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媛 張守明
河南省安陽市畜產(chǎn)品質量安全監(jiān)測檢驗中心,河南安陽455000
仔豬腹瀉是養(yǎng)豬生產(chǎn)中比較棘手的問題。近年來,我國在防治豬消化道病時超范圍、超劑量、超長時間使用抗生素的問題較為突出。根據(jù)《全國遏制動物源細菌耐藥行動計劃(2017–2020年)》《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農(nóng)辦醫(yī)[2018]13 號)和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公告(第194 號),提出在2020年底以前,藥物飼料添加劑從飼料中消失,不能再用在飼料生產(chǎn)中。為實現(xiàn)“減少使用抗菌藥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獸用抗菌藥使用量實現(xiàn)‘零增長’,獸藥殘留和動物細菌耐藥問題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標,盡快讓廣大養(yǎng)殖場戶適應獸藥減量使用形勢,甚至杜絕使用抗生素飼料添加劑而不影響生產(chǎn),研究“減抗/替抗”等抗生素減施關鍵技術刻不容緩。
鑒于抗生素減量化使用的形勢要求,我們與相關專家合作進行了仔豬用丁酸梭菌[1~2]與中草藥復合飼料添加劑的制備及其應用,取得良好效果。
丁酸梭菌,由河南金百合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中草藥方劑,由湯陰中獸醫(yī)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1)用于防治豬腹瀉的中藥的制備方法。
步驟1:按重量配比稱取原料,將稱取的丁酸梭菌與中草藥混合,進行超微粉碎,得到粒徑小于25μm 的中藥粉末。
步驟2:將步驟1 的中藥粉末放入密封罐中,均勻噴灑混合溶劑,然后通入水蒸汽,在蒸汽壓力7 MPa、溫度105 ℃的條件下保持10 s,卸去壓力?;旌先軇┌∟aHCO3、乙醇和水,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0.3 %,乙醇的體積分數(shù)為70%,剩余為水,中藥粉末和混合溶劑的質量比為30∶1。
將步驟2處理好的中藥粉末溶解在乙醇的水溶液中進行超聲波萃取,乙醇的水溶液中乙醇的體積分數(shù)為30%,料液比為1∶30,超聲功率為80 W,溫度為40 ℃,萃取時間40 min。
萃取后,采用膜過濾、噴霧干燥,得到中藥提取物,向中藥提取物中添加糖萜素、氨基酸、維生素和益生菌,并混合均勻。
2)丁酸梭菌與中草藥復合制劑的制備。
采用定向選育的豬源微生物菌種(BD-1-4、BS-1-17等)結合液固聯(lián)合厭氧發(fā)酵工藝,以飼用天然植物(煨訶子、楊樹花、馬齒莧、烏梅、黃芪、甘草等)為發(fā)酵底物,對飼用天然植物進行酶解、發(fā)酵。一方面提高天然植物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定向選育的同源菌種將天然植物生物轉化,形成富含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活性益生菌及其代謝產(chǎn)物、新型活性物質的功能性復合微生態(tài)制劑。用于解決腹瀉、腸炎、消化不良等實際問題。
原料成分:丁酸梭菌≥5.0×101CFU/kg,地衣芽孢桿菌>2.5×102CFU/kg,枯草芽孢桿菌>2.5×102CFU/kg,乳酸菌≥5.0×101CFU/Kg;
天然植物:楊樹花50~60 份、煨訶子15~25 份、馬齒莧50~60 份、烏梅35~45 份、黃芪50~60 份、甘草25~35份。
丁酸梭菌與中草藥的重量之比為1∶(15~20);用于防治仔豬腹瀉的丁酸梭菌與中草藥復合飼料添加劑與豬飼料的添加比例為0.2%~0.4%。
因本試驗結果已申報國家專利,出于保密考慮,暫不公布中草藥各成分具體比例,確需使用請參考基礎配方。
1)試驗豬場選擇。具有一定規(guī)模,能夠一批次提供80 頭日齡相近仔豬(±10日齡以內(nèi));有責任心強、具備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埔陨蠈W歷的技術人員;具備科技示范能力,自愿參加試驗。
2)試驗方案。指標:重點測試試驗期間的日增重、日耗料量,以及試驗結束后的日均增重、料肉比、腹瀉率等。
試驗用豬為斷奶仔豬,試驗期限為10 d,試驗階段為24(23日齡斷奶)~34日齡。試驗分2 組,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2頭豬,初始體重平均6.38 kg。試驗組:每噸全價飼料添加丁酸梭菌與中草藥復合飼料添加劑23 kg;對照組:每噸全價飼料添加粘桿菌素15 g 和金霉素150 g;觀察指標:生長績效(料重比/增重)、采食量、斷奶后腹瀉控制情況。
10 d 后,試驗組與對照組平均體重、試驗期增重、采食量、料重比、腹瀉率結果見表1。
表1 丁酸梭菌與中草藥復合飼料添加劑代替抗生素在斷奶仔豬料中添加試驗結果
通過試驗可知丁酸梭菌與中草藥復合飼料添加劑在斷奶仔豬料中添加10 d 后,試驗期增重3.87 kg、采食量4.17 kg、料重比為1.07、腹瀉率為7%,試驗組均比對照組使用抗生素飼養(yǎng)有顯著改善,腹瀉率比對照組降低30.0%。
1)本試驗提供的用于防治仔豬腹瀉飼料添加劑的中草藥組方中,楊樹花具有清熱去火、澀腸止瀉、化濕止痢、健脾開胃的功效;煨訶子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抗菌止痢的功效;烏梅具有斂肺、澀腸的功效;黃芪具有益氣固表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諸藥合用,可以有效防治仔豬腹瀉。
2)該添加劑能全面提升機體免疫力和耐受性,阻斷多個病理環(huán)節(jié)的惡性循環(huán),充分體現(xiàn)出中藥多途徑吸收、多成分作用、多靶點治療、多環(huán)節(jié)調(diào)整的整體施治優(yōu)勢,起到“未病先防、即病防變、先證用藥、標本兼治”的良好效果。
3)該飼料添加劑富含多種中藥精提成分和植物多糖,能提高白細胞誘生干擾素的功能,提高局部感染部位lgA、lgG 的含量,能明顯增加白細胞、多核白細胞的數(shù)量[3]。促進細胞再生與修復、維持腸道正常菌叢及影響營養(yǎng)素利用,提高機體對環(huán)境變化的耐受力,具有顯著的抗疲勞、增強機體對寒暑的抗應激能力、促進營養(yǎng)物質利用等作用。
4)該添加劑有效劑量小、活性強、溶解度大、吸收性好、消除慢、有效成分丟失少;通過對中藥組合的超微粉碎,利用后續(xù)的中藥萃取,通過對中藥粉末的高溫高壓配合混合溶劑的處理,高溫高壓使中藥粉末內(nèi)部結構膨脹,同時提前噴灑的混合溶劑進入中藥粉末的內(nèi)部,在保證萃取率的條件下,有利于縮短超聲波萃取的時間,超聲萃取的時間縮短了2/3,同時降低了膜過濾、噴霧干燥的工作量,提高生產(chǎn)效率。
本試驗應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產(chǎn)品丁酸梭菌與傳統(tǒng)中獸醫(yī)益氣健脾、化濕、清熱、止瀉的中草藥相結合,制成丁酸梭菌與中草藥復合制劑使用,能有效殺滅引發(fā)豬腹瀉的細菌、病毒,并能健脾益氣,祛濕止瀉,使腸胃功能逐漸恢復,增強機體免疫機能、提高抗應激、抗疾病能力、改善生產(chǎn)性能,提高生長速度[4~5],尤其適用于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的病例,能充分體現(xiàn)丁酸梭菌與中醫(yī)藥的優(yōu)勢,使藥效和功能更為全面,達到標本兼治,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無毒害物質殘留,符合近年來倡導的減抗、替抗政策,可減少抗生素使用,解決藥物殘留和濫用藥物等問題,改善豬肉品質,使其達到綠色食品純天然的要求,利于動物疫病的群防群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