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珠,于云霞,張昆紅,曹穎,袁玲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腎內科,云南昆明 650101
對廣大臨床護理人員來說,在職過程中接受相關培訓有助于提高其綜合能力[1]。但是采用傳統培訓模式因為其形式過于單一,效果不理想,已無法滿足現代臨床護理發(fā)展的要求。因此在對護理人員展開培訓時,應探索一種高效、可靠的培訓模式。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保證護理操作的合理性和規(guī)范性,進而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舒適的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2]。因為護理人員自身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采取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效果理想?;诖?,該研究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該院參加臨床護理培訓的80名護理人員,對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在醫(yī)院護理人員的培訓過程中的使用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選擇在該院參加臨床護理培訓的80名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0名)和觀察組(40名)。對照組年齡為21~45歲,平均年齡(28.03±6.85)歲;工作年限1~20年,平均(9.03±5.52)年;其中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12名,護師10名,護士16名;學歷分布:本科26名、大專14名。觀察組年齡為22~45歲,平均年齡(28.37±6.24)歲;工作年限1~20年,平均(9.12±5.38)年;其中副主任護師3名,主管護師11名,護師10名,護士16名;學歷分布:本科25名、大專15名。兩組臨床護理人員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為該院在職護理人員;②均知情自愿參與該次研究,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①未從事臨床工作者;②中途退出研究者。
將常規(guī)傳統培訓模式應用于對照組護理人員,主要方法為現場教學培訓,采用宣教式培訓方法,對參加該次培訓的護理人員實施相應的知識講解和操作演示指導,之后根據學習內容進行自主練習,完成培訓后對其進行考核。
分層次多元化護理模式應用于觀察組,結合護理人員的層次、學歷以及自身特點對其進行分級,結合護理人員的不同級以及目標的差異性對其實施針對性培訓模式。對于學歷較高、護理資歷較高、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的主要培訓方向為臨床護理指導性人才,如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以及本科學歷護理人員;對于中等學歷或者中等資歷的護理人員來說,主要的培訓方向為臨床護理教育型人才,對于學歷或者資歷較低的護理人員來說,主要的培訓方向為護理實用型、專業(yè)型人才。對不同層級的護理人員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主要內容:(1)高資歷護理人員的培訓方法。①安排院內經驗豐富、專業(yè)能力強的護理人員外出修習,強化護理經驗的交流,對其他醫(yī)院或者醫(yī)療機構的方法和經驗進行全面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②提高論文寫作水平。因為高資歷護理人員專業(yè)能力較強,工作經驗豐富,因此需要注重提高其論文寫作能力,在調研工作的過程中確保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③提高實踐操作水平。高資歷護理人員可以擔任其他護理人員的帶教老師、在帶教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能力,并且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有助于豐富自身的經驗,同時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有助于提高其他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3]。(2)中等資歷護理人員培訓方式。①全面評估護理人員能力,在這一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培訓方法和流程,提高其綜合能力。②指導。對醫(yī)院科室來說,中等資歷護理人員是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幫助高資歷護理人員展開工作,又對低資歷護理人員有指導作用,有助于提高其綜合能力。③強化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能夠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有助于深化其對知識的學習,并且通過對低資歷護理人員的指導,不僅提高了低資歷護理人員綜合能力,也有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工作氛圍。(3)低資歷護理人員培訓方法。①加強基礎知識學習。選擇專業(yè)能力強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教師,加強護理人員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知識水平。②強化臨床實踐操作能力??梢酝ㄟ^多媒體、動畫、視頻的形式展示相關護理操作視頻,通過觀看了解實踐操作方法。實踐教學過程中使用合作及考核方法,提高其操作能力。③提高其專業(yè)能力。將培訓人員分配到各個不同的科室,不斷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使護理人員能夠獨立評估患者病情,采取有效護理措施。(4)其他相關方法。①明確培訓方案和目標,保證其合理性,與醫(yī)院發(fā)展要求相符,建立專門小組,選擇經驗豐富、專業(yè)能力強的護理人員擔任組長。②完善標準規(guī)范制度。對醫(yī)院來說,需要根據相關考核標準強化護理人員的學習。③定期進行考核,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
將兩組接受培訓護理人員的考核成績進行比較,包括基礎知識,實踐操作,應急處理以及護理質量分數,滿分均為100分,得分越高則表示掌握程度越好。比較兩組護理人員對培訓的滿意度。使用該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共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人數+一般滿意人數)/總人數×100.00%。對比兩組培訓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使用醫(y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滿意度評估方法同培訓滿意度相同。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人員考核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護理人員考核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考核成績對比[(±s),分]
表1 兩組護理人員考核成績對比[(±s),分]
組別 基礎知識 實踐操作 應急處理 護理質量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值P值90.02±3.31 77.89±3.12 16.866<0.001 86.21±2.63 72.25±2.05 26.477<0.001 84.41±2.93 73.02±2.21 19.628<0.001 85.03±2.02 77.73±2.31 15.046<0.001
觀察組護理人員培訓滿意度95.00%優(yōu)于對照組護理人員培訓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人員培訓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工作滿意度97.50%優(yōu)于對照組護理工作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對醫(yī)院臨床護理人員來說,護理培訓對于提高其技能操作水平以及工作質量有決定性作用,也是醫(yī)院完善自身形象,提高護理水平的主要手段[4]。隨著人們的健康觀念的不斷加強,對于護理質量的重視度也變得越來越高,并且臨床護理流程及內容相對復雜,護理人員需要對不同的患者實施護理措施,易引發(fā)護患糾紛問題,不利于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5]。所以,對廣大護理人員來說,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為患者提供高效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為患者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6]。
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是一種分級針對性培訓的新型培訓方法[7]。有助于醫(yī)院、護理人員和患者間的互動,成為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措施[8]。通過對護理服務的過程及方法進行不斷的改善和優(yōu)化,對于提高患者依從性具有重要意義,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舒適護理服務。通過對護理人員實施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有助于確保護理人員能夠全面掌握一些系統性基礎知識,提高其護理實踐操作水平,發(fā)現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解決,減少護理差錯情況,降低風險事件發(fā)生率[9]。并且通過對該護理模式的合理應用能夠發(fā)揮護理人員的優(yōu)勢,確保護理操作的合理性和規(guī)范性[10-11]。將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應用于臨床護理培訓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效果理想,通過對這一培訓模式的合理應用,可以有效彌補不同級別護理人員在實際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大程度發(fā)揮其特長優(yōu)勢[12]。通過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可以保證全體護理人員在培訓實踐活動中對專業(yè)知識、基礎知識進行全面有效的學習,同時也可以采取針對性、目的性較強的措施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減少日常護理工作的差錯風險,進一步規(guī)范護理工作的規(guī)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不僅有助于強化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還能夠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高效、舒適、可靠的護理服務[13]。
根據該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考核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也表明有效的護理培訓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同時觀察組的培訓滿意度及護理工作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表明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培訓的滿意度,更能夠提高其對工作的滿意度,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分層次培訓模式使護理人員在職教育的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并且有助于全面提高其專業(yè)素質。該次研究中觀察組的各項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也說明通過該培訓模式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操作能力、專業(y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實際護理工作過程中通臨床醫(yī)師的配合度愈發(fā)默契。并且每年都會定期組織相關培訓活動,使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升,有助于醫(yī)院護理人員隊伍建設水平的提高。分層次培訓模式的有效實施有助于強化護理人員的職業(yè)責任意識,提高科室的護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對護理人員實施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使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同時有效提高了其專業(yè)水平和業(yè)務能力,進而提高了護理質量,得到了患者的信任和認可,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會隨之提升。傳統培訓模式并沒有區(qū)分不同年限護理人員,相較于低資歷護理人員,高資歷護理人員的技術程度更高,所以采取不同層次的培訓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yè)能力。觀察組培訓滿意度及工作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分層次培訓模式有助于強化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充分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其工作熱情,提高其業(yè)務水平。該次研究結果與孫素娟等[14]相關課題研究結果一致,其結果顯示分層次多元化培訓后的培訓滿意度(95.85%)明顯高于培訓前(87.04%),與該次研究結果中觀察組培訓滿意度(95.00%)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接受培訓的護理人員來說,通過分層次多元化培訓模式的效果更加理想,有助于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并且提高其對工作的滿意度,進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為患者提高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對于改善護患關系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