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
摘要:漢濱區(qū)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屬安康市之腹,面積3675km2,是典型的丘林地帶亞熱帶大陸濕潤性氣候區(qū)。川道地區(qū)雨水充足,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10月,四個月降雨占全年雨量的60%以上。春季雨水較少,為早春黃瓜生產(chǎn)提供了有利條件。去年初,區(qū)農(nóng)技站引進黃瓜新品種4個,進行春季大棚栽培越夏試驗,目的是了解試驗品種在當?shù)卮杭镜蜏馗邼癍h(huán)境下的適應性以及生長情況,為以后的試驗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黃瓜;栽培試驗;差異分析
1 ?品種來源及試驗方法
1.1 ?品種來源
天津科潤黃瓜研究所水果黃瓜和白黃瓜、山東的冬麗、河南的東冠。
1.2 ?試驗方法
由于受低溫高濕條件限制,本試驗種用簡單的試驗,三次重復。
2 ?試驗概況
試驗安排在建民鎮(zhèn)四檔村,選土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塊。前茬作物為萵筍,在1月初深翻細耙,施農(nóng)家肥2500kg/667m2,碳銨75kg/667m2,磷肥25kg/667m2,起壟作畦。
3 ?試驗過程
(1)冬麗、東冠、水果黃瓜、白黃瓜4個品種共栽培60m2,均采用吊蔓無支架的栽培方式。畦寬75cm,溝寬35cm,每穴按45cm×65cm株行距定播。
(2)追肥。定植5d后緩苗,15d后淡水糞少量追施,頭瓜長至一定大?。?cm長),二瓜坐穩(wěn)后追尿素3kg/667m2,間隔10d一次共追2次。
(3)每間隔10~15d噴農(nóng)藥和葉面肥一次,其它管理按生產(chǎn)技術規(guī)范實施。
4 ?試驗記錄及分析
從表1看出,它們播種期相差5d,但東冠品種長勢強,3月6日定植,其他的各相差1d定植。開花期東冠比冬麗早2d,比水果黃瓜和白黃瓜早5d。始收期東冠比冬麗早5d,比白黃瓜早8d,比水果黃瓜早9d。
從表2看出,定植密度相同的情況下,東冠的瓜長32~35cm,白黃瓜長度32~34 cm,.株高東冠1.8m,冬麗次之,水果瓜和白黃瓜株高相同。
從表三看出,栽培面積、株數(shù)相同的情況下,東冠單株均產(chǎn)1.85kg,小區(qū)產(chǎn)量81.4 kg,折合產(chǎn)5550 kg/667m2;水果黃瓜次之,單株均產(chǎn)1.65kg,小區(qū)產(chǎn)量72.6kg,折合產(chǎn)4950kg/667m2,冬麗和水果黃瓜排后。
從三個表中結果分析看出,不同一時間播種,但前期各品種長勢不同,東冠前期長勢很強,前期開花早、采收早,結果時間長,據(jù)觀察抗霜霉病和角斑病強,在低溫條高濕件下適應能力強,前期產(chǎn)量高,采收集中,而冬麗、水果黃瓜、白黃瓜品種長勢相當,但較東冠的花期,采收期較遲,后期高溫持續(xù),影響了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5 ?結論
東冠較適宜當?shù)貧夂驐l件,可推廣使用,冬麗、水果黃瓜、白黃瓜有待繼續(xù)試驗觀察。
參考文獻
[1] 齊艷花,張海芳,趙光華,等.北京市大興區(qū)秋大棚黃瓜不同播期比較試驗[J].北京農(nóng)業(yè),2009,12(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