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婷,汪曦,梅克雯,張莉萍,陸佳
上海市閔行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201101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兒童,具有高度傳染性,極易在學校、托幼園所等兒童聚集的地方引起暴發(fā)流行,給兒童健康和學習生活造成極大影響[1]。因此,為了更好地掌握和及時控制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一些地區(qū)開展了學校水痘暴發(fā)疫情的流行病學分析[2-3]。上海市一直非常重視水痘疫情的防控,于2013年下發(fā)了《上海市水痘疫苗應急接種實施方案》,靜安等區(qū)域先后對本區(qū)域水痘疫情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分析[4]。本文在對上海市閔行區(qū)2015—2018年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進行分析的同時,對防控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的不同應急接種方案效果進行了評價。
1.1 資料來源 水痘病例個案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通過職業(yè)分類,篩選出閔行區(qū)2015—2018年校園水痘病例;學校水痘聚集性疫情資料來源于2015—2018年閔行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水痘疫情日常監(jiān)測,閔行區(qū)人口數據來源于閔行區(qū)統(tǒng)計局官方網站,學生水痘疫苗免疫史來源于學校的預防接種記錄卡。
1.2 判定標準 依據《上海市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疫情監(jiān)測方案》,將水痘相關疫情判定標準定義如下:水痘聚集性疫情指同一集體機構或同一居住地在21 d內發(fā)生5例及以上水痘臨床診斷或實驗室確診病例;水痘突破病例指水痘疫苗免疫42 d后患水痘的病例。
1.3 接種對象2015—2016年實行2例水痘應急接種方案,水痘疫苗應急接種對象為符合《上海市水痘疫苗應急接種實施方案》(2015年版)[5]的托幼機構、小學、初高中及中等院校學生,且同時應符合以下條件:①年齡為1~34歲,既往無水痘患病史;②無水痘疫苗禁忌癥;③水痘疫苗接種未滿2劑次、5年內未接種過水痘疫苗。2017—2018年實行1例水痘應急接種方案,水痘疫苗應急接種對象為符合《上海市水痘疫苗應急接種實施方案》(2018年版)[6]的托幼機構、小學、初高中及中高等院校學生,且同時應符合以下條件:①年滿12月齡且既往無水痘患病史;②無水痘疫苗禁忌癥;③未接種過水痘疫苗者可接種1劑水痘疫苗;④接種過1劑水痘疫苗者,需再接種1劑水痘疫苗,年滿4周歲未滿13周歲者,與上一劑最短間隔為3個月;≥13周歲者與上一劑最短間隔為4~8周。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和統(tǒng)計學分析,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疫情概況2015—2018年,閔行區(qū)共報告132起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涉及154 780人,報告病例數共1 371例,罹患率為0.89%,無死亡病例,見表1。每起疫情涉及病例數最少5人,最多31人,中位數為9人;疫情持續(xù)時間(首病例發(fā)病至末病例發(fā)病21 d后解除隔離)最短22 d,最長119 d,中位數為48 d。
表1 閔行區(qū)2015—2018年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概況Tab.1 Aggregated varicella epidemic at schools in Minhang District from 2015 to 2018
2.2 流行病學特征
2.2.1 時間分布2015—2018年,閔行區(qū)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主要發(fā)生在秋冬季(9月—次年1月),共發(fā)生水痘聚集性疫情92起,占全年總數的69.70%;其次為春季(3—5月),共發(fā)生水痘聚集性疫情37起,占全年總數的28.03%。見圖1。
圖1 2015—2018年閔行區(qū)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時間分布圖Fig.1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aggregated varicella epidemic at schools in Minhang District from 2015 to 2018
2.2.2 地區(qū)分布2015—2018年,閔行區(qū)13個鎮(zhèn)(街道)均報告有校園聚集性水痘疫情,疫情主要分布在莘莊鎮(zhèn)、七寶鎮(zhèn)、古美街道,累計報告聚集性水痘疫情分別為32、18、14起,占總疫情的48.48%;累計報告水痘病例數分別為313、236、114例,占總病例數的48.36%。
2.2.3 學校分布 報告發(fā)生的132起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中,發(fā)生在托幼機構57起(43.18%)、小學56起(42.42%)、中學14起(10.61%)、大學5起(3.79%),不同類型學校水痘平均罹患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53.68,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小學與中學組平均罹患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17,P>0.05);托幼機構組高于小學組、中學組和大學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為268.64、108.56和884.80,P均<0.05);小學組和中學組平均罹患率均高于大學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為290.77和216.83,P均<0.05)。報告發(fā)生的1 371例聚集性水痘病例中,小學病例數最多,為617例(45.00%);其次為托幼機構,為546例(39.82%);中學、大學分別為143例(10.43%)和65例(4.74%)。
2.3 水痘疫苗免疫史及水痘突破病例情況1 371例校園聚集性水痘病例中,1 157例(84.39%)有明確的水痘疫苗免疫史(1 147例有1劑次水痘疫苗免疫史,僅10例有2劑次水痘疫苗免疫史,均為小學生),其中托幼機構482例、小學561例、中學114例,均為水痘突破病例,其中小學占比最高(90.92%),其次為托幼機構(88.28%)。65例大學生水痘病例均無明確的疫苗免疫史。不同類型學校的突破病例報告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4.51,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托幼機構與小學突破病例報告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48,P>0.05),托幼機構組、小學組高于中學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分別為7.108和14.670,P均<0.05)。見表2。
表2 2015—2018年閔行區(qū)學生免疫史及水痘突破病例情況Tab.2 Vaccination history and breakthrough cases in students in Minhang District from 2015 to 2018
2.4 不同應急接種方案效果2015—2016年,閔行區(qū)共發(fā)生校園聚集性水痘疫情66起,累及病例數705人,采用2例水痘應急接種方案后,每起水痘疫情平均持續(xù)時間為51.7 d;2017—2018年,發(fā)生校園聚集性水痘疫情也為66起,累及病例數666人,采用1例水痘應急接種方案后,每起水痘疫情平均持續(xù)時間為49.4 d。不同應急接種方案下,托幼機構、小學、中學水痘聚集性疫情平均持續(xù)時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分別為2.175、2.245和2.286,P均<0.05)。見表3。
表3 不同應急方案效果Tab.3 Effects of various emergency vaccination schemes
近年,閔行區(qū)水痘發(fā)病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而暴發(fā)點罹患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主要是由于高校類集體機構自2017年起才被納入管轄范圍。水痘聚集性疫情涉及全區(qū)所有鎮(zhèn)(街道),聚集性病例發(fā)病主要集中在秋冬季和春季,呈現(xiàn)明顯的季節(jié)分布,與托幼機構、學校的學期安排基本一致。2015—2018年間,閔行區(qū)共調查、處理、收集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132起,其中托幼機構、小學水痘疫情占85.61%,已成為水痘聚集性疫情高發(fā)場所。
研究發(fā)現(xiàn),水痘疫苗對水痘易感者具有較好的保護效果[7],但在接種1劑水痘疫苗后,不僅約有10%的接種者未產生有效的免疫應答,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其保護效果也呈逐年下降的趨勢[8-9],從而發(fā)生較高比例的水痘突破病例,國內外均有較高接種率的學校水痘聚集性疫情發(fā)生的報道[10-11]。一項對2006—2010年美國推廣水痘2劑法后水痘發(fā)病的研究表明,61.70%的病例有1劑水痘免疫史,有2劑免疫史發(fā)病僅占7.50%,且聚集性疫情較以往有明顯下降[12]。本文發(fā)現(xiàn),2015—2018年間閔行區(qū)托幼機構和小學突破病例高于中學,可能是由于13~17歲組中學生水痘疫苗接種率相對較低,疫苗保護效果隨時間呈逐步遞減的趨勢。有研究表明,免疫后5年以上是水痘突破病例發(fā)生的危險因素[13]。
MACARTNEY等[14]的研究表明,兒童在接觸水痘病例后3 d內接種水痘疫苗,可降低感染率,減輕病情。閔行區(qū)在開展水痘疫苗應急接種后,發(fā)現(xiàn)所有水痘疫情中第2例水痘病例出現(xiàn)48 h即轉為聚集性疫情的占全部疫情的44%。2例水痘應急接種策略不能很好地控制水痘聚集性疫情,因此,自2017年1月起,閔行區(qū)在全市首次開展1例水痘應急接種方案,該方案實施2年來,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平均持續(xù)時間及累及病例數均有所下降,表明開展應急接種時間越早,水痘疫情防控效果越好。
2015—2018年,閔行區(qū)校園水痘暴發(fā)時的罹患率呈明顯下降趨勢,但校園水痘聚集性疫情仍較嚴峻,水痘突破病例明顯高于相關報道[15]。為進一步控制水痘聚集性疫情,上海市于2018年起將2劑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納入常規(guī)免疫。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學校聚集性水痘疫情期間開展1例應急接種的措施切實有效。因此,建議疫情發(fā)生后密切接觸人群及早進行水痘疫苗應急接種,有效控制疫情蔓延范圍,縮短疫情持續(xù)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