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杰,王秀芳,楊帆
(1.安徽建筑大學 功能分子設(shè)計與界面過程重點實驗室,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醫(yī)科大學 基礎(chǔ)醫(yī)學院,安徽 合肥 230026)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構(gòu)成的單原子層二維結(jié)構(gòu)的新材料,是由碳原子以sp雜化形成的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結(jié)構(gòu)。由于其高表面積(約2 600 m/g)、顯著的電導率、高化學穩(wěn)定性以及獨特的電子和光學性質(zhì),石墨烯的研究引發(fā)了業(yè)界極大的關(guān)注。
目前已有將貴金屬納米粒子負載到氧化石墨烯(GO)上的報道,為此開發(fā)了大量合成貴金屬負載GO 的方法。例如,Ag NP/GO 通過GO 上的銀鹽原位還原或采用Ag NP 對GO 的組裝;Wadhwa 等人報道了使用油胺作為還原劑的微波輔助的AgNPs/GO 的一鍋法,不足之處在于所開發(fā)的方法需要使用危險或有毒的還原劑如NaBH和甲醛用以還原GO 和Ag,造成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并且增大了對人類的健康威脅。目前,氧化石墨烯的制備方法有Brodie 法和Hummers 法,前一種方法使用高氯酸鹽做氧化劑,危險性大。這里采購的GO 采用Hummers 法合成。
本文采用一種綠色的制備方法,即在除原料之外不添加任何化學試劑,僅通過使用環(huán)境廢水和底泥中廣泛存在的革蘭氏陰性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在還原氧化石墨烯(rGO)表面原位制備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
1988 年,Myers 等首次報道了一種革蘭氏陰性菌希瓦氏菌,命名為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 的(以下簡稱為S.oneidensis
MR-1)。作為一種兼性厭氧菌,S.oneidensis
MR-1 廣泛存在于油田廢液、深海沉積物以及腐敗的食物中,菌體可以從氫氣、乳酸等氧化電子供體獲得電子,這些代謝產(chǎn)生的電子通過由細胞色素(CymA、Mtr)組成電子傳遞通路傳遞給某些物質(zhì)分子,并通過厭氧呼吸維持代謝生長,最后將電子傳遞給環(huán)境中種類豐富的終端電子受體,包括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污染的有機物,也包括像金屬離子這樣的無機物(圖1)。利用環(huán)境廣泛存在的微生物來降低環(huán)境污染,本論文的研究意義就在于此。圖1 S.oneidensis MR-1 體內(nèi)細胞色素細胞色素CymA和Mtr 轉(zhuǎn)移電子示意圖[13]
在本研究中,我們希望利用S.oneidensis
MR-1綠色合成制備納米復(fù)合材料并應(yīng)用于環(huán)境修復(fù)。在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的性能實驗中,納米復(fù)合材料相較于單一材料顯示出更好的催化效率。該方法為簡便、環(huán)保、低成本合成納米復(fù)合材料,并且高效降解染料提供了一種新的嘗試。氧化石墨烯分散液(GO)(2 mg/mL,南京先豐納米材料公司),氯金酸AuCl·HCl·4HO,氯化鎘CdCl·5/2HO,硫化鈉NaS·9HO,聚乙烯吡咯烷酮、亞甲基藍都是分析純,實驗前未經(jīng)純化處理。
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TEM;JEM-2010,日本)觀察所制備材料的形貌,X 射線衍射(XRD)光譜使用具有CuKα 源的Bruker D8-Advance X 射線衍射儀測定,使用Thermo Escalab 250 電子光譜儀測定X 射線光電子能譜(XPS),紫外-可見吸收光 譜 用Lambda 900UV-vis 分 光 光 度 計(Perkin-Elmer)測量。
S.oneidensis
MR-1 的培養(yǎng)在超凈工作臺挑S.oneidensis
單菌至裝有滅菌的0.5 ml 厭氧培養(yǎng)基LB 的離心管中,之后放在30 ℃120 rpm 的搖床中培養(yǎng),待大量S.oneidensis
MR-1 生長(約7 h),轉(zhuǎn)入錐形瓶盛裝的LB 培養(yǎng)基中30 ℃150 rpm 培養(yǎng)18 h,將培養(yǎng)后的菌液6 000 rpm 離心5 min,共離心三次,去除上清液,然后用滅菌后的厭氧培養(yǎng)基4 ml 將底部菌液混勻成懸濁液,待用。厭氧培養(yǎng)基的配方見作者已發(fā)表的文章。1.3.2 Au/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的制備
將0.016 5 g 的氯金酸加入4 ml 2mg/L 的GO分散液里,將混合液放入到一個滅菌的血清瓶中;再將16 ml 滅菌的厭氧培養(yǎng)基LB 加入混合液中,立即蓋上塞子,然后放搖床里180 rpm 振蕩3 h;之后加入0.16 ml 上述1.3.1 中制備的S.oneidensis MR-1 懸 濁 液(保 證S.oneidensis
MR-1 濃 度 為5×10CFU/ml),在搖床里150 rpm 振蕩72 h;最后將血清瓶中的溶液5 000 rpm 離心5 min,先去除S.oneidensis
MR-1,再10 000 rpm 離心5 min 將產(chǎn)品回收,70 ℃干燥24 h。1.3.3 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的制備
將1.3.2 得到的Au/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溶解于100 ml 去離子水中,超聲分散30 min;將上述溶液邊攪拌邊逐滴滴加12 ml 0.009 mol/L 氯化鎘溶液,滴加結(jié)束后,攪拌15 min;再向溶液中加入200 mg PVP,至完全溶解后,攪拌1h;最后向溶液里緩慢滴加90 ml 0.013 mol/L 硫化鈉溶液,攪拌30 min,將所得溶液用去離子水抽濾洗滌,放入烘箱中70 ℃干燥24 h;最后,將所得到的干燥產(chǎn)品研磨。
S.oneidensis
MR-1 可以通過生物法還原制備各種金屬單質(zhì)納米顆粒;在還原過程中,由S.oneidensis
MR-1 的OmcA-mtrCAB 基因簇構(gòu)建的重要的厭氧呼吸通道將電子從細胞質(zhì)膜傳遞到細胞外,Au獲得電子后被還原成單質(zhì)Au,除此之外,氧化石墨烯GO 也同時被還原成還原氧化石墨烯rGO。圖2 去除S.oneidensis MR-1 的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的透射電鏡TEM 照片(a)(b)和HRTEM 照片(c)
θ
的范圍為10-80°。從Au/CdS/rGO 的XRD 的圖譜中可得到2θ
為38.148°、64.198°和77.407°對應(yīng)Au 的(111)、(220)和(311)晶面(JCPDS04-0784);2θ
為26.514°、44.198°和51.111°分別對應(yīng)CdS的(002)、(110)和(220)晶面(JCPDS80-0006);在2θ
=26.42°處出現(xiàn)明顯的rGO 衍射峰。結(jié)論表明,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被成功合成。圖3 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和納米CdS 的XRD 圖譜
X 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提供了原子的價態(tài)信息,通常用于研究納米材料中的成分。圖4 的XPS 光譜表征了所制備的Au/CdS/rGO 表面元素組成,其中圖4b-d 提供了Au/CdS/rGO 中C、Au 和Cd 的XPS 光 譜。在 圖4b 中,Au/CdS/rGO 的C 1s譜圖顯示三個峰,位于284.5 eV、286.5 eV、和288.6 eV,分別對應(yīng)于C-C、C-O、和O-C ═O。圖4c 中,XPS 在83.6 eV 和88.2 eV 處達到峰值,對應(yīng)于金屬Au 中的Au 4f5/2 和Au 4f7/2,表明Au 納米顆粒已成功負載在rGO 的表面上。如圖4d 所示,在412.4 eV 和405.6eV 處觀察到的光電子峰與CdS 的結(jié)合能一致,分別對應(yīng)Cd 3d5/2 和Cd 3d3/2 的結(jié)合能,對應(yīng)于CdS 納米顆粒中的Cd,圖4d 的分析結(jié)果證實了Au/CdS/rGO 樣品中CdS 納米顆粒的存在。上述XPS 結(jié)果進一步證實Au/CdS/rGO 的元素組成,有力證明了納米復(fù)合材料中rGO、Au 和CdS 的成功合成。
圖4 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的XPS 光譜
組裝儀器,安裝碘鎢燈(模擬太陽光的光源),將實驗所需的亞甲基藍溶液(40 mg/L)準備好,稱取50 mg 的催化劑,加入到燒杯中,加30 ml 40 mg/L的亞甲基藍溶液,避光攪拌1 h 達到吸附平衡,然后在碘鎢燈下進行光降解實驗。降解開始每隔10 min 取一次樣,取樣直至吸光度值無明顯變化,結(jié)束取樣。每次取樣1 ml,稀釋至10 ml,10 000 rpm高速離心2 min 后,取上清液測吸光度值,實驗溫度控制在25 ℃。
未加催化劑的空白試驗、純CdS 納米顆粒、純rGO、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的實驗分別進行,各種催化劑用量一致,實驗條件控制一致,結(jié)果如圖5 所示。
圖5 純CdS、rGO、Au/CdS/rGO 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的效果對比圖
通過對比,各種催化劑對亞甲基藍均表現(xiàn)出一定的催化作用,催化能力Au/CdS/rGO 復(fù)合材料>納米CdS>純rGO。反應(yīng)70 min 后,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對亞甲基藍的降解率達到98.86%,明顯優(yōu)于純CdS 和純rGO,說明將CdS 和納米Au 負載到rGO 上可提高光催化性能。循環(huán)實驗得知,三次光催化實驗后Au/CdS/rGO 納米復(fù)合催化劑對亞甲基藍的光催化降解率仍為78.42%(如圖6),說明此納米復(fù)合材料的可重復(fù)使用性較好。
圖6 Au/CdS/rGO 納米復(fù)合催化劑光催化降解亞甲基藍的循環(huán)實驗
S.oneidensis
MR-1 的TEM 圖。從圖中可以看到S.oneidensis
MR-1 細胞的形狀是圓柱體形,寬度約300 nm,長度約600-800 nm。在S.oneidensis
MR-1 的表面、周圍和附近的rGO 上出現(xiàn)了尺寸不均的納米顆粒,表明這些納米顆粒是在S.oneidensis
MR-1 存在和作用下逐漸生長的??赡艿臋C理:首先,S.oneidensis
MR-1 通過代謝存在于厭氧培養(yǎng)基LB 中的乳酸鈉獲得電子,這些電子首先流入細胞質(zhì)膜上的甲基萘醌類池,然后經(jīng)由一套由細胞色素蛋白所構(gòu)成的呼吸通道MtrA、MtrB、MtrC 和OmcA 再 將 電 子 傳 遞 到 細 胞 外(如圖1 所示),細胞周圍的Au得到這些電子被還原成Au 納米顆粒,依靠rGO 優(yōu)越的導電能力,同時氧化石墨烯也被還原成rGO,從而原位形成了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圖7 S. oneidensis MR-1 生物反應(yīng)120 min 后合成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未除去S. oneidensis MR-1 的TEM 照片
如圖8,在模擬太陽光照射下,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抑制了電荷分離,表面捕獲光子產(chǎn)生的載流子是能夠進行光催化降解的一個重要因素,負載在rGO 上的CdS 和rGO 之間形成了有效的納米界面相互作用,rGO 納米片充當了光生電荷運輸體,從而增加了電荷轉(zhuǎn)移,同時減少了CdS 的電子-空穴對的重組,而rGO 表面上分離的電子進一步與吸附的O和HO 結(jié)合,產(chǎn)生OH·自由基;另外,這一過程在CdS 的價帶(VB)上留下空穴,空穴和OH·具有強大的氧化能力,有利于降解包括染料亞甲基藍在內(nèi)的有機污染物。
圖8 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降解亞甲基藍機理圖
S.oneidensis
MR-1 用于原位合成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TEM 照片所示,在S. oneidensis MR-1介導作用下Au在rGO 表面上原位還原成Au 納米顆粒,球形CdS 和Au 納米顆粒的直徑均小于20 nm,并且很好地分散在rGO 表面,通過XRD 和XPS 表征也證實了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的成功合成。在光催化性能研究中,Au/CdS/rGO 納米復(fù)合材料表現(xiàn)出比純rGO 和純CdS 更高的催化效率,這是由于在催化過程中rGO 增加了電荷轉(zhuǎn)移,復(fù)合材料的合成減少了CdS 的電子-空穴對的重組,并且為光催化反應(yīng)提供更多對降解有機污染物有利的OH·自由基。這種微生物介導合成納米復(fù)合材料的方法可以擴展到其它一些貴金屬負載的納米復(fù)合催化劑的制備中,并且以細菌為介導材料的綠色合成納米復(fù)合材料的研究也為污染物的生物綠色降解提供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