǒng)一,一般是在農歷十月初冬時節(jié)開學。
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新生的開學典禮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禮記·學記》中記載有古代大學(古代有小學、大學之分,大學以詩書禮樂為學習內容,小學則以文字訓詁為學習內容)的開學儀式。大學的開學儀式是一場隆重的慶典活動。開學時,為了表示尊師重道,天子諸侯要派遣官員去參加慶典,并且要穿著白色的皮弁禮服參加,還要用水芹、水藻等物品隆重地祭奠先圣先師。同時,為了勉勵學生好好讀書學習,慶典過程中還要演奏《小雅》中的《鹿鳴》《四牡》《皇皇者華》三首樂章;然后敲鼓,召集學生進入教室,打開書箱,開始新的學習。
古代大學開學典禮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祭奠先圣先師,即釋奠禮。在古代,人們把老師與天、地、君、親并列敬仰,尊敬師長是人們必須遵守的綱常之一?!盾髯印ざY論篇》中說:“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表n愈在《師說》中也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崩蠋熓侵R、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傳授者,是道德和學養(yǎng)的代表者,在社會上承擔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因此,新生入學的時候要祭祀先圣先師。為了表示對老師的尊重,古人還尊稱老師為“夫子”“先生”“恩師”和“西席”等,從這些稱謂中也可以看出中華民族尊師重道的傳統(tǒng)。
釋奠禮中祭祀的先圣先師原本包含很多人,后來逐漸演變?yōu)榧漓肟鬃右蝗?。祭祀孔子時,也要一并祭祀“四配”“十二哲”,這些人很多都是孔子優(yōu)秀的學生,還有儒學的弘揚者,比如宋代朱熹。舉行釋奠禮的時候還要演奏古樸的雅樂。從隋朝開始,每個王朝都會為釋奠禮制定專門的音樂。隋朝的樂曲名為“誠夏”,這個名字來源于《尚書·大禹謨》中的“至誠感神”,意思是誠心能感動神靈。后來,歷代王朝還有“宣和之樂”“凝安九成之樂”“宣圣樂章”“中和韶樂”等。民國時,頒布了新的釋奠禮樂章,即迎神奏始和、初獻奏雍和、亞獻奏熙和、終獻奏淵和、徹饌奏昌和、送神奏德和,六章六奏。和音樂相配合的是舞蹈,釋奠禮中表演的舞蹈叫作佾舞,有六佾舞和八佾舞之分。
現(xiàn)在,高校開學時也要舉行開學典禮,新生們聚集在一起,聆聽校長、教師代表、學生代表等人的訓導,接受開學教育,但是并不舉行傳統(tǒng)的釋奠禮。傳統(tǒng)的釋奠禮被一些小學開學典禮部分繼承了下來?!度纸洝分姓f“凡訓蒙,須講究”,作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代擁有較為發(fā)達的童蒙教育,出現(xiàn)了《弟子規(guī)》《三字經》等蒙學著作,但是并未形成特定的小學開學典禮。
今天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帶有傳統(tǒng)要素的小學開學典禮,這些小學開學典禮通常稱作開筆禮。開筆禮包括正衣冠、朱砂啟智、擊鼓明志、啟蒙描紅、拜孔子等環(huán)節(jié)。從這些環(huán)節(jié)看,主要是對古代大學開學典禮的繼承與發(fā)展。開筆禮又稱作“開書禮”“破蒙禮”“發(fā)蒙禮”等,意味著兒童開始讀書寫字,正式進入學習階段。
開筆禮的第一步是正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惫湃朔浅V匾晝x容,認為人要穿戴整齊、儀態(tài)端正,才能知書達禮、明白事理。
之后還有朱砂啟智,又稱“朱砂開智”“朱砂點痣”。朱砂是紅色的,紅色在中國人心中是吉祥的顏色,“痣”跟“智”同音,用紅色的朱砂點痣就是希望孩子們從此眼明心亮、一點就通,多讀書,讀好書,做好人。
擊鼓明志是對古禮的繼承,《禮記》中說大學開學時,學生在聽到學校的鼓聲后打開自己的書箱,取出自己的學習用具。而在現(xiàn)代開筆禮中,擊鼓明志主要是讓孩童們通過擊鼓,表達自己的志向。
有些地方還有啟蒙描紅的儀式。古人認為,從一個人寫的字中能看出他的品德修養(yǎng)。心正則字正,心不正則字不正。所以古人寫字之前要焚香、沐浴、更衣,心態(tài)平和,緩緩落筆。
拜孔子是對古代釋奠禮的繼承。從禮儀形式上看,以上這些禮儀既是對古代大學開學禮儀的借鑒和繼承,同時也體現(xiàn)了時代創(chuàng)新。
一場隆重的開學典禮,既是學校開啟新一輪學生教育的標志,也是孩童們開啟新的人生旅程的標志。從富含中國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開學禮儀中可以看出,學校教育不僅強調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同時也強調培養(yǎng)良好品行的重要性。老師們要通過“傳道、授業(yè)、解惑”,為孩子們未來的全面成長夯實根基。(作者為遼寧大學文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