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娟
【摘要】目的:探究鼻竇炎患者圍術期應用無縫隙護理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在本院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鼻竇炎患者95例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47例,施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48例,施以無縫隙護理干預。對比兩組干預前后鼻腔鼻竇結局測試(SNOT-20)評分、應激反應,并統(tǒng)計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干預后,兩組SNOT-20量表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SNOT-20量表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12 h,研究組腎上腺素、皮質醇、心率測定結果均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術后疼痛、出血、粘連、眼部不適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鼻竇炎圍術期施以無縫隙護理,能顯著性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減輕應激反應程度,且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
【關鍵詞】鼻竇炎;圍術期;無縫隙護理;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2-0215-02
鼻竇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疾病,常有鼻塞、頭痛、周身乏力、嗅覺障礙等表現(xiàn),且該病發(fā)病率高,難以根治,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與工作[ 1 - 2 ]。無縫隙護理以患者為中心,以整體護理為基礎,旨在為患者提供整個住院期間嚴密無縫的優(yōu)質服務,力求滿足患者全部照護需求[3]。基于此,本研究將無縫隙護理應用到鼻竇炎患者圍術期,現(xiàn)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間在本院行鼻內鏡手術治療的鼻竇炎患者95例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47例,男26例,女21例;年齡21~60歲,病程5個月~19年。研究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20~59歲,病程6個月~20年。在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方面,組間比較(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鼻竇炎診斷標準[4],同時經影像學檢查證實;(2)年齡≥18歲;(3)均具備鼻內鏡手術指征;(4)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患有嚴重感染,或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2)無法耐受鼻內鏡手術者;(3)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或患有過敏性鼻炎患者;(4)患有惡性腫瘤患者,或合并支氣管哮喘。
1.3 方法
對照組:施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施以無縫隙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術前:(1)組建無縫隙護理干預小組,由科護士長擔任組長,將護理工作具體化,依據(jù)成員專業(yè)技術、護理能力等,細分至每位成員,責任到人。(2)患者入院后,主動向患者打招呼,向其介紹無縫隙護理干預小組情況、科室環(huán)境等,增進了解。(3)合理排班,本組患者均進行24?h全程護理,執(zhí)行8?h上班制度,交班前20?min接班護士到崗交接工作。(4)心理照護。在了解患者年齡、職業(yè)、愛好等個人信息后,主動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及患者家屬熟悉醫(yī)院環(huán)境;發(fā)放健康手冊,向患者介紹鼻竇炎、鼻內鏡手術相關知識,于術前1?d安排專人向患者介紹鼻內鏡手術配合事項。(5)環(huán)境護理。安排專人負責病房每日打掃,定期消毒,適時通風,維持室內適宜溫度、濕度。(6)其它措施。協(xié)助患者完成CT檢查、血常規(guī)檢查等;于術前3?d開始服用抗生素;術前1?d靜脈滴注醋酸加壓素8?ug;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3次/d,術前一天剪鼻毛;局麻術前6小時禁食,全麻術前12小時禁食,手術日晨測量生命體征,遵醫(yī)囑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和酚磺乙胺注射液;與手術室護士交接患者。
術中:常規(guī)消毒術區(qū),術前再次檢查手術所需醫(yī)療物品。協(xié)助患者調整體位,麻醉,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全程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術中,適時與患者溝通,詢問患者是否出現(xiàn)明顯不適癥狀;密切關注患者鼻腔通氣狀態(tài)。記錄患者術中鼻腔出血情況,根據(jù)出血情況選擇應對舉措,鼻腔出血量<500?mL時,用1:1000腎上腺素棉片壓迫止血,鼻腔出血量≥500?mL時,多是由于血管破損,此種情況下宜邊處理鼻腔出血,邊予以酚磺乙胺止血,或電凝止血。
術后:(1)體位照護。局麻宜取半臥位,全麻取平臥側頭位,同時取冰毛巾冷敷患者額部4?h;術后第二日開始遵照醫(yī)囑用魚肝油滴劑滴鼻,4次/日;患者存在無法正常鼻腔通氣情況時,宜張口呼吸,可用濕紗布蓋住病人口部或濕化空氣吸入。常規(guī)體溫檢測,體溫≥38.5?℃且出現(xiàn)頭痛、胃腸道反應時,宜及時聯(lián)系主治醫(yī)師,進行針對性治療。(2)心理護理。安全送患者回病房,及時向患者家屬說明手術情況;在患者清醒的第一時間告訴其手術非常成功,引導患者樹立健康心態(tài),能繼續(xù)配合治療。(3)飲食護理。由醫(yī)院營養(yǎng)醫(yī)師負責患者術后營養(yǎng)支持,視患者情況制定術后飲食方案,術后早期宜進食溫涼流質、半流質食物,切勿食用辛辣、刺激性、過熱食物。(4)出院指導。向患者說明居家康復注意事項,培養(yǎng)健康生活習慣,科學鍛煉,注意根據(jù)氣溫變化,適時增減衣物。聽從醫(yī)囑定期到院復診,直至完全康復。
1.4 觀察指標
(1)兩組干預前后鼻腔鼻竇結局測試(SNOT-20)評分比較。SNOT-20量表包括4個維度20項條目,即鼻部癥狀(5項條目)、相關癥狀(8項條目)、睡眠障礙(4項條目)、情感結局(3項條目),每項條目評分0分(無任何困擾)~3分(重度困擾),得分高者生存質量差。(2)兩組干預前后應激反應指標比較。干預前、后各測定1次腎上腺素、皮質醇、心率。(3)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統(tǒng)計各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如疼痛、出血、粘連、眼部不適等。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SPSS?23.0,計量資料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SNOT-20評分比較
干預后,兩組SNOT-20量表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SNOT-20量表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后應激反應指標比較
術后12?h,對照組腎上腺素、皮質醇、心率測定結果高于術前(P<0.05),且研究組腎上腺素、皮質醇、心率測定結果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疼痛、出血、粘連、眼部不適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無縫隙護理堅持以人為本,以患者需求為導向,以常規(guī)護理為基石,不斷優(yōu)化護理干預方案,以照顧到患者住院期間的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個層面,使患者滿意、放心、安心[5-8]。本研究在鼻竇炎圍術期施以無縫隙護理,結果顯示,(1)干預后,研究組SNOT-20量表各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鼻竇炎手術圍術期進行無縫隙護理,能顯著性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原因分析可能在于,無縫隙管理以人為本,能為患者提供全程、精細、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能有效避免護理干預過程中的“縫隙”,將每一細節(jié)做到極致,整體護理質量顯著提升,促進患者鼻竇鼻腔形態(tài)與功能的良好恢復。(2)術后12?h,研究組腎上腺素、皮質醇、心率測定結果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鼻竇炎手術圍術期進行無縫隙護理,能顯著性減輕應激反應。圍術期應激反應非常普遍,鼻內鏡手術、負性情緒等均是常見應激源,且貫穿整個圍術期,而本研究中進行無縫隙護理,通過采取術前心理照護、術中病情監(jiān)測等一系列周到的護理措施,以發(fā)揮良性調節(jié)作用,盡可能減輕患者生理、心理不適。(3)研究組術后疼痛、出血、粘連、眼部不適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鼻竇炎手術圍術期進行無縫隙護理,能顯著性減少并發(fā)癥。無縫隙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更加注重護理程序、護理細節(jié),根據(jù)圍術期不同階段照護特點進行針對性干預,且進行24?h全程護理,使每項護理措施均能完整、有效落實到實際,進而有效預防/減少護理缺陷。
參考文獻
[1] 安曉羽.無縫隙護理在提高鼻竇炎手術圍術期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 臨床研究, 2018, 26(6):172-174.
[2] 周俊英,張秀莉,廖清華,徐述.無縫隙護理干預在鼻竇炎手術圍術期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 2018, 34(2):110-111.
[3] 牛一鳴.無縫隙護理干預在慢性鼻竇炎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觀察[J].首都醫(yī)藥,2020,27(10):170.
[4] 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鼻科組,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分會鼻科學組.中國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9,54(2):81-100.
[5] 關聰.無縫隙護理在鼻竇炎手術圍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30):159-160.
[6] 楊曉瑩,胡蓉,楊小香.全程無縫隙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患者預后改善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9,43(10):133-134.
[7] 張艾紅.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行鼻內鏡手術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5):167-169.
[8] 顧一平,楊明,雍梅. 綜合護理干預在鼻內鏡治療鼻竇炎及鼻息肉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臨床研究. 2015,28(12):1692-1694.