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玲玲 劉興穎
(沈陽市中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04)
急性腎盂腎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指腎實質以及腎盂黏膜的急性感染性泌尿系統(tǒng)病變[1]。該疾病主要是細菌侵犯了腎盂、腎盞以及腎實質從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其致病菌主要為大腸埃希菌[2]?;颊叩呐R床癥狀主要為尿頻、尿急、尿痛、腰痛、發(fā)熱、惡寒等[3]。本病好發(fā)于女性,尤其是女幼嬰、育齡婦女和老年婦女[4]。如果不能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易發(fā)展為慢性腎盂腎炎,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健康。筆者通過采用中醫(yī)護理措施在銀花泌炎靈片治療急性腎盂腎炎中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現將具體內容闡述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沈陽市中醫(yī)院腎病科收治的94例急性腎盂腎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7例。研究組男性15例,女性32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55.26±11.15)歲;發(fā)病時間1~3 d,平均(1.74±0.77)d;初中及以下學歷6例,高中及中專學歷10例,大專及以上學歷31例。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33例;年齡36~72歲,平均年齡(55.48±11.62)歲;發(fā)病時間0.5~3.0 d,(1.83±0.91)d;初中及以下學歷8例,高中及中專學歷9例,大專及以上學歷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臨床診療指南?腎臟病學分冊》中關于急性腎盂腎炎診斷標準[5]。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17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熱淋》。
1.3 納入標準 ①符合上述急性腎盂腎炎西醫(yī)診斷標準者。②符合上述中醫(yī)診斷標準者。③年齡在18~75歲。④體溫≥38.5 ℃。⑤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不符合上述中、西醫(yī)診斷標準者。②診斷符合膿毒血癥休克者。③有腎盂積膿、腎周膿腫嚴重并發(fā)癥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⑤過敏體質或對中藥過敏者。
1.5 方法 所有研究者均給予抗感染、退熱、對癥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銀花泌炎靈片及中醫(yī)護理措施。兩組均治療2周。銀花泌炎靈片用法每次4片,每日4次,口服,治療時間為2周。中醫(yī)護理措施:①密切觀察病情。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對于高熱的患者及時給與物理降溫,并詳細記錄體溫單、日進水量、尿液顏色、尿量,定期檢測患者電解質變化情況,囑患者及時、準確的采集尿常規(guī)及尿培養(yǎng)標本。詳細詢問患者尿頻、尿急、尿痛、腰痛等癥狀的改善情況,如患者出現高熱持續(xù)不緩解、頭痛、惡心、心慌、喘促、呼吸困難等情況及時通知醫(yī)師給予處置。②生活起居護理。本病多由于下陰不潔,穢濁之邪從下侵入機體,上犯膀胱,引起膀胱濕熱導致,因此女性患者定期更換衣物,并用生理鹽水清洗會陰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房事、經期衛(wèi)生,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7]。③飲食調護。本病在飲食上多由于過度食用辛熱肥甘之品,或嗜酒太過,釀生濕熱,下注膀胱而引起,在護理過程中應告知患者以清淡、低鹽飲食為主,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通過食材發(fā)揮補益肝腎、清熱解毒的作用,忌食油膩、海鮮、辛辣刺激食物,禁煙酒[8],以免助濕生熱。④情志護理。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如治療及護理不當會發(fā)展為慢性腎盂腎炎,患者易產生緊張、恐懼、悲觀、消極的心理,告知患者情志不遂,肝氣郁結,日久氣郁化火,郁于膀胱也會引起本病的發(fā)生。護理人員應積極給予患者情志護理,勤與患者溝通和交流,給予其鼓勵、支持和安慰,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9]。⑤用藥護理。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囑患者按時服藥,避免擅自停藥或減藥,護理人員應熟悉藥物的不良反應。本病臨床應用抗生素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應按時巡視病房,密切觀察患者有無過敏反應發(fā)生,如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通知醫(yī)師給予處置。銀花泌炎靈片藥物不良反應尚不明確,在治療過程中應詳細詢問患者有無惡心、嘔吐、泛酸、胃部疼痛不適、頭痛、頭暈等癥狀的發(fā)生,如出現應及時通知醫(yī)師給予處理。⑥健康指導。護理人員應充分尊重患者,耐心親切地與患者交流,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本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規(guī)律、治療方式及預后轉歸等,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護理和治療[10]。囑患者避免勞傷過度,調節(jié)膳食結構,保證營養(yǎng)供應充足,促進疾病康復。
1.6 觀察指標
1.6.1 療效判定標準[6]治愈:研究者臨床癥狀、體征均消失,尿常規(guī)、尿細菌培養(yǎng)均恢復至正常;顯效:研究者臨床癥狀、體征均明顯減輕,尿常規(guī)改善明顯,尿細菌數目明顯減少;有效:研究者臨床癥狀、體征均減輕,尿常規(guī)、尿細菌數目有所改善;無效:以上均未達成。治療總有效率=(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2 主要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 監(jiān)測兩組研究者護理后的主要癥狀及體征(尿路刺激征、發(fā)熱、腰痛)消失時間。
1.6.3 臨床護理滿意度 采用科室自制的問卷進行調查,在治療后發(fā)放到患者或家屬手中,由患者或家屬逐項填寫,調查內容主要包括護師服務態(tài)度、禮儀服務、操作技能、及時服務、健康指導等內容,共20題,每題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總分100分,不滿意≤74分,一般滿意75~90分,滿意≥91分。滿意度=(一般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7.8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9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主要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發(fā)熱、尿路刺激征、腰痛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主要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主要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比較(d,±s)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滿意度為95.74%,對照組滿意度80.8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n(%)]
急性腎盂腎炎起病急驟,發(fā)病率高,癥狀明顯,給患者帶了極大的痛苦,如治療不及時,往往導致慢性腎盂腎炎的發(fā)生,嚴重者會出現腎功能不全和中毒性休克等疾病[11]。對于急性腎盂腎炎的治療,臨床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型抗生素,且效果不錯。但經過統(tǒng)計發(fā)現,該病的復發(fā)率未明顯下降,這說明抗生素的應用并未改善病情,反而會因為不規(guī)范的應用而出現耐藥性[13]。
根據本病的臨床癥狀可將本病歸為“熱淋”“腰痛”范疇[14]。《金匱要略》中提出了清熱利濕藥,滑石、瞿麥、車前子、茯苓可治療小便不利,且提出淋家不可發(fā)汗的理論。有學者認為,該疾病感染的病位在腎、膀胱,濕熱相互蘊結,不似傷寒之一汗可解,溫熱之一清可愈,邪易留滯,治療時務使邪凈,不宜過早停藥。現代藥理研究發(fā)現,銀花泌炎靈片能抑制大腸埃希菌的繁殖和生長,從而起到抗細菌內毒素的活性作用。蓄和車前子能改善腎臟血流,加速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消除殘留在尿道中的致病菌。金銀花的抗菌成分主要是綠原酸和異綠原酸,能夠起到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既能抑制炎癥的滲出,又能抑制炎癥的增生[15]。本研究通過對急性腎盂腎炎患者采用銀花泌炎靈片治療并實施中醫(yī)護理措施,中醫(yī)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觀察病情、生活起居護理、飲食調護、情志護理、用藥護理、健康宣教等措施,結果發(fā)現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主要癥狀和體征消失時間短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急性腎盂腎炎患者給予銀花泌炎靈片治療并實施中醫(yī)護理措施,可縮短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臨床護理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