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450000)孟穎 路俊英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神經中樞退行性疾病,認知功能不斷惡化,導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漸降低,繼而出現相關行為障礙及精神癥狀。AD患者確診后生存周期一般為3~10年,合并其他相關慢性疾病患者生存周期更短[1]。因此,作為AD家庭主要照顧者往往承受較大心理壓力及哀傷情緒。AD家庭主要照顧者心理健康受到臨床關注,通過分析影響其哀傷現狀的影響因素并進行針對性干預,對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有重要價值,因此,本研究選取我院AD家庭主要照顧者進行分析。詳情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AD家庭主要照顧者141例為調查對象。(1)納入標準:①AD患者:均經神經心理學檢查、腦電圖檢查、MRI檢查確診;病情程度為中重度;合并認知損傷或精神行為異常癥狀進行性加重,且日常生活受到明顯影響,無獨立自理能力。②主要照顧者:均為AD患者直系家庭成員;年齡>20歲;照顧時間>6個月;承擔患者主要照顧任務,若存在多個主要照顧者,則取每天照顧時間最長者;認知功能、聽寫功能正常,可配合完成本研究。(2)排除標準:合并軀體疾??;精神病史。
1.2 方法 ①收集一般資料:通過查閱文獻設計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內容主要為性別、年齡、與患者關系、文化程度、患者病程、患者生活自理程度。②哀傷現狀調查:以預期性悲傷量表進行評估,包括悲傷感、憤怒感、失去感、內疚感、焦慮感、易怒感、任務完成能力7個方面,共27項,以5級評分法計分,即每項1~5分,分值越高表明哀傷程度越深。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調查結果。②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單因素分析。③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多因素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t檢驗,多組間比較以單因素方差進行分析,兩兩比較以LSD-t檢驗,以多元線性回歸方程行多因素分析,檢驗標準α=0.05。
2.1 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調查結果悲傷感(4項,分值:11.95±3.18)、憤怒感(3項,分值:8.86±2.07)、失去感(5項,分值:20.12±3.49)、內疚感(4項,分值:10.92±1.53)、焦慮感(4項,分值:14.66±2.12)、易怒感(4項,分值:9.52±1.83)、任務完成能力(3項,分值:9.15±1.56)。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評分為(85.18±10.48)分。
2.2 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單因素分析 不同性別、年齡、與患者關系、患者病程、患者生活自理程度哀傷現狀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1。
附表1 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單因素分析
2.3 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多因素分析 以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評分為因變量,以性別、與患者關系、患者病程、患者生活自理程度為自變量根據附表2方案進行賦值。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性別、與患者關系、患者病程、患者生活自理程度是影響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的主要影響因素(P<0.05)。見附表3。
附表2 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賦值情況
附表3 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多因素分析
AD是起病隱匿的呈進行性發(fā)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可伴有記憶障礙、失認、失用、失語、執(zhí)行功能及認知功能損害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有調查顯示,AD患者主要照顧者與非癡呆性患者主要照顧者相比存在更嚴重心理負擔,平均心理健康水平較低[3]。其原因在于AD患者認知功能損害明顯,病情呈進行性進展,臨床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案,僅能維持生命,對主要照顧者心理刺激較大;且AD患者50%以上會出現病理性行為,包括沖動傷人、自殘、出走等,情緒不穩(wěn)定,對主要照顧者造成嚴重心理負擔[4][5]。因此,分析AD主要照顧者哀傷影響因素并進行針對性干預,為保護其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調查發(fā)現,不同性別、年齡、與患者關系、患者病程、患者生活自理程度哀傷現狀評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女性AD主要照顧者哀傷程度較男性更高,其原因可能與女性情感細膩有關,而男性抗壓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較強,哀傷程度較女性偏低。提示應加強對女性主要照顧者的關注程度,從病理學角度理解、寬容女性主要照顧者情緒,并加以引導。不同親屬關系哀傷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配偶、子女及其他親屬,配偶是AD患者家庭關系最緊密的人,由于患者承受病痛折磨、生命依賴維持,生存質量降低明顯,配偶承擔即將失去親人的無助、痛苦情緒,增強其哀傷程度,子女對AD患者同樣因此存在哀傷程度?;颊卟〕淘介L、自理能力越差則主要照顧者哀傷程度越嚴重:一方面,目前臨床尚無可緩解AD進展的特效藥物,隨著病程延長疾病嚴重程度明顯增加,生活自理能力更差,對臨床照護需求提高,增加主要照顧者壓力;另一方面,病程較長患者主要照顧者照顧時間更長,承受心理壓力更多,且患者易出現行為不依從、態(tài)度冷漠、惡語相向甚至身體攻擊等情況,導致主要照顧者出現委屈、抑郁、易怒等情緒,促使主要照顧者失去信心,加重情感負擔,導致哀傷程度加重。
基于上述調查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干預措施:加強對AD家庭主要照顧者的心理干預:①重視主要照顧者心理評估,及時發(fā)現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通過耐心、積極交流了解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或壓力來源,充分表達對主要照顧者的理解及包容[6][7]。②重視女性主要照顧者的心理健康:女性主要照顧者情感更細膩、抗壓能力較差,易產生身心障礙,應加強對其進行心理干預,給予更多支持。③理解主要照顧者心境,給予精神上支持,加強相關知識健康教育,正確對待AD患者。④加強技能培訓,促使主要照顧者掌握相關護理技巧,指導其正確與AD患者進行交流,可圍繞AD日常護理、飲食指導、溝通交流等方面進行培訓。
綜上所述,AD家庭主要照顧者哀傷現狀不容樂觀,處于較高水平,其主要影響因素為性別、與患者關系、患者病程、患者生活自理程度,應加強對AD家庭主要照顧者的心理干預及護理技能培訓,充分理解、支持主要照顧者,指導主要照顧者正確對待疾病、掌握自我心理疏導方法,降低哀傷程度,以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